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 | 窄播(ID:exact-interaction)
到了今年,陆上风电机组的投标价继续走低。在10月14日国投电力公布的采购候选人名单中,前三位候选人含塔筒的中标价格分别为1901元/千瓦、2004元/千瓦、1879.4元/千瓦。10月25日,华润电力公布的三个项目招标信息中,两个150MW的项目含塔筒中标价格均为1860元/千瓦。国家电投公布的中标候选企业中,有项目的中标价格已经低至1427元/千瓦。
广阔的需求空间、多年的行业积累、充足的产能供给和活跃的资本市场共同塑造了当前国内风电领域的高烈度竞争。国际巨头不适应这种竞争烈度黯然退场,一方面可以被看作是中国风电行业崛起的鉴证,另一方面也给中国风电行业后续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这样无休止地低价内卷下去,风电行业的后劲要从哪里来。
01、特殊的中国风电市场
当然,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标准答案,就是通过高质量竞争来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政策支持下形成的广阔的需求空间,为中国风电行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
「3060」目标提出后,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强化了顶层设计,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勾勒了比较清晰的路线图: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的占比要提高20%,2030年提升至25%。作为具备较强经济性的清洁能源之一,中国风电行业也迎来了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各省都在快速发布自己的风电规划。
其中,三北大基地的有序建设,一个项目,包含风电和光伏,可以达到千万千瓦级;东南沿海的海上风电也在大力推进,据彭博新能源金融预测, 「十四五」期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46.8吉瓦,新增装机达37.8吉瓦;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风电开发模式,也在河北、江苏、山东等省稳步推进落地。
同时,这种需求空间的稳定,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和资源进入到风电领域,使得中国的风电行业相比国际巨头拥有更多的资金优势。西门子歌美飒的首席执行官Jochen Eickholt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呼吁对欧洲生产的风机实行限额制,以应对来自中国的越来越便宜的风机。他同时还指出,来自中国的风机制造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资金在某些情况下比欧洲厂商多10倍。
但是,中国市场的独特性,也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隐忧。202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的风机制造企业中,有六家是中国企业;在前五名中,则有两家中国企业。同时,2021年中国风机厂商在国内的新增装机总量为55.6吉瓦,向海外出口的风机总量仅3.3吉瓦,累计出口总量也不过9.6吉瓦。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风机行业的庞大产能,绝大部分需要依靠国内市场来进行消耗。国内市场有着世界第一的需求增长,也有着全球市场最多的风机制造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以低价换取更多市场份额,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成为中国风机制造企业更容易做出的选择。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机价格的连年下降。
同时,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放缓,资本需要寻找新的增值空间,地方政府需要新的产业动能,二者最终会在风电这样的新兴行业中,一拍即合。资本支持企业投资产能,扩张市场;地方政府则以手中的资源置换产业,实现地方经济的增长。这也会导致风机领域的供需不平衡,供给不断增长,但国内市场天花板有限,如果不能实现高质量增长,就只能在内卷中越陷越深。
02、过度内卷暗藏隐忧
适度的行业内卷可以激励竞争,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在中国风电行业刚起步的2003年,国家推出了风电特许权政策,通过竞价招标,把项目的开发权和经营权交给报价最低的企业,以推动行业内卷实现了风电成本的降低,使居高不下的风电价格开始接近煤电的价格。在这个政策推动下,风机领域的竞争向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一时间国内出现了七十多家风机制造企业。
而当行业内卷失控时,也会给整个行业埋下巨大的隐忧。成立于2006年的华锐风电享受到了中国第一个风电发展黄金时期红利。依靠低价优势,华锐风电屡屡中标国家特许项目,以无法盈利的价格来换取市场份额。最终,华锐风电因为过度追求低价,被曝出在项目中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和财务造假问题,从而遭受重创,在行业第一的位置上快速坠落。
在风电市场迎来又一个发展周期的时候,国家补贴已经退潮,大的政策趋于稳定。从长远来看,中国风电行业到了一个需要在扩张市场版图与单项目盈利之间再做权衡的时候了。这并不是单个公司能够做出的决定,而是需要国家层面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推动行业从规模化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共识形成的难度很高,最低价中标的持续发生就很能说明问题。
首先,在新能源电力投资方面,国家提出了很宏大的发展要求,但是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往往希望用一定的投资额,建设更多项目,这就使得在招投标时价格因素占据的权重有所上升。同时,负责具体执行的地方政府往往会对项目开发商提出一些业绩要求,这些也会通过招投标转嫁为对最低价中标的变相支持。
其次,在开发商层面,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国有企业开发商,其投资收益率有比较高的要求,招标方与项目方并不统一。「3060」愿景提出之后,在国有企业中原本处于边缘位置的风电业务得到了更多重视,可能原本仅需要二级公司招标的项目,现在需要通过集团进行集采。集团采购只看重建设价格,并不会过多考虑到全周期的成本。
再次,在执行层面,投资方不愿担责,在招投标过程中重承诺、轻评估,也为最低价中标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现行招投标模式鼓励最低价中标,对审计部门负责,选择高价的投标方,项目负责人可能需要写十几份报告来向集团说明情况。另一方面,欧洲市场上市前繁琐的核准程序和招投标程序是成本的一部分,在国内市场常常会被简化为一种事后负责的轻飘飘承诺,以此来推卸责任。
行业规则助推与政策标准对可靠性的忽视,导致招投标双方都将目光过度集中在价格层面,而忽略了风电是需要运行20-25年的长周期项目,应该从建设到运维的全周期角度去整体衡量项目的收益率。一些价格高的机组可能项目完工后两天就可以入网,而一些最低价中标的机组可能需要半个月来调试入网,这些后期的差异在大部分评标规则中都没有得到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最低价中标极有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再次大幅出现,并且出现投资方与风机厂商在质保运维上互相扯皮的情况。原来一支184叶轮的海上叶片,采用碳纤维材料之后,依然重三十六七吨,现在有厂家把这种90米的叶片重量减到了20吨,以此来压缩成本。今年风电行业出现多起事故,原因复杂,但最低价中标规则难辞其咎。
03、发展后劲从何而来
低价内卷的现状下,中国风电行业很难回答好「发展后劲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过度追求规模增长,实际上是在透支行业未来的发展红利。过度追求最低价中标的后果往往是「饿死同行」、「搞死自己」、「坑死甲方」。对风机厂商而言,2000元/千瓦通常是盈亏平衡点。国际巨头在低于3000元/千瓦的时候就已经主动退场,目前1000多元/千瓦的价格很难为风电行业提供健康的造血能力。
风电行业的资深人士张磊(此为化名)指出,当前很多企业并没有想清楚通过不赚钱、甚至亏本的方式拿到的市场份额之后,该做什么的问题。不同于互联网经典的免费入口+过路费的模式,风电项目度过五年质保期之后,风机厂商不一定会继续拿到运维业务的订单。长此以往,当资本开始从风电行业退场,就会导致没有健康造血能力的企业亏死。
在政策影响减弱后,电网的建设速度和稳定性正在成为形成新一轮行业洗牌周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风电在建规模接入电网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一些人员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就需要解决一些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到风电的发展,产生行业波动,那就可能会引发行业的又一轮洗牌。」张磊表示。
万一出现质量问题,是否能够扛住压力,也是当前高歌猛进的风机制造企业需要有清晰认知的风险点。一个风电项目的投资动辄数十亿,一旦有几个承建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单一的风机制造企业凭借从资本市场募集来的资金,无法承担这样的后果。因为叶片不合格导致产品批量出现质量问题,中航惠腾叶片不得不重组,并且退出了叶片生产领域。
当然,这个问题在口头上非常容易回答:通过创新实现效率的提升,面向海上和海外两个增量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但是,低价内卷埋下的隐患,正在消磨中国风电行业的创新能力,制约海上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当低价内卷导致的亏损大规模出现的时候,也是中国风机制造企业大幅缩减研发费用、人工成本的时候。
风机的价格稳定在2500元/千瓦,风机制造企业就能够获得不错的利润,并且有资金继续投入到研发中。风机制造企业的收益多寡,也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格局。现在情况是,风机制造企业追求低价内卷,倒逼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降低价格、压缩成本。这种压榨之下,行业的利润大头被原材料供应商和项目方拿走,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高附加值和研发投入的增加。
在海上风电领域,国内风机制造企业与国际巨头还存在技术差距。但进军海上风电的大旗之下,一些隐患正在被埋下。有知情人士表示,海上风电的风险更大,但现在有风机制造企业连技术样机都没有,就可以全凭承诺中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效率不及预期,则可能会给虎视眈眈的国际巨头一个再次进入中国风电市场的机会。
相应的,如果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像光伏一样进入国际市场会是中国风电制造企业平衡收益的可行选项。但是,中国风机要获得国外检测机构的认证可能需要花费比国外风机厂商更长的时间。国外检测机构对中国风机的质量和可靠性还存在一定的疑虑,如果这时候国内风电项目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这种疑虑就有可能成为拒中国风机制造企业于国际市场之外的鸿沟。
正如张磊所言,大的市场环境不发生根本性改变,形成基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价值观,通过技术创新去实现降本增效就会是一句空谈。掌握行业话语权的央、国企并没有将对风机技术、风机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视转化为具体的招投标规则,技术考量与成本考量之间无法实现动态平衡,导致整个风电市场缺乏对技术的敬畏。
「技术人员没有话语权,行业就可能会出现问题,行业出现问题,就会引发一轮洗牌,新的共识才能形成。」张磊表示。如果已经有所预见,为什么不能通过行业政策与招投标规则的完善,增加技术标准的权重,推动形成敬畏技术的行业共识,让整个风电行业的发展更有后劲?
(应要求,文中张磊为化名。)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已获授权转载分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6日,正值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期间,中联重科全球最高216米风电动臂塔机LW2800A-200NA在常德正式发布。这一再次突破的创新力作,为陆上超高风机吊装再添超级装备,也彰显出中联重科引领全球塔机行业发展的强大实力。近年来,中国陆上风电市场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安装的风
近日,中船科技副总经理、中船海装常务副总经理黄卫民出席风电行业相关活动论坛,与来自能源开发、设计研发、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多位行业专家围绕风电支撑结构技术创新、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突破与多场景应用展开深度对话,为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黄卫民在对话中指出,中船海装是行业最早布局混塔
2025年5月16日,里斯本: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年度《供应侧数据报告》,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共安装了127GW的风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GWEC市场情报团队数据显示,尽管宏观经济压力加剧、大宗商品和资本成本上升以及供应链持续受扰,29家风机制造商去年仍安装了23,098台风机。虽然2024
曾几何时,2MW、3MW、4MW的风电机组被视为行业的主流机型,转眼间,大兆瓦风电机组便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目前,陆上风电机组已发展至15MW,海上风电单机最大已达26MW。CWE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新增装机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跃升至6046kW,同比增长8.1%。其中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588
关于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2025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之年,逐风深海、技术创新已然成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全方位挖掘创新潜能,激发产业活力,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将于2025年7月2日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
5月9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分项活动,问好长三角#x2014;“中国羊谷善美环州”县域品牌推介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举行。环县现场签约项目7个,签约金额30.63亿元。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包括上海成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泽锦环县耿湾西2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农创振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月9日,辽宁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辽宁省2025年第三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本批次共安排83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包含风电795万千瓦,光伏发电40万千瓦。4月17日,辽宁拟安排两批共19.7GW风、光项目指标。其中《辽宁省2025年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安排200万千瓦风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曾经在中国市场有过布局的德国风电整机巨头Nordex,正计划重返中国市场。Nordex的回归,会给竞争激烈的中国风电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回顾Nordex的发展历程,其在全球风电市场曾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Nordex集团在德国境内的新签订单量增加了36%,从2022年的1.1G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四月以来,电气风电成功中标多个风电项目,当月中标规模突破百万千瓦,展现了电气风电在风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4月7日,在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电气风电中标8个标段,总容量达642MW;4月11日,中标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3个项目共计300MW;4月17日,中标大唐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陈棋:“绿能”风起处,守正同向新陈棋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2024年,机遇与挑战交织,探索与创新并行。同为能源革命征程上的追风行者,我们终究挥别了这栉风沐雨的旧岁。回首来时路,是年装机容量屡创新高的舍我其谁,是海陆风电并驾齐驱的浩浩荡荡,是“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京成功举行。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秦海岩做了近100分钟的主题演讲,其中,就国内风电行业面临的“内卷式”竞争和风机价格问题再次发表了观点。*注:综合自专家现场发言和演讲材料,未经本人审核。从2019年抢装之后,风
在2024年12月18日的《【观点】风电内卷?中央会议引领新思路》[1]文章中,对风电是否内卷做了论述,并得到了后续竞争还会持续甚至加剧的结论。今天就结合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上提到的“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来分析一下,风电产业都有哪些大的环节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化竞争。所谓市场
在风机价格持续低迷,内卷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12家风电整机企业达成共识,联合签署《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呼吁企业自律,抵制低价恶性竞争。新起点,向新生截至今年10月,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成为我国风电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风电技术也从“跟跑”走向“
近年来,海上风电“内卷”严重,抢装潮下风能行业价格大幅下降,迫使风力发电机需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进一步进行成本控制和能效优化。如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越做越大,风机设备的重量、尺寸也在不断增加,减少机组的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所需时间,推动投资成本的降低是海上风电产业适应平价时代的关
2024年新能源结算均价为205.2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87.43元/兆瓦时,光伏为241.14元/兆瓦时。2025年1-3月新能源结算均价为168.3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36.9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62.8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24.59元/兆瓦时;光伏为177.59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3日,中广核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三山岛五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域,西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青洲场址34公里,东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帆石场址2公里,场址中心距离陆岸77公里,场址面积53k㎡,水深45-48m。三山岛六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
近日,“第五届(2025)无故障风电场建设年会暨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发布会”在安徽池州圆满举行。金风慧能电气团队负责人杨长梓发表《风力发电机组智慧运维服务探索及应用》主题演讲。杨长梓指出,随着风电机组走向沙戈荒、远海等复杂环境,运维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金风慧能智慧运
在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湖南通道县,一座座白色的巨型风机伫立在蜿蜒起伏的山脊上,与群山间错落有致的侗族古村落交相辉映,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画卷。千日无故障“机王”的诞生地——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便坐落于此。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了14台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2日,运达股份总经理程晨光率队赴湖北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并与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总裁黄锋开展座谈。双方围绕电芯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全球市场拓展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代德明表示,运达股份作为全球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其智慧储能系统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公司中广核嵊泗于2025年5月22日与上海电气风电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6.51亿元。此次采购包括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根据公告,合同价格由基本价格5.96亿元和可选备件及安装技术支持的预期成本5521万元组成。合同的付款安
22日,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架线施工,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重要清洁电源送出支撑保障工程。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江苏特高压±800千伏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5月21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500kV海底电缆供货及敷设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显示,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附近海域,场址面积62k㎡,水深40.7~46.6m,场址中心离岸距离33km,风机离岸超30km。项目总规划容量为500MW,拟建设一座500kV海上升压站和一座500kV海上无功补偿站,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