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创新,其核心内涵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可持续发展力量的坚定决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积极稳妥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袁家海 张浩楠)
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极稳妥落实“双碳”目标,需要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平稳有序地推进新型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从狭义视角来直观地理解,统筹“四个关系”是从宏观大局和微观执行的交互层面,综合运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种手段,处理好短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源电力安全供应与长期减排必需的大规模新能源的不稳定属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可以看出,实现非化石能源逐步取代煤炭成为能源供应主体,构建绿色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是满足“在发展中促减排、在减排中求发展”的最优解。同时,不仅要统筹全国各区域能源电力资源部署、加强区域间的资源互联互济,还需要社会经济系统各行业分工协作、通过产业升级促进节能减排,以能源电力为基石,打造地域和产业低碳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将长远减排目标划分为若干阶段性渐进小目标,在确保主线任务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集中我国能源资源的优势力量寻求解决短期问题的长效方法,做好前瞻性的转型部署和防范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发挥有为政府的规划、引领、监管、扶持的积极作用,通过燃料市场、电力市场、碳市场、金融市场等有效市场工具,引导绿色低碳能源电力资源的协同部署和安全供应。
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需要以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立足现实,有计划、分步骤地多措并举,平稳有序实现绿色低碳能源系统转型。我国庞大的能源经济体系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2021年煤炭“量缺价高”直接导致我国多个省份出现电力供应缺口,同时,我国能源自给率维持在82%左右,对进口能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依赖度较高,全球能源形势紧张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进一步“放大”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能源安全风险问题。我国需要立足能源资源禀赋,按照“先立后破”的思路正确处理发展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关系,以现有化石能源工业体系为基础,将煤炭清洁利用和本土油气开发工作做足,夯实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通过补短板、控增量、调结构、强韧性,来提升能源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和安全保供的能力,实现能源安全清洁供应和新能源安全平稳替代的长效协同。
新型能源体系的第一要义是重安全、稳发展。近期需要通过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开发增储上产来稳固能源基本盘,解决结构性短缺问题、提升能源系统转型韧性。首先,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类型,自身的清洁高效利用仍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一方面要继续压减、替代低效燃煤消费,截至2021年底,我国散煤消费量削减约4.4亿吨,较2015年的7.5亿吨散煤消费量下降了58.7%,电能替代、清洁供热、设备改造等措施取得良好成效,需要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继续深入推进;另一方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绿色开采、高效发电、清洁转化、污染治理等重点方向仍有提升空间,通过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和多能融合等方式提升煤炭开发利用效率、夯实能源安全供应基石,达到节能、减污、降碳的效果。油气资源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对外依存度较高,加大国内油气开发生产能力来代替进口油气需求,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开发增储上产作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先决措施,并非是要放开化石能源消费的限制,更不是鼓励化石能源扩张,而是立足现实需求和未来形势,对现有能源基础进行升级强化,从而实现保障短期安全供给和奠定长期转型基础的战略性部署。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持续推进新能源跃升式发展,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国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达到25%左右”的目标,需要依靠新能源发电等清洁电力开发来实现对化石能源增量和存量的替代。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全球第一,但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提升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的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电力系统资源统筹层面,需要强化煤电“三改联动”,使得煤电发展重心放在挖掘自身灵活调节和兜底保供能力上,发挥区域电力资源高效互济对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系统韧性的战略性作用,调控新能源发展规模适配电力系统调节裕度,安全平稳地推进新能源跃升式发展。在市场体制机制方面,要完善“现货-辅助服务-容量补偿”的联合价格机制,体现电力资源的电能量价值、辅助服务价值和保供价值,调动煤电参与电力系统安全保供和提供灵活性服务的积极性,形成促进煤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在财政金融支持方面,建立常态化的电力保供财政机制和电力低碳转型金融体系,为新型电力系统所需的安全保供容量部署、火电低碳发展和新能源规模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引导电力资源协同发展,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韧性。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10期,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225米长的“华衡”轮靠泊在河北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三期807号泊位,7.2万吨煤炭装船完成后将驶往福建可门港。“唐山港2022年货物吞吐量预计达到7.3亿吨,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贸进口铁矿石接卸港、钢材输出港、煤炭能源输出港。”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局长赵立军告诉记者。面朝大海,唐山
春节假期刚过,民营矿山还处于放假的状态,环渤海港口市场煤资源偏少,价格维持年前的状态,贸易商报价稳定。在春节之前,电厂积极补库,存煤尚未得到消化。目前,大部分电厂处于消耗库存阶段,有补库需求也在采购价格更加低廉的进口煤作为补充,国内市场处于供需两弱态势,基本延续了节前的稳定趋势。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1月中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1月中旬与1月上旬相比,33种产品价格上涨,14种下降,3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2135.8元/吨,比上期涨1.0%;普通混煤(4500
2022年俄罗斯煤炭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欧洲的禁运阻止了俄罗斯煤炭进入其市场,迫使俄罗斯紧急寻找替代供应路线,东部煤炭过剩导致铁路交通堵塞。(来源:丰矿煤炭物流今日智库刘磊编译)不过在全球煤炭需求的增长刺激下,俄罗斯煤炭公司也在开动脑筋解决物流问题。2023年俄罗斯通过西北港口重建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周报》(2023年4期)显示,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小幅下降。采购经理人分项指数中,除库存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外,其他分指数均处于收缩区间,所有分指数均环比下降。本周,发电量环比大幅下降,供热量有所增长。电煤耗量和入厂煤量均大幅下降。
朔风凛冽,铁龙驰骋。冬日的朔州车务段金沙滩站却比往日更加繁忙,站内7条股道合理调配,3条专用线条条饱和运转,满载煤炭的一节节车厢连挂成组,编组成列。信号楼内,车站值班员时刻关注着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情况。作业现场,值班站长仔细盯控着每一钩作业计划的落实。站场股道间,调车组人员来回穿梭
今年以来,全区全力以赴做好煤炭增产保供,积极推动原煤产量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1.74亿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4亿吨,比上年增长10.1%,保持了今年以来两位数增长的态势。从当月看,原煤产量连续两个月破亿,12月份原煤产量10390.1万吨,创今年当月产量
春节期间,终端用煤用电需求疲软、工业企业停产放假、下游采购稀少;而港口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贸易商保持观望。长假期间,环渤海港口市场延续弱势,煤炭报价保持稳定。节后,在高库存下,疏港压力增大,秦港也发布了调整堆存费的通知,从二月份开始免收天数缩减,长期堆存收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
南非煤炭资源丰富,理查兹湾煤炭码头(RBCT)是南非重要的煤炭出口港口,2022年,由于持续存在的铁路运力问题,RBCT煤炭出口量降至5035万吨,同比减少了837万吨,创下自199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RBCT由Thungela、ExxaroResources、SeritiResources和嘉能可南非子公司等13家煤矿公司所有,是世界上最大的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在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完成冬春发电蓄水任务,扎实做好电煤储备,避免再次缺电造成冲击。详情如下:2023年1月11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开展碳达峰示范建设。完善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重大领域节能降碳。构建绿色低碳电力供应体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稳步推进煤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重点抓好10个方面。其中要推动煤炭安全清洁高效利用,释放优质产能,力争原煤产量7100万吨以上。推进国家原油和成品油储备项目建设,建成2个应急气源储备中心。详情如下: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1日在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2023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加快推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能源产业是我区起家的产业,更是当家的产业,只应做大做强、不能做小做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我区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4、全球的1/8,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产量上做文章、不在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到,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推动煤炭减量替代,巩固“禁煤区”成果,大力推广适用洁净燃料和高效清洁燃烧炉具,逐步实现全省范围散煤清零。推动重点用煤行业
1月13日,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钦州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目标任务及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积极开展散煤综合治理和燃煤小锅炉整治。加快国投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1月5日,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推进能源消费低碳化。严控煤电装机规模,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推动煤炭消费量稳定下降,到2025年原煤消费量不超过7000万吨,到2030年原煤消费量不超过6500万吨。将石油消费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推进生物液体燃料、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1月3日,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贵州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加快煤炭绿色低碳智能开采。探索煤矿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支持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推进保水开采、先采气后采煤、矸石不升井等绿色开采技术。积极支持
“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推进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从战略、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其中,“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重要内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必然需要科技力量的强支撑。当前,我国已在
“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推进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从战略、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其中,“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重要内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必然需要科技力量的强支撑。当前,我国已在
“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推进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从战略、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其中,“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重要内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必然需要科技力量的强支撑。当前,我国已在
12月9日,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工作的省级地方法规,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6章28条,包括总则、规划与管理、生产与加工、利用与转化、扶持与服务、附则六个部分,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
2022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国海洋能源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开发利用海洋能源、统筹推动海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海洋能源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海上油气生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能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2023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其中提到,加快推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能源产业是我区起家的产业,更是当家的产业,只应做大做强、不能做小做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我区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4、全球的1/8,如果只是一味地在产量上做文章、不在
深化战略合作共谋发展新篇携手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11月23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率队拜访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双方就深化战略合作进行友好交流。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张传江,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周
9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位于我国南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竣工投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水下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对打造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日前,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北京发布《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及油公司动态(2022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油气勘探投资和工作量跌至近12年来新低,但未来随着疫情减弱、地缘冲突的深远影响,油气公司将更加注重勘探布局,投资意愿持续增强,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日前国家能源局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840号(经济发展类369号)提案。其中提到,关于实施“补链”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一是摸清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分布等情况。2022年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明确,要统筹矿产资源勘
中国海油2022年领导干部会议召开。汪东进作主题报告,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和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1534”总体发展思路,以实施“三大工程、一个行动”为主轴主线,以建设“四个中心”为重要抓手,以争当建设海
7月20日上午,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开工仪式在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举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俞进,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凌文出席并致辞,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关兆泉参加开工仪式。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为我国东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青海省人民政府近期发布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力度和战略储备,因地制宜建设地下储气库,推进西气东输跨区域输气管网建设。详情如下: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前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
5月24日,罗强副省长主持召开研究能源企业保供应稳增长专题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源工作部署安排,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战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力以赴保障四川省能源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全省工业稳增长。罗强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也是国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