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电力系统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电源结构、电网形态等将发生重大变化,系统成本也将随之改变。在综合考虑电源结构、发电造价、燃料成本、电网投资等因素变化基础上,采用经营期法和“成本+收益”方法,开展中远期电力系统成本及价格水平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电力系统各环节成本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电源侧成本在2040年前快速增长、之后相对稳定,而电网侧成本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和市场化制度、加强电力系统成本疏导和公平分担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作者:孙启星, 张超, 李成仁, 尤培培, 高效, 赵茜, 许钊, 刘思佳, 李炎林,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
引言
“双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电力系统将向更清洁、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发展[1]。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电力系统电源结构逐步变化,终端用户用能成本随之改变,并进一步影响未来电力市场建设与电价政策出台。由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占比提高,未来电力系统总成本也将随之下降:一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较低,新建机组已实现平价上网,相较于其他传统电源将更具经济优势[2];二是随着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造价将进一步降低,有助于拉低发电成本[3];三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快速上升,“低价电”占比提高,有助于降低总成本[4]。另外,可再生能源的“平价上网不等于平价消纳”[5],未来电力系统成本将快速上升:一是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强,需要依靠其他电源平滑出力波动,造成其他电源成本上升[6];二是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大,电力系统需要可靠电源提供备用,降低了其他电源利用效率,反而增加系统成本[7-8];三是可再生能源实际利用小时远低于煤电等传统电源,随着渗透率提高,电网利用效率也会随之下降,一定程度上推高电网成本[9]。
总的来说,目前缺少对电力系统各环节成本变化情况的深入研究,而电力系统成本变化情况对未来电力市场机制建设以及电价机制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为探究“双碳”发展下电力系统成本变化情况,采用“经营期法”及“成本+收益”方法,构建电力系统成本量化测算模型,通过综合考虑未来电源结构[10]、发电造价、燃料成本、电网投资等因素,分别量化分析电源侧、电网侧以及终端用户的度电成本。
1 基本测算模型
1.1 经营期法模型
经营期成本是指在综合电力项目经济寿命周期内各年度的成本和还贷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电力项目每年的现金流量,并在项目经济寿命周期内各年度的净现金流能够满足按项目注册资本金的假设下,以财务内部预期收益率为基础测算的度电成本[11]。
式中:N为项目经营期长度;In(C,Q,S) 为项目第n年获得的现金流入,决定因素包括项目保留价格(即度电成本)C、项目年度电量Q、项目资产残值S等;On(Vn,ρn,Tn) 为项目第n年获得的现金流出,决定因素包括燃料成本Vn、还贷金额ρn、税金Tn等;re是预期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在其他因素确定的情况下,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re和项目平均度电成本(或者说re下的度电成本)C可以互相确定。研究中主要用于测算各类电源的度电成本。1.2 “成本+收益”测算模型
输配电成本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核定[12],主要包括准许成本、准许收益和税金。
图1是输配电准许收入计算简图,反映输配电准许收入的计算方式。
图1 输配电成本测算模型原理框图
Fig.1 Principle block diagram of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st calculation model
1.3 电力系统成本测算方法
电源度电成本测算采用经营期法,主要考虑影响较大的因素。其中,火电发电成本受机组造价、燃料成本、煤耗/气耗、利用小时、煤电灵活性改造[13]、CCUS技术经济性影响[14]。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受造价、运维费用变化、新老机组替代影响[15-16]。水电发电成本受机组造价的影响[17]。核电发电成本受机组造价、核燃料成本和利用小时影响[18]。抽水蓄能发电成本受造价、征地移民成本变化影响[19]。储能成本受设备造价影响[20]。最后综合各类影响因素及装机电量变化情况[21],测算电源侧平均发电成本变化。测算中,为服务新能源消纳的相关成本均计入电源成本中,主要体现为火电度电燃料消耗增加、储能装机增加等。电网侧成本测算采用“成本+收益”模型,主要考虑电网企业输配电业务资产、运行维护费用、电网收益、税金、新增投资和电量增速等对成本的影响。
终端用户成本主要受电源成本、电网成本、网损成本综合影响。
2 电力系统装机及电量情况
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情况、碳排放约束、电量增长、资源充裕度等条件情况后,采用电力系统生产模拟模型,测算未来电力系统装机及电量变化情况。2020—2060年全国范围内各类电源及电量情况如图2、图3所示。系统发电装机及发电量保持增长趋势,其中,煤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逐渐降低,气电发电量占比先增后降,可再生发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快速上升。
图2 2020—2060年各类电源装机占比
Fig.2 Proportion of installed capacity of various power sources from 2020 and 2060
图3 2020—2060年各类电源发电量占比
Fig.3 Propor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of various power sources from 2020 and 206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充分发挥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作用,挖掘本地消纳能力,重点依托沙漠、戈壁、荒漠、采煤沉陷区等建设一批百万千瓦风电光伏基地。稳步推进集中式平价风电建设和分散风能资源开发,加快老旧风电项目
3月1日,苏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苏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工业重点行业达峰行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提质增效行动、绿色低碳城乡建设行动、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
3月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道,今年工业碳达峰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下一步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化转型。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对我国来说,加快工业绿色化低碳发展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去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道,今年工业碳达峰的工作重点是什么,下一步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化转型。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对我国来说,加快工业绿色化低碳发展也是推进新型工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3月1日(星期三)下午3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副部长辛国斌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在记者提出的“从去年以来,工信部还有相关
2月28日,河南省住建厅发布河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大力推进太阳能技术应用。推进整县屋顶光伏一体化试点建设,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新建厂房屋顶光伏面积覆盖率力争达到50%。引导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加快智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附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设备、照明设备和家用电器6份实施指南,对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
2月2日,重庆市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指出,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项目。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立面、车棚顶面等适宜场地空间,安装光电转换效率高的光伏发电设施。推动有日常卫生热水使用需求的公共机构,采用太阳能光热设施供应生活热水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公共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相关工作进行系统部署。这是国家层面首个聚焦产品设备更新改造,构建全链条系统性节能降碳新模式的指导性文件,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产品设备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应用范围广、保有量大、能耗量高、再生资源蕴藏丰富等特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在“近零碳”示范园区落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痛点。近期多地加码“近零碳”示范园区建设。江苏无锡市日前与中国能建的战略合作协议,提到整体推进零碳技术、低碳企业、近零碳园区建设;河南郑州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指出,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上海、重庆碳达峰实施方案也均提出要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结合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专长,提交多份提案。其中,曾毓群委员在《关于加快推进电池储能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指出,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今年第21次走进两会。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李书福委员公布了《关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的提案》、《关于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的提案》及《关于推动轻型多用途货车转型升级的提案》。关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今年第21次走进两会。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李书福委员公布了《关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的提案》、《关于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的提案》及《关于推动轻型多用途货车转型升级的提案》。关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由哈电集团和通用电气合资组建的哈电通用燃气轮机(秦皇岛)有限公司在重型燃机制造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2月14日,首台由合资厂生产的HA级燃机从秦皇岛重燃基地下线交付给大湾区用户,应用于广东省能源集团旗下的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该电站预计在今年年内正式投入商业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总体战略目标下,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应该如何承担起重要节能减排任务?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张斌摄正在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2月27日10:18,林洋安徽宣城宣州朱桥乡60MW光伏发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宣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卢明,宣州区政府党组成员、宣城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赵流海,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许开国,宣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冯正华,宣州区水利局局长魏取宝,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杨宏亮,朱桥乡党委书记张紫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要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文件要求,要因地制宜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配备满足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压缩式的收运车辆,
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矿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国法强调,对照“双碳”目标,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盲目“去煤化”会产生不利影响。全球煤油气供需错位、价格飙升,多地再现“抢煤潮”;欧洲多国重启煤电,能源转型面临安全底线与加速推进的悖论。国内高
全球煤油气供需错位、价格飙升,多地再现“抢煤潮”;欧洲多国重启煤电,能源转型面临安全底线与加速推进的悖论。国内高质量保障实体经济的要求,对能源消费增长提出刚性需求;新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气候敏感性提高,基础能源安全保障要求更高……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守住国家能源安全底线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矿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国法强调,对照“双碳”目标,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盲目“去煤化”会产生不利影响。全球煤油气供需错位、价格飙升,多地再现“抢煤潮”;欧洲多国重启煤电,能源转型面临安全底线与加速推进的悖论。国内高
2月16日,国家级风能太阳能资源气候预测产品(以下简称“产品”)首次下发,标志着我国具备了风能太阳能资源气候预测业务能力。产品每月中旬滚动发布,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还将指导新能源电力中长期生产调度、服务能源电网行业。产品包括综合预测产品和模式客观化预测产
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组织召开“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成本补偿机制研究”课题研讨会,就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大容量长时储能三个专题报告听取有关单位和行业专家意见。会上,中心主任黄汉权同志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及新能源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储能行业未来大有可为。副主
作为我国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单一行业,电力行业任务艰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之一,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既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可或缺。
从电力系统角度评估新能源使用成本,包括新能源场站成本和系统成本两部分。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提高,调节运行成本等系统成本将显著增加。电网有没有能力消化这部分成本?
一位发改委专家表示,现阶段电化学储能与抽水蓄能的价格机制已经出台,再加上风电光伏已经平价,说明当前电价机制内部仍有充分保障空间。另外,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阶段性的电力现货价格暴涨、区域性的缺电现象,都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才刚起步,针对全社会的电价调整政策大概率不会出现。
从电力系统角度评估新能源使用成本,包括新能源场站成本和系统成本两部分。随着新能源发电渗透率提高,调节运行成本等系统成本将显著增加。电网有没有能力消化这部分成本?
随着新能源电量渗透率的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将带来电力系统成本增加。这些成本包括常规电源的辅助服务、电网新增投资,以及新能源所承担的功率预测等考核费用。与此同时,由于电力系统的成本增加,电力消费侧将面临电价上涨的压力。
随着新能源电量渗透率的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消纳将带来电力系统成本增加。这些成本包括常规电源的辅助服务、电网新增投资,以及新能源所承担的功率预测等考核费用。与此同时,由于电力系统的成本增加,电力消费侧将面临电价上涨的压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是一个行业性问题,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全局性问题。
如果储能容量成本保持在20美元/千瓦时以下,LDES技术可以使深度脱碳电力系统的成本降低10%以上。如果未来技术的能量容量成本降低到1美元/kWh,价值可能会上升到40%。目前电池的储能容量成本约为200美元/kWh。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