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日,由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能源转换与经济年度论坛在线上召开。与会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围绕“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服务能源低碳转型”这一主题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应用。
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
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涉及能源生产、供应、消费等各方面,需要不断凝聚社会各方共识,形成转型合力。
“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是实现‘双碳’目标、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副主任刘前卫在论坛上表示。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强调,坚持以立为先,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深入落实《“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着力培育能源新产业新模式,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推动节能提效、降本降碳。
在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电气工程系副主任穆云飞看来,综合能源系统是在规划、建设和运行等过程中,对各种能源的产生、传输与分配(供能网络)、转换、存储、消费、交易等环节实施有机协调与优化,进而形成的能源产供销一体化系统,其开源节流能力是能源系统减碳的重要推手。
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构建综合能源系统重在以综合化的发展思路,推动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协调互补,同时以智能化的发展手段深化现代通信技术在能源领域的融合应用,实现不同能源环节、主体间的协调互济,增强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等各环节的灵活性,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总体方向,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也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电和氢都是终端可以利用的能源形式,而且便于相互转化,电-氢协同可以充分发挥电便于传输、氢易于存储的优势,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多时间尺度灵活调节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及轮值主席、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清泉在论坛上表示。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罗伯特·加尔文电力创新中心主任穆罕默德·谢罕德普也在主旨演讲中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氢能的不同应用场景进行介绍,论述了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对于降低城市交通网和配电网运营成本、减少碳排放的意义,同时强调了含氢能的交通-配电网协同运行对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强化自主创新,是构建现代综合能源系统、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刘前卫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特征和运行机理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更加依赖科技创新。
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公司已在特高压、大电网运行控制、柔性直流输电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原创成果,建成一系列世界级创新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全球领先。目前,公司初步建成了以直属科研产业单位、省级电力公司、基层创新力量为主体的三级创新体系。
“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电源接入电网,电力系统需要在随机波动的负荷需求与电源之间实现能量供需平衡,其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形成以新能源电力生产、传输、消费为主体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即新型电力系统。”陈清泉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是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
湖北电网是三峡电力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电力互供的枢纽和全国电力联网的中心。当前,湖北电网通过21回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联络线与8个区外电网相连,与三峡系统联系紧密,是典型的枢纽电网。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广水市构建100%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开展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示范工程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领域的技术难题,为源、网、荷、储、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和验证提供重要的应用平台。”湖北经研院副院长杨东俊介绍。
科技创新给能源低碳转型带来更多可能。多位专家在论坛上阐释了新技术新应用对能源转型的作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学系教授、系主任钟志勇基于能源低碳转型背景,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学习算法的关键环节及其重要应用进行了深入解读;清华大学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孙宏斌围绕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的关键技术、系统与应用,全面讲解了技术背景、理论进展与工程进展;上海交通大学电气系教授、副主任黎灿兵针对山区、海岛等特殊供电场景,阐释了多能源局域网灵活组网、透明调度与故障抑制技术及应用……
市场化为推动更经济有效的低碳转型提供机遇
“推进综合能源系统建设,不仅需要加快能源技术革新,还要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加快现代综合能源市场建设,支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提升能源服务水平。”国网经研院院长、党委书记郭铭群认为,机制建设是服务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技术层面,减小最小出力、增强调峰能力是目前火电机组最为广泛和主要的改造目标;在经济层面,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呈下降趋势,改造后火电机组的沉没成本更需要进一步关注;在机制层面,中国特色的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是现阶段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核心经济驱动力。”国网经研院首席专家王新雷认为,随着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建立和深度调峰补偿措施的完善,我国许多火电厂的灵活性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碳市场为推动更经济有效的低碳转型提供机遇,及时对电力调度和定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市场化改革对全国碳市场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国际能源署项目协调员和气候政策分析师大卫·费舍尔在论坛上表示。
我国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启动交易,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履约率达99.5%。目前,我国碳市场纳入发电行业,每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我国能源体系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整合和安全电力部门电力系统转型分析师雅克·沃瑞奇认为,电即未来,电力行业是去碳化的第一推动者和促进者,电力市场对于提供清洁、安全及可负担的电能来说至关重要。他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中国不仅要考虑国内的情况,比如省区之间的交易协调,也要在供给安全、经济效率、价格稳定性以及与“双碳”目标的一致性等方面学习国际经验。
构建综合能源系统,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力行业正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能源电力清洁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和智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3日-24日,“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于上海圆满落幕,大会吸引了来自能源业各领域的8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长园能源精彩亮相此次大会,并一举斩获“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先锋企业”和“双碳实践影响力企业”两大奖项。大会以“共建零碳生态共享绿色能源”为主题,邀请两大电网公司、
ESG和中国碳市场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刚需,是企业提升ESG表现、吸引绿色投资的重要实现路径之一。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应考虑如何在市场当中借用ESG顺势而为,借势爆发。——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司军艳2023年3月23-24日,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3年3月23-24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国网上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近600行业同仁济济一堂,就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开展交流,会议中发布了《2023综合能源服务优秀项目案例集》并举办了颁奖典礼,近50家企业获得殊荣。北极星总裁
灵活供能的能源舱通过模块化集成供能、储能、能源转换等设备,以电能的高速转换控制为核心,通过对风、光、天然气等能源的多能互补优化、能效管理,为用户提供经济、可靠、高效、灵活、低碳的冷、热、电、气等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用能负荷时空不平衡、设备众多集成度差、区域能源互济性
综合能源解决的是电力系统最后一公里的运营和管理问题,是“最难啃的骨头”,也是虚拟电厂的第一块基石,虚拟电厂需要的绝大多数资源,都在最后一公里,也就是传统意义的“表后市场”。在实际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以固定资产投资为目标的综合能源项目,日益成为红海。综合能源的
推动构建省域的虚拟电厂运营管控系统统一支撑平台,实现电网业务系统集成以及聚合商用户统一管理,并针对省市级的规模化虚拟电厂运营管控体系需要,构建基础管理-资源池管理-交易运营管理-协调控制管理-营业厅等功能模块框架。——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虚拟电厂与电力交易技术研究室主任左
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有几种,主要可分为四个模式、归为三大类。第一,基于社会投资配电比如微电网、增量配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第二,基于省级电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第三,基于单个用户自建的一体化模式。——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专家吴俊宏2023年3月23-24日,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2023第五届综
目前临港氢能发展有两大战略目标,一是打造世界级氢能产业集群,二是建成领先的氢能社会。——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海林2023年3月23-24日,北极星电力网在上海举办“2023第五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邀请资深电力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解读最新的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江苏院综能在智慧能源、储能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等方面已有较多的工程实践,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盐城综合能源应用科技产业园、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江苏省电力设计院综合能源公司智慧能源部主任晏阳2023年3月23-24日,北
国网湖南综能源经过多年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在用户侧储能开发中也逐步建立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全方位支撑分公司,主要开展项目设计、合规管控、储能设备资源供应、分布式产品、线上运维管理、平台接入、线上运营服务等工作。目前来说,湖南省电网侧试点项目全部接入湖南综能储能集控平台,统一进行管控
能源活动是最大的碳排放来源,能源的清洁化、节能降耗等能源行动也是能够节能减排最重要的手段。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市场改革、能源绿色消费的能源转型是目前我们推进双碳的关键领域,未来能碳一体化应该是实现“双碳”重要的抓手。朗新科技将持续基于能源数字化和能源互联网
过去两年,可再生能源实现创纪录增长,清洁能源已成为能源企业当下的发展重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清洁能源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清洁能源的未来”分论坛上,业内人士就此展开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保持快速增长,氢能也有潜力成为清洁和安全的
“虽然逆全球化趋势、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为中国绿色能源供应链发展带来了挑战,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趋势不可阻挡,我们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期间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如是说。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极端天气频发,国际能源市场
进入“十四五”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燃料供应等突发因素影响,我国能源电力供需形势复杂多变,全年电力供应总体平稳,但局部地区短时供电紧张时有发生。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不仅要提升供应侧发电能力,更要从需求侧发力,进一步认识能源消费侧改革的重要意义,推动能源消费者主动改变用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高速增长推动电力供需格局不断演化。一方面,能源的新旧交替加大了供给侧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稳定供应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低碳转型是全球共识,可再生能源作为低碳转型的中坚力量,其未来的增长趋势不会改变,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也将不断走高。电力系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9日,蒙古副总理兼经济发展部长呼日勒巴特尔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成本并不相同,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成本较高,发展中国家并不一定能负担得起。“我们很愿意发展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或者太阳能,蒙古具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并且愿意和志同道合的伙伴
进入2月,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报预告收官。截至1月31日,Wind数据显示,A股逾26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超4成公司预喜,其中电力设备行业延续了高景气度。中电联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同比
3月26日,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与来访的道达尔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PatrickPOUYANNE)一行座谈,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拓展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三峡集团副总经理王良友,道达尔能源总裁德哈兹(NicolasTERRAZ)、高级副总裁梁定伟(Ting-WeeLIANG)和普吉特(JulienPOUGET)出席座谈。雷鸣
核心提要●国际间贸易纷争不断挑起,不仅会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走出去”造成一定冲击,而且会对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清洁能源战略与促进国内投资挂钩,并采取广泛的支持措施,为本国制造商和项目开发商争取竞争优势●在经历了10年的加速增长后,受供应链瓶颈和原材料
3月23日,天津市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南开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新建建筑同步安装光伏发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打造智慧能源片区,建设数字城市城产融合试验区。原文如下:各有关单位、各
核心提要●国际间贸易纷争不断挑起,不仅会对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走出去”造成一定冲击,而且会对国际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清洁能源战略与促进国内投资挂钩,并采取广泛的支持措施,为本国制造商和项目开发商争取竞争优势●在经历了10年的加速增长后,受供应链瓶颈和原材料
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央企业要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