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在2024国际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专家携两款最新研发的大型液氢运输船设计方案重磅亮相,并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据悉,此次发布的180000立方米级和20000立方米级液化氢运输船,是目前全球最大舱容的液化氢运输船,目前已完成基本方案论证并联合ABS船级社进行认证,其中20
6月12日,经过14小时作业,全球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中国海油“海洋石油301”号完成保税LNG装载。该船于6月11日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码头开始装载作业,该码头也成为长三角地区首家为LNG加注船提供保税LNG的接收站,对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高质
近日,中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轮,通过软管为双燃料集装箱船“达飞联合”轮加注保税LNG燃料。这是宁波舟山港迎来的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也是浙江自贸区在保税LNG加注创新上的又一突破。至此,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到船
6月12日,经过14个小时的作业,全球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号在顺利靠泊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码头后,完成保税LNG装载。这标志着浙江LNG成为长三角首家为LNG加注船提供保税LNG的接收站,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下一步,“海洋石油301”号
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实现全球最大LNG运输加注船靠泊装载6月11日,全球最大的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号顺利靠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宁波“绿能港”码头,经过14个小时的作业,已经完成保税LNG装载。这标志着宁波“绿能港”成为浙江省首家为LNG加注船提供保税LNG的接收站,
国内制氢加氢一体站已刮起投建风潮。制氢加氢一体站(下称“一体站”)在国际上已应用了近20年,已有充分的实践验证基础,但在国内由于政策因素发展较为缓慢。现在这种局面已发生改变,一方面,政策端在给一体站“松绑”,比如大连推出全国首个一体站技术规范,5月6日广东省也发布了征求《一体站安全技
1月31日,两艘5000吨级200标箱液化天然气(LNG)动力集装箱船在江苏徐州正式鸣笛启航。此次两艘船舶采用LNG船舶动力燃料换装模式,与传统船用LNG加注方式不同,是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创新尝试,标志着“LNG船舶动力燃料换装模式”正式进入船舶燃料补给市场。传统内河船用LNG加注主要有岸基式加气站加气、
为加快新一代绿色环保船舶技术开发,抢占氢能船舶市场的制高点,韩国政府决定研制海洋垃圾制氢船,为此将斥资500亿韩元(约合4000万美元),联合官、产、学、研各领域的20多家机构参与技术开发和建造,在5年内完成这一项目。该项目为“海洋浮游垃圾回收处理环保船舶建造及实证事业”,由釜山大学氢能船
近日,上海外高桥造船(SWS)开发的使用创新推进装置的超大型油船(VLCC)获意大利船级社(RINA)原则性认可。该装置可将船舶阻力降低5-10%,船舶排放将超过IMO2050目标要求。这一创新设计是将单个大型螺旋桨的推力分成两个较小的螺旋桨来实现,减少了螺旋桨完全浸没所需的压载吃水,从而减少了压载舱的
近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加快推动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内LNG(液化天然气)、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要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到2030年,内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6日,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全球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与中国船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确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天楹将生产电制甲醇、电制氨、电制甲烷等绿色燃料,助力中国船燃新型远洋运输船舶燃料转型。中国天楹在中国辽源、安达、松原、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日前,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召开
4月2日,明阳固始20万吨绿色电氢氨醇项目开工仪式和华阳长青20万吨循环润滑油产线投产仪式同步举行。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志伟、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现场调研并出席仪式。固始电氢醇示范项目是明阳在豫率先开展的先行示范项目,实现“电氢醇柔性生产”的典型标杆,为河南电氢氨醇新经济产业集群整体布
春和景明万物新,捷报频传谱新篇。4月2日,明阳固始20万吨绿色电氢氨醇项目开工仪式和华阳长青20万吨循环润滑油产线投产仪式同步举行。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志伟、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现场调研并出席仪式。固始电氢醇示范项目是明阳在豫率先开展的先行示范项目,实现“电氢醇柔性生产”的典型标杆,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9-30日,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韩国“HMMGreen”轮圆满完成同步加注作业,加注绿色甲醇2902.5吨,同步装卸集装箱1532TEU。这是上海港为国际航行船舶首次批量加注国产绿色甲醇,标志着上海港实现了国产绿色甲醇全产业链供应服务,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高海纯受邀出席,并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参与了博鳌青年圆桌会议“青年引领的可持续未来”、“携手促进亚洲能源转型”、“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2025博鳌新浪财经之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家以及各地方共出台16条氢能政策。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强氢能、绿色液体燃料等领域标准供给,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稳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0日,上海电气、法国达飞集团、上港集团在上海正式签署《绿色甲醇供应、运输、加注长期合作框架协议》。此次三方合作聚焦绿色甲醇的“生产-运输-加注”,标志着上海电气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新能源就地消纳、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绿色升级方面又迈出关键一步。根据协议
绿电和绿色燃料结合已成为大势所趋。风光氢氨醇一体化,能否为制约新能源电力消纳问题找到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呢?(来源:能源新媒作者:孙一凡)南美洲地区南部的巴塔哥尼亚地区是新能源开发者心中的“风水宝地”——这一地区风力充沛,风能利用系数超过50%,年均可提供多达6000小时的满负荷绿电发电时
2月10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成渝、渝桂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建设,谋划布局建设加氢站设施。鼓励重庆企业建造采用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的江海直达船舶,推动长江绿色航运发展。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
近日,“长江经济带港口和船舶岸电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岸电信息系统)与江苏省、上海市、国家电网等主要岸电平台完成对接,实现智能岸电设备“三个统一”,即:统一采用一个二维码,统一使用长江e+扫码用电,数据统一汇总至长航数据中心。此次系统对接后,新接入智能岸电设备3399台,岸电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