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池电池技术锂电池政策正文

河南新乡:聚焦锂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 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壁垒

2023-02-15 13:56来源:北极星电池网关键词: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新乡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河南新乡印发《新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规划提出,聚焦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打造围绕锂离子正极材料负载量和稳定性提升方法,针对性开发出机械稳定性好、电导率高的电解质制备技术和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制备技术,着力解决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问题,制定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能量密度提升策略,研究适合全材料体系的先进电池工艺,开发并拓展电池的应用条件和场景,全方位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引领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突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壁垒。开展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系统集成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低温性能、综合使用成本等瓶颈;推动全寿命周期能量管理和电池组安全预警技术应用、支持无钴高电压及多元素锂电材料、高安全性锂电池、高强度标准化模组研发与产业化,推进氢镍铁镍电池在工程专用车辆的应用;开展富锂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金属燃料电池研究,加快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废旧动力电池创新应用、无污染拆解与高效资源再生,促进资源化、高值化、绿色化发展。

全文如下:

新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

生态建设规划

《新乡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依据《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支撑保障等,是我市打造国家创新高地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乡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新乡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创新动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科学谋划创新发展路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基础与形势

“十三五”期间,新乡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积极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稳步提升,大力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功摘得“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字招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验收,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一大批国字头平台落地新乡。“十三五”末,新乡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强度达到2.16%,位居全省第二位,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三位;组织实施省、市重大科技项目97项,科技财政专项资金支持2.8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45家,均位居全省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2.4%;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242家;营商环境二级指标“创新创业活跃度”始终位于第一方阵,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技术合同成交额59.7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4.9倍;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131项。科技开放合作更加广泛,成功举办三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科技创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我市经济规模较大、区域优势突出、交通设施完善、产业配套齐全、市场潜力巨大、人才资源较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不强,引领带动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投入增速下滑,原始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国家级创新平台较少,创新主体的梯次布局尚未完全形成,高端创新人才团队缺乏,科技创新生态尚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仍需优化,科技服务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够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强,创新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科技资源碎片化,全社会推动科技创新的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关键瓶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坚持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等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持续显现。

“十四五”期间,我市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新乡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矢志不渝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凝心聚力培育创新动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奋力开创现代化新乡建设新局面。

第二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抢抓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主动融入国家、省创新布局,聚焦“创载体、强主体、建体系、引人才、破瓶颈、优环境”六大重点任务,切实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加快提升人才创新活力,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和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动仗”,持续打造国家创新高地。

第三节 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态势和重大战略需求,以现代创新体系构建为统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前瞻规划布局科技资源,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供给,实现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在优势领域形成局部领先,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

——坚持服务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深挖我市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充分释放人才红利,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环境,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重大科技需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企业孵化环境和科技基础设施,持续增加科技财政支出,完善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有倾向性支持各县(市、区)加强县域科技管理部门工作力量,全面服务企业创新创造。

——坚持科技开放合作。深化全球思维,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对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网络,加强与北京、上海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加快各类创新资源向新乡集聚,补齐创新链条,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创新发展格局。

第四节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的目标是:建立全市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全省前列,实现高水平创新平台、国内一流学科、重大前沿课题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四个突破”,促进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两个高效”,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活动、重点产业集群中试基地或产业技术研究院 “三个全覆盖”,创新平台、主体实现“双倍增”。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市科技创新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处于全省前列,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3%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100项,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60亿元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达3.5件。

——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争创1—2家河南省实验室。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实现新突破,新培育1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创新龙头企业、10家瞪羚企业、400家高新技术企业、7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创新生态显著优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深度融合,科技开放合作不断拓展,高博会全要素吸引力持续增强,创新创业活力有效迸发,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崇尚创新创造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远景目标是:强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将新乡片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标杆,带动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创新氛围愈发浓厚,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中西部地区先进行列。

第五节 重要举措

“十四五”期间,聚焦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注重创新性、引领性、突破性,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重点,大力实施集“载体、主体、平台、项目、人才、生态”一体化推进新乡创新工作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创新载体创建工程。加快新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整合驻新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争取各类创新资源在我市布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二是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强化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壮大新乡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强化实施创新平台锻造工程。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市布局,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壮大科技创新力量。

四是重点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和重大民生领域,强化实施新乡市科技重大专项,力争在关键共性技术和瓶颈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和群体性技术突破,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五是扎实实施创新人才供给工程。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新”行动计划,以重大工程为牵引,采用内培外引相结合方式,深挖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努力打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六是全面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和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健全科技创新奖励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科学氛围,让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共识,让成果转化源源不断,让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增强新乡创新活力。

第二章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

深入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动融入河南省一流创新平台体系,围绕我市重大战略需求,加大科技创新资源优化整合力度,积极争取河南省实验室在新乡布局,实施一流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推动平台提质增量,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强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供给。

第一节 加快构建新乡市实验室体系

争创国家实验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在自己手上”等系列指示精神,主动对接河南省实验室体系,充分发挥我市农业优势,支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发展,加快推进实验室总部落户平原示范区,组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承担重大课题,鼓励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整合学科、平台、人才资源参与横向课题,在表型精准鉴定、基因编辑、转基因、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培育一批新乡市领军人才、急需紧缺和实用技能人才,加快实验室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积极争创种业国家实验室。

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加强厅市会商,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和对接服务力度,推动平台、项目、资源的一体化配置,支持河南师范大学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大机遇,整合河南省—科技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肺纤维化过程及防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药监局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有机功能分子与药物创新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解析疾病机理、筛选分子靶标、开发靶向药物”创新链,结合新乡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链,以提高药物创新能力和水平为目标,加快推动产学研融通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争创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新乡市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高标准建设河南省实验室。依托我市特色产业、优势学科、重点单位,面向全市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学问题,整合全市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合作资源,积极承接省级层面设计布局的河南省实验室,争创由地市政府主导建设的河南省实验室。在运行经费、用地指标、人才计划配额、重大科技项目等方面对河南省实验室给予针对性支持,力争取得一批领跑或并跑的标志性、引领性原创科技成果,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先锋队”和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十四五”期间,争取在生物育种、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等领域构建“强核心、多基地、大开放、大协作、网络化”的创新格局,建设1—2家河南省实验室。

专栏1:河南省实验室

1.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整合省内外优势科技资源,围绕种子、种苗、种畜等优势领域,优化力量布局,加快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和商业化育种要求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打造创新要素汇聚、品种覆盖全面、产学研贯通的种业创新链条。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提升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优势。争创国家种业实验室,打造服务国家战略、代表国家水平的种业科技力量。

2.平原实验室。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辐射世界,聚焦药物创新领域前沿科学问题,以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抗病毒创新药物研发为主线,以新药研发中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为引领,致力于为全人类提供保障健康和防控疾病的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性前沿技术与系统性解决方案,持续提升我国抗病毒药物在国际医药产业中的地位,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药物产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合作枢纽和孵化基地,力争成为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加快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展

推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提质扩量。抢抓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重大机遇,围绕重点产业、重大平台谋划,强化校地合作,加强厅市会商,建成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聚焦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4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基因工程、氢能与储能2大未来产业重点谋划,鼓励企业与驻新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加强厅市会商,支持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单位整合资源争创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

专栏2:河南省重点实验室重点培育方向

1.数字技术。围绕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需求,开展以物联网、传感网为代表的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研究。围绕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开展以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研究。如大数据安全技术与对抗、非蜂窝物联网云边协同。围绕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需求,开展以人工智能、算法为代表的的共性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研究。驱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向纵深发展,为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深部地下多物理场探测。聚焦“近地表深部地下空间”和“地下深部能源矿产”重大科技难题,创新多物理场精细探测技术、提升深部探测能力,实现深部目标体的高分辨率探测,围绕深部地下多物理场的传播理论与表征、深部地下多物理场探测新方法、大数据智能反演和多维成像、智能阵列化发射和接收传感器、地下深部通信数据传输技术、可视化地质智能综合解释平台及深部地下智能装备等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开展研究,推动资源勘探、工程建设及国防事业等重大关键技术发展。

3.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打造围绕锂离子正极材料负载量和稳定性提升方法,针对性开发出机械稳定性好、电导率高的电解质制备技术和具有导电骨架结构的金属锂负极制备技术,着力解决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问题,制定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能量密度提升策略,研究适合全材料体系的先进电池工艺,开发并拓展电池的应用条件和场景,全方位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引领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4.绿色低成本制氢及氢燃料电池。开展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重点突破高效催化剂和电极、高效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长寿命高效率膜电极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影响膜电极寿命衰减的机理研究,建立膜电极加速寿命预测方法,突破高效电解水电极批量制备方法与技术,掌握长寿命高效燃料电池膜电极制备技术,构筑支撑全省氢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自主核心技术体系。

5.生物育种。围绕种源“卡脖子”问题,聚焦基因编辑、转基因、单倍体、生化或遗传标记与品质测定相结合等技术,开展种质挖掘和创新利用、应用基础研究及育种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局部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对产业具有重要引领支撑作用的优良品种,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种业创新高地。

6.“碳中和”与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围绕高效、清洁低成本与长寿命能源转化储存及循环利用、太阳能高效利用、复合材料设计开发、环境水质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物处理,聚焦“绿色能源材料与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深入探索光/电/热催化污染物转化技术和水质快速高敏检测技术,开展关键共性技术与“卡脖子”技术群体性创新研究,着力构建区域低碳高效能源支撑体系,促进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打造我省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自主创新平台。

7.合成生物学。重点围绕肿瘤等复杂疾病的合成生物学治疗,集中关注人工受体设计、免疫细胞工程化改造、基因编辑、合成进化等热点难点,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工程改造免疫细胞,解决肿瘤等复杂疾病治疗等“卡脖子”问题。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等国际前沿技术,人工设计并构建出“通用型”、“即用型”免疫治疗细胞,实现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打造河南省合成生物学研究基地。

8.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以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Cs)为研究对象,对MenSCs临床使用前的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动物模型开展MenSCs移植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肺脏相关疾病、肝脏相关疾病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等临床常见疾病的有效性验证。通过MenSCs临床使用条件参数的优化,进一步在临床上检测MenSCs移植对上述相关疾病的改善效果。鼓励和支持干细胞、免疫细胞等研究、转化和产业发展,推动干细胞修复病理损伤、组织器官再生等细胞技术临床应用。

9.特种装备环境感知信息系统。围绕特种装备环境感知信息系统的技术研究,突破动态环境特种装备多视场图像拼接技术、多光谱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技术、复杂场景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特种装备复杂环境作业用嵌入式感知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将新技术应用在公安、消防、武警、边防和反恐等领域,起到对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的关键作用。

10.精神电生理学。重点针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疾病、成瘾疾病4个研究方向的神经电生理学变化,以及神经电生理学、神经系统形态学、神经免疫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学等方面变化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内在的神经电生理学的变化,探寻其神经电生理学标志等,为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11.先进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围绕金属表面耐磨防腐涂层制备、材料表面高效渗扩强化、重要零部件损伤表面再制造、高分子膜材料表面离子和碳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等方向,研究新型动力锂电新材料设计及多功能表面调控、电化学传感电极表面结构-性能增强、新型微晶结构陶瓷材料表面强化、碳纳米管表面量子化改性技术、碳纤维表面改性技术和石墨电极表面金刚石化技术及研究金属材料、硬脆材料及晶体材料等难加工材料表面的研磨与抛光技术,探索在钻井及船舶防腐、煤化工、废水处理过滤、催化及高温过滤等行业的应用,研究制定表面强化产业化工程技术相关标准。

12.公共健康与管理决策研究。以重大民生需求为导向,力求融合多手段多维度多学科交叉,包括细胞分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三维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数据库等,结合超分辨率显微镜、生物大数据计算和人工智能、肿瘤类器官等手段,发掘关键生理病理靶标,建立慢性传染性疾病、职业病、精神疾病、成瘾性疾病等疾病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案。旨在解析生理和健康分子基础,精准干预亚健康状态,进行疾病防治,提高公共群体健康素质。

实现新兴产业中试基地全覆盖。围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为导向,聚焦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4大战略新兴产业和基因工程、氢能与储能2大未来产业,强化要素配置,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制度保障,创新建设模式,以重大创新平台、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为依托,争创一批集技术集成、中试熟化和工程化试验为一体的河南省中试基地。强化中试基地开放共享,推动中试基地逐步优化共享标准和机制,努力将中试基地打造成为熟化技术成果、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开放共享平台,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十四五”期间,努力争创4家左右示范作用强、带动能力强的中试基地,率先在新兴产业实现中试基地全覆盖。

强化产业研究院的产业支撑能力。围绕主导产业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领军企业、头部企业主体作用,出台支撑产业研究院发展的各类政策,对接市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团队,推动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吸引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力争“十四五”期间在我市组建5—8家河南省产业研究院。探索以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纽带的多样化组建模式,将产业研究院打造成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创新要素的资源池,推动产业研究院贯通产学研用,搭建科技与产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的桥梁,推进创新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实现应用研究“从1到100”的跨越。鼓励产业研究院成立由科研团队持股的轻资产、混合所有制公司,支持科研人员带着创新成果创业。

积极争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大力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提升各类创新平台体系运行效能。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推动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安全三级(ABSL-3/BSL-3)实验室和P3级别生物安全生产车间投入使用。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学科建设,鼓励新乡市科技创新平台晋位升级,重点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70家以上,加快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

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着力通过与双一流高校、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院所等大院大所、世界500强企业交流合作,引进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利用自身平台资源优势,通过供应链关联协作有效整合资源,建设市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培育融合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于一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已备案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科学化研发组织体系和内控制度,自主确定研发选题,动态设立调整研发单元,灵活配置科研人员、组织研发团队、调配共享科研设备。支持河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做优做强,争创重大新型研发机构,争创国家示范类新型研发机构。根据新型研发机构业务功能差异,完善新型研发机构指标体系,加大新乡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和绩效评价。到“十四五”末,力争全市新增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0家。

第三节 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以承担重大科技任务、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建设优质农业种质资源库、国家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智慧灌溉技术创新平台,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大科学装置在我市布局。

专栏3: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1.优质农业种质资源库。围绕我省优势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需求,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础研究与深度发掘、保护体系建设,提高种质资源质量,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收集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抢救性收集珍稀、濒危、野生近缘种和特有种质资源。

2.国家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重点加强野生资源、地方品种收集和国外种质引进,优化与升级国家葡萄、桃资源圃,提质与扩容国家西瓜甜瓜种质库,加强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保护与评价,建成世界一流的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和创新利用中心,支撑我国果树科学研究和种业高质量发展。

3.地下空间多物理场综合试验平台。立足地下复杂目标多物理场(声、电、磁、核、光)精细探测/监测试验环境的重大需求,通过建设具备深部地下环境特性模拟的多尺度、多系统、多物理机制的地下空间原位信息综合试验平台,模拟地下0-10000米地球物理环境,聚焦不同地下目标(缝洞、暗河、油气矿产、地下管网等)环境构建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多物理场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建成一套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下空间探测/监测目标识别的基础信息设施综合试验验证体系。

4.智慧灌溉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开展农业全过程多要素需耗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突破农田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创制“天空地一体化”农田水分信息感知设备、智慧灌溉决策模型与智能管控系统,研发低能耗精准灌溉新技术与装备,实现智慧灌溉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自主可控,面向农业产业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为不同场景灌溉智慧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第四节 整合重塑新乡市研发平台体系

聚焦引领性、区域性、应用性,围绕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和对我市经济社会支撑力,按照“调结构、增合力、上水平、出成果”的原则,强化对现有市级重点实验室运行的考核评估,开展新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的优化调整工作,撤销一批多年无重大创新成果、考核评估不通过的研发平台;整合一批属于同一依托单位,仪器设备、科研场地交叉使用,科研力量涣散、研究方向相近的研发平台;提升一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研发平台,优先推荐申报省级研发平台。新建一批关键领域缺少布局的研发平台,构建更加健全的研发平台梯次化培育体系。

第三章 争创一流创新载体

大力实施创新载体创建工程,争创各类国家级创新载体,优化布局,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科技资源布局新乡,支持创新载体引进集聚创新资源,加强区域联动和校地协同,打造我市创新驱动发展重要节点。

第一节高质量建设新乡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加强政策创新,突出自创区先行先试功能。构建和完善创新政策的“区实施、市落实”“快速兑现”等机制,加强成熟政策复制推广力度。聚焦政策创新先行先试。用好自创区“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的重要功能。

探索“一区多园”,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探索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路径,实现“1”个高新区和“N”个区外科技产业园共同发展,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高效流动,使得创新的活力更大、效率更高、能力更强,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新乡市科技创新主阵地、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结合新乡产业发展实际,以原有自创区“一区四园”架构为基础,将红旗区、牧野区、卫滨区、凤泉区以及平原示范区范围内企业相对集中、创新资源密集的区域,在不改变原有的人事、财税、国民经济统计等管理体制机制的前提下,作为区外园纳入高新区,构建统一规划、品牌共用、各自建设的协同发展体系。

加强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支撑能力。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采用“主平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架构进行建设。主平台着力打造技术研究共享、中试放大与制造和产业孵化与代工三大功能。依托现有华大基因华中中心、生物医药公共研发中心和新乡市生命科学公共服务中心资源,组建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整合高校院所、医院、重点企业、投融资机构等资源,为有需求企业提供设备、人才、信息、资金等资源链接,建立共建共享共用的合作机制。

第二节 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发挥自创区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结合我市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发展水平,突出发展优势、确立发展方向、明晰发展路径、制定发展任务、明确发展重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密集的重要人力基础和民营企业众多的经济活跃优势,统筹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全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

第三节 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紧扣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以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为重点,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提高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能力,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支持驻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试点,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及其他机构围绕重点行业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第四节 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按照“一区一主题”、“一区一主导产业”、“一区一平台”的功能定位要求,优化农业科技园区布局,推进涉农特色产业链条延伸,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标准化、区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和高质化发展。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质升级,全力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紧盯种子、种苗、种畜三大主攻方向,积极打造立足河南、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原农谷”,逐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第五节 全力推进平原科教城建设

充分发挥平原示范区区位、环境等优势,注重融资建设模式创新,加快平原科教城载体建设,吸引更多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现代物流企业等入驻,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着力打造郑新一体化发展“桥头堡”。结合平原示范区的产业特点,突出“理工农医+职业教育”发展特色,打造50平方公里的平原科教城,建立完善“1+3”(“1”是国有投资公司,“3”是社会资本、银行、高校)四位一体投资建设模式,积极推进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港、新乡工商职业学院等已签约院校落地实施,力争到2025年实现2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20万大学生的建设目标。

第六节 加快推进“数智谷”建设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政府建设,以中国电波科技城为核心,以“双创”基地、大数据产业园为基础,完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不断融合各县(市、区)ICT科技园区,形成“一核两基地”多园区整体布局,对标智慧岛,将“数智谷”打造成为新乡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和数字科技城,成为河南数字经济增长极。探索“研发基地+科创及数智企业+创新金融”建设模式,发挥河南数智谷科技集团公司、数字新乡平台公司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产业化服务平台、政务数字化治理和大数据中台、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推进落实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对进驻企业提供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的全流程、全方位赋能服务。聚集创新要素,吸引、培养高水平人才,孵化创新主体,促进创新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锂离子电池查看更多>新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