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俄乌危机带来的一大结果,就是能源安全已经大大超越了能源转型。”陆如泉表示,“我国能源安全敏感但不脆弱,尽管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70%和45%左右,但实际上已经不会因为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因素而受到实质性伤害,对内不断强化自身油气开发和生产力度,对外基于市场化和公开合作的方式确保多元化供应来源。”
■■能源市场显现三大历史性变革
陆如泉认为,俄乌冲突给能源市场带来了三个历史性的变革。其一,全球油气价格出现历史性紊乱。去年3月,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创近14年来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冲至140美元/桶高位,下半年大幅回落,基本上回吐了自俄乌冲突以来的所有涨幅。
其二,全球能源贸易流向出现历史性调整,过去数十年欧亚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形成的逆时针油气贸易流向转变为顺时针。“一直以来,俄罗斯油气长期供往欧洲,中东地区油气长期供往亚太,形成了一个逆时针转向,但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迅速减少俄能源进口,毅然决然寻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导致整个欧洲从美进口LNG(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大幅增长,而俄罗斯则开始将油气‘南下’转向印度,在东方开拓市场,由此完成了顺时针变向。”陆如泉表示。
其三,全球能源供需出现历史性错配。“美国此前进口来源主要是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欧洲则主要依赖俄罗斯,亚太地区进口来源是中东国家,这种供需匹配格局已被打破。”陆如泉表示,“俄乌冲突之后,欧洲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油气供给侧的宠儿,中东老牌产油国成为全球油气需求侧的香饽饽。”
在陆如泉看来,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实际上反映的是全球能源权力格局的变化。由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油气煤等能源产品被封锁,导致其在供给端的影响力和实力受挫。欧洲在能源转型方面是佼佼者,但俄乌冲突引发的广泛能源危机,导致其转型进程被打乱,煤电抬头让绿色能源布局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三板斧”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陆如泉提出了见解。
“总体而言,我国能源安全不会存在很大风险。”陆如泉说,“一方面,我们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第一大产煤国,再加上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所有能源资源,能源自给率可以达到80%。另一方面,全球油气供给侧实际上非常丰富,供需格局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现在不是油气供应不足,而是因为地缘冲突而受到扰乱,政治属性在上升,商品属性在下降。”
陆如泉强调,我国要坚持开放状态下的能源安全观,保障能源安全至少有“三板斧”。第一,落实好2019年-2025年“七年行动”计划,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包括石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保证在2000亿方。
第二,提高我国在全球建立起来的贸易、供应、投资的开放合作互动产业链的韧性,包括确保我国和中亚地区的天然气通道、与俄罗斯的东线天然气通道、与缅甸的西南方向的几条陆上油气通道的安全足量且稳定运行。同时,抓紧构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的建设,推动与俄罗斯远东线的建设,择机稳妥推进“中俄中线”建设,多元化是不二法门。
第三,提高我国能源自身管理水平,尤其是调峰管理水平。陆如泉透露:“夏季是我国天然气使用淡季,冬季因大规模供暖是用气旺季,波峰和波谷之间的需求规模可以达到10倍不止,这种大起大落的情况亟待调整。比如,建立天然气储备机制、战略储备库、商业储备库等,要通过统筹国家政策、市场力量、企业行为来强化国家能源管理水平,同时还要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单位GDP能耗降低等。”
■■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看中国
展望今年的能源市场和全球经济形势,陆如泉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我国主要通过长协进行能源贸易,约50%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地区,目前整体情况较为稳定,但随着外部重大不确定因素不断上升,我国仍然需要做好应对挑战和冲击的准备。
“今年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反弹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再出发’备受世界关注,普遍认为我国将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陆如泉强调,“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太明朗和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今年全球GDP增长预期维持在1.5%-2%,但对我国经济前景均保持乐观期待。”
陆如泉预计,今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会回升,有望恢复到2021年水平,全球日均石油消费量将保持在1.01亿桶上下,全球日均天然气消费量也将反弹至4.2万亿方,基本上追平2021年的水平。
能源价格方面,只要俄乌冲突未结束,地缘危机带来的“政治溢价”就会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溢价”会慢慢消解。“实际上,去年10月以来,价格就已经出现缓慢回落。根据我们研判,今年国际油价平均价格在80美元/桶上下,天然气平均价格大概在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至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下。”陆如泉表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矢志攻坚、久久为功,加速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能源化工创新高地,这股澎湃之力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科技强国建设注入磅礴动能,快来看看最近中国石油又取得了哪些新突破、新成就。中国石油首个!实现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近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能源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全省职称评审工作总体安排,现就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中、高级职
延长石油建成了我国第四大气田!(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7月1日,延长石油官宣150亿方天然气产能倍增工程建成收官,并启动新一轮产能提升计划。回望2024年,延长石油年产天然气104.57亿方。同期,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分别为500亿方、447亿方、326亿方。凭借这份成绩单,延长石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或“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中标海洋系列项目的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中天科技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海缆”)陆续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或预中标公示,确认中标/预中标国内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中国石油公告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宣布,侯启军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已于2025年6月30日向公司提交辞呈,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投资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离任后,侯启军先生不再担任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的任何职务。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战略,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矢志攻坚、久久为功,加速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能源化工创新高地,这股澎湃之力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推科技强国建设注入磅礴动能,快来看看最近中国石油又取得了哪些新突破、新成就。中国石油首个!实现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中国石油公告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宣布,侯启军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已于2025年6月30日向公司提交辞呈,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投资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离任后,侯启军先生不再担任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的任何职务。
“430”、“531”政策节点的倒计时压力下,光伏行业迎来史无前例的抢装潮。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创下92.92GW的历史峰值,单月完成量接近去年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一,1-5月累计新增装机197.85GW,同比激增150%。伴随抢装需求释放,组件招标需求同步推进。据北极星统计,2025年上半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6日,山西交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储能设备供应商入库框架协议入围候选人公示,固德威、深圳鸿嘉利、阳光电源、山西城市动力、长园深瑞入围。项目主要集中在山西省境内,为高速公路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所需的储能系统设备供应商入库,包括但不限于货物的供应、运输、装
6月26日,新疆油田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二期)136万千瓦光伏项目光伏发电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布,项目分为6个标段,规模合计1.36GW。本次标段1-标段5公布中标候选人,标段6暂未公布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分别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
今天是2025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油气田企业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项目选址的刚性约束,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产经营设施有序退出,积极实施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油气田
第三章nbsp;石油行业发展(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原油供需01原油表观消费量出现同比下降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7.64亿吨,同比下降1.0%。2024年,受国内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替代能源加速发展等
6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在青岛市举办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中国石油受邀参加活动。仪式现场,中国石油宣读并签署《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承诺书》,向全社会展示了中国石油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和行动。中国石油在承诺书中明确,将加快推进产业结构
6月24日,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在北京会见了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申彦锋,双方就深化务实合作进行交流。戴厚良对申彦锋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向中核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石油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石油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勘探开发力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0号:关于“维护碧海蓝天倡议减少碳排放”建议的答复。答复文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以总投资超过70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基地”建设为引领,高效推进核电机组
我国虚拟电厂发展问题分析及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徐东杰李振杰侯金秀高远)(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是我国能源转型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进程中,需要创新电力解决方案
在云岭大地的群山之巅,借助风电机组的力量,呼啸的山风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不仅改写了云南的能源版图,更成为推动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中国大唐集团深耕云南二十余载,以风电开发为笔,以山川为卷,绘就出一幅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的新时代画卷。风电绘就彩云之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能源保供各项工作要求,西北能源监管局积极谋划、靠前部署,扎实推进西北区域2025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一是专题研究部署能源保供工作。西北能源监管局党组召开会议,认真分析研判辖区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供需形势,专题研
6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能源规划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能源规划包括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区域能源规划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规划(以下简称省级能源规划)等。本办法适用于以上各类能源规划的研究编制、衔接审批、发布实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能源规划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能源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加强各类能源规划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规划、能源市场和相关政策的衔接。全国综合能源规划、全国分领域能源规划应当明确能源总量规模、能源结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上任后特朗普政府大幅调整拜登政府的气候及能源政策,不仅对美国自身能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造成冲击,而且在国际范围产生广泛影响。本文系统梳理本届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来的能源政策动向及全球影响,分析我国应如何有效对冲特朗普政府能源政
2025年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这是我国首份绿电直连政策法规,旨在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在国际碳贸易壁垒下,绿电直连政策是我国应
一场“智”与“能”的双向奔赴回顾历史,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始终与能源开发利用紧密相关。如今,能源发展进入资源、环境、气候三重约束期,急需沿着清洁低碳方向进行转型。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蓬勃兴起,加速赋智于千行百业,“‘人工智能+’行动”的字眼更是连续两年见诸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A
导语长期以来,园区企业获取可溯源、低成本绿电面临核心制度瓶颈:新能源项目通过专用线路直供用户缺乏政策依据。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近年来在全国多点开花的零碳
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多重要?关注电力的朋友肯定知道,我国独有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破解了能源供需逆向分布难题,支撑了“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实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但您知道吗?在动辄2000千米甚至3000千米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有一个不到30米长的管状设备,曾让我们“卡了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