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线路监测政策正文

四川:研究推动陇电入川、疆电入川、藏电入川工程

2023-03-21 13:26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关键词:电网工程智能电网四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 加强林草灾害综合治理。严格野外火源管控,研发森林草原综合火险预报指数,优化提升监测即报系统功能,加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识别,确保重点区域火情瞭望率达到95%以上,完善直升机野外停机坪、物资储备库、瞭望塔、消防水池、消防通道、隔离带等基础设施,增强森林草原防灭火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支撑能力。建立生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站点网络体系,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强松材线虫病、蜀柏毒蛾、高原鼠兔等重大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和生态修复。(责任单位: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1. 增强防洪排涝能力。实施水文测站提档升级,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和监测站网布局。推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打造互联互通、高度集成的智慧水利。充分考虑气候变化风险和防洪形势变化,适时提升防洪排涝标准。持续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防洪控制性水库,提高流域洪水调蓄能力。编制实施流域水库群调度方案,建立流域联合防洪调度机制,实施防洪控制性水库和水电站联合调度,增强洪水调控能力。以重点防洪城市和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等大江大河沿岸沿线城市为重点,提升改造城市蓄滞洪空间、堤防、护岸、河道、防洪工程、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全部消除城市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加强中小河流、山洪沟、河心洲岛、小城镇治理,补齐防洪短板弱项。到2025年,重点城镇、重要河段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5级及以上堤防达标率提高到80%。(责任单位:水利厅牵头,住房城乡建设厅、应急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推动工程水网与天然水网互联互通,稳步构建以引大济岷和长征渠引水两个特大型工程为骨干、“五横六纵”为骨架的水网体系,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增强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乡村水务供水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城市多水源供水格局,实施供水管网城乡一体化、向农村延伸等工程,提高应对特大干旱、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农村蓄引提水工程建设,增强攀西地区二半山区、川西地区高寒地带、四川盆地山地丘陵供水能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以上。(责任单位:水利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保护水生态环境。严格涉水空间管控,合理划分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加强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监测预警,保障河湖生态流量,适时适度实施生态补水。推进小水电分类整改和日常管理,增强中小河流生态自修复能力。开展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调查与评价,开展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加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开展河流(湖库)健康评价。(责任单位:水利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农业农村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1.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不同种植业主产区气候变化趋势和程度,开展农业气候精细区划,适当调整农作物品种和生产结构,优化水旱作物种植比例,科学提高复种指数,引导适时适度北扩双季稻、亚热带经济林果,减轻越冬作物湿害与夏季水稻热害。以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安宁河谷为重点,加强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预测预估和综合应对,稳定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结合种业振兴行动,加强抗逆作物品种研发,有序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冻害、抗病虫害、抗倒伏等抗逆品种,建设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种子库建设。(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厅牵头,科技厅、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逐步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增加土壤有机质。依托重点农业园区和种植基地,建设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混林农业、立体农业和设施农业,推广合理的间作套作体系,推广稻鱼共生系统。建立农耕文化遗产档案名录库,保护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优化农田景观设计,提升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增强农业控害减灾能力。根据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关系改变和病虫害新特点,优化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防控虫媒传疾病与有害生物北扩。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实施科学用药、精准施药,推行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做好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构建农业防灾减灾技术体系,推广灾后补救技术。完善农业风险分担机制,推广农业政策性巨灾天气指数保险。到2025年,主要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厅牵头,四川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1.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和设计。依据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开展基础设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区划,推动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环境等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和建设方案,严格限制高风险区域建设活动。推动新建、改建、扩建基础设施项目在规划、设计、审批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中长期影响,推动选址、选线时调整工程布局,主动规避灾害易发区和气候变化高风险区。根据气候变化趋势和风险评估情况,优化完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体系,设计推广气候友好型技术。强化关键基础设施环线、备用线(复线)和互联互通建设,建设重要交通运输节点之间的迂回路线,提升路网韧性和可靠度。(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实施公路、铁路边坡防护、危桥改造,推广主动除冰雪设备和雾天车辆智能诱导系统。加强气候变化对机场生产运行的影响和风险评估,提升机场在积雪、暴雨、热浪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能力。构建智慧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应对不同等级和不同强度水害的能力。加快构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高电网、油气管道等耐高温、受冰冻、抗灾害能力,优先建设季调节、年调节和多年调节能力水库电站,布局建设抽水蓄能项目和应急保障电源,研究推动陇电入川、疆电入川、藏电入川工程,提升电网互联互通水平。到2025年,省调机组季以上调节能力水库电站达到40座。(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省能源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省机场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推动重大工程适应气候变化。以成都双流、天府国际机场为重点,建设气候适应型机场,增强极端天气下的航班大面积延误应对能力。以雅西高速、都汶高速等主要地貌单元穿插通道为重点,积极应对崩塌、滑坡、泥石流、低温冰雪灾害,提升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以川藏铁路为重点,开展沿线冻土监测研究,山地灾害监控和防治,推广地基稳定性能技术。探索适应丰枯水的长江、岷江、嘉陵江航运调度模式,加强航电工程建设。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流域为重点,开展梯级水库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推动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和联合调度。以川渝特高压交流网架及甘孜、阿坝、攀西等电源基地至省内负荷中心特高压交流工程为重点,加强冬季覆冰监测,推行直流融冰技术,降低大规模滑坡、山洪泥石流带来的影响。(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省机场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人居环境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1. 科学布局城镇空间。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编制城市气候风险地图,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降低城市建筑、交通、供排水、能源、信息、环境等重要生命线系统的暴露度。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科学布局公共消防、人防设施和防灾避险场所,合理配置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依托道路、绿地、水网,打通城市多层次通风廊道,增加城市空气流动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根据气候变化对降水、温度、湿度、风速、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和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调整城市地下工程在排水、通风、墙体强度和地基稳定等方面的建设标准。(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厅牵头,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促进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强建筑气密性和隔热性能,因地制宜开展建筑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保障高温热浪、低温冰雪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室内环境质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融入气候适应型改造内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开展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储水池塘、微型湿地、下沉绿地等海绵体建设,发挥削峰错峰作用。到2025年,有效应对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内的降雨,历史上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秩序的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新城区不再出现“城市看海”现象。推进城市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和具备条件地区架空线入地,开展城镇老旧燃气管网、供排水管网等设施更新改造。稳妥有序提升道路耐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变幅阈值,增强交通工具、公交站台、轨道交通、停车场对大风、高温、暴雨、内涝等的防护能力。(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省林草局、省能源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强城市适应型管理。建立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老旧楼宇、建设工地、窨井盖、桥梁、地下空间等承灾体危险源的动态监控、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严格落实地下车库、下穿隧道、地铁通道等地下空间出入口采取防倒灌措施。评估气候变化对城市和高寒地区制冷、采暖的影响,加强能源供应保障。保护城市山体、水域等自然空间,加强园林绿化和水网联通,发挥生态空间改善微气候的功能。(责任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经济和信息化厅、省林草局、省能源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敏感产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1.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完善旅游目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处置和游客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贡嘎山、四姑娘山、稻城亚丁、峨眉山等景区冰雪相关灾害监测、预警和防范。识别并评估气候敏感型旅游资源的潜在风险,科学开展古树名木、桥梁、村落、古建筑、遗址遗迹等旅游资源保护的人工干预。科学把握气候变暖机遇,发掘气候资源潜力,合理开发避暑避寒、赏花赏叶、冰雪云雾等气温敏感型旅游观光、科普、度假新业态。鼓励各地实施温湿度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等旅游地气候舒适度指数发布制度。(责任单位:文化和旅游厅、自然资源厅、省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厅、生态环境厅、应急厅、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增强能源行业气候韧性。重点针对高温、冰冻、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开展气候变化对城市和乡村能源生产、输储、利用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根据气候、水文资源和能源需求变化,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优先建设季调节、年调节和多年调节能力水库电站,布局在省内负荷中心、天然气主产区新增布局一批气电项目和应急保障电源,增强水火互济、顶峰兜底能力,加快构建多元开发、充足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深化煤炭跨省合作,建设煤炭储备基地,加快建设以地下储气库为主、地面LNG储罐为辅的天然气储气设施。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输配电系统保护和应急调度,强化电力设备监测和巡视维护,推动储能、智能电网和数字化等技术应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防御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省气象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卫生健康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1. 开展健康风险评估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打造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基地,建设气候变化对特征人群患病、死亡等健康影响的风险数据库。建设低温寒潮、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与气候敏感疾病监测应急响应平台,针对不同人群阈值发布预警信息。完善气候敏感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的监测网络和报告系统,加强实时监测、检疫和早期预警,有效提升重点传染病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提升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依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与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加强制药、医疗器械应急产能储备,保障流动应急医疗设备的研发和配备。建立针对气候敏感疾病的分级分层急救、治疗、护理与康复网络,增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建立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经济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强健康防护和管理。提高儿童、孕妇、各类慢性疾病患者、65岁以上老人、城市贫困人口等脆弱人群的风险防护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风险的宣传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灾害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居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逐步实施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适应的城市、社区、农村、重点场所(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行动,落实气候变化健康风险人群保健与营养指南、自然灾害自救指南。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行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环境下作业的劳动防护标准,有效控制热射病等发病率。(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教育厅、民政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应急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自然灾害应急和综合治理行动

1. 完善灾害风险管理预案体系。建设分类型、分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省级数据库,编制和适时修订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风险图和综合风险区划。按照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诱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下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制度建设,强化综合风险形势会商研判,提升多灾种、灾害链风险综合监测评估预警能力。到2025年,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0%。(责任单位:应急厅牵头,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加强灾害防治工程网络建设。加强气候灾害加重地区和灾害风险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区域的综合治理,滚动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水旱灾害防御、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森林草原防灭火、避险移民搬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等重点工程,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建设“天擎四川”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完善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平台,推进建设山地灾害风险模拟系统,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到2025年,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控制在1%以内。(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应急厅、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增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全面融入基层治理,构建大应急工作格局。提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强化多灾种、专业化训练演练,提高极端条件下综合救援能力。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省级综合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科学布局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和直升机简易起降点,完善大型固定翼飞机、多型直升机与无人机高低搭配、远近结合的航空救援装备配备。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优化储备库布局。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机制,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增强经济社会韧性和恢复力。(责任单位:应急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粮食和储备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适应气候变化协调工作机制,形成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合力。生态环境厅负责牵头组织本方案实施,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各市(州)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建立健全气候系统观测、影响风险评估、综合适应行动、效果评估反馈的工作体系。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细化落实举措,编制本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各市(州)生态环境局结合本地实际,牵头研究编制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成效评估机制,每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期结束时组织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方案。(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厅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资金投入

构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强对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引导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建设,鼓励发展巨灾保险、重点领域气候风险保险等创新型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国家和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深化四川天府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提升区域辐射力。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制定物理风险应对方案。深化与亚洲开发银行、亚投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争取赠款、优惠贷款项目落地。建立气候投融资监测统计机制,加强气候投融资跟踪研究。(责任单位: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四川证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山地灾害与工程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加强监测预估、风险评估、损失损害等基础性综合性研究。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发,研发区域气候模式和评估模型方法,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复合型灾害预测预警技术。推进适应技术集成创新、储备和遴选,促进适应技术转化和推广。制定青藏高原四川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创新行动方案,着重强化气候变化下的草原生态、山地生态、高寒湿地、冰川冻土、自然灾害研究。(责任单位:科技厅、省气象局牵头,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应急厅、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创新试点模式

推动气象公园建设,支持开展气候好产品认证。选择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开展气候友好型低碳农产品认证试点,打造优质气候友好型农产品品牌。全面深化广元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推动更多城市创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探索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建设管理模式,打造一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四川样板。结合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建设韧性宜居的气候适应型社区。健全细胞工程创建标准和机制,开展气候友好型基础设施、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和气候友好型科研院所建设。(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厅、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应急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成都分行、省气象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基础能力

研究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地方法规标准,鼓励探索开展城市级立法。支持高等院校设置气象气候、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适应气候变化相关专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体系化打造适应气候变化支撑机构和专家队伍,开展适应气候变化专家帮扶行动。定期组织适应气候变化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决策实施能力。探索建立省级适应气候变化信息平台,推动资源、信息、数据共享。建立气候适应数据统计和信息披露机制,定期发布气候变化监测公报。(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厅牵头,教育厅、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促进公众参与

利用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科普活动。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进校园”活动,支持开发气候变化地方和校本课程教材,实现适应气候变化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培训实习相结合。建设贡嘎山、达古冰川、卧龙、若尔盖等气候变化科普基地和研学实践基地,提升传播气候变化知识能力。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参与适应气候变化,鼓励气候变化和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发展。(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厅、教育厅、科技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应急厅、省林草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拓展对外合作

强化与流域上下游地区、毗邻省(市、区)的合作,深化气候变化科学数据共享与技术交流合作,探索建立西南区域流域气象服务联合体,加强气候风险和自然灾害联防联控。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气候变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适应协同等领域合作,推动成渝地区气候变化标准互认。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积极融入和服务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提升科技和信息辐射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地区的能力。(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水利厅、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十大行动责任分工

附件

截图_20230321132317.png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工程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四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