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4月19日至20日,国家能源局在陕煤黄陵矿业公司召开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会上,陕煤集团的智能化建设引起煤炭行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陕煤集团始终把智能化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遵循系统“智能化、智能系统化”建设思路,聚焦“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发展目标,守正创新,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智能为基打造新样板
陕煤集团拥有全资、控股企业60余个,涵盖煤炭、化工、发电、钢铁等多个板块。作为煤炭板块的管理机构,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煤业”)现管理煤矿38处,核定产能突破2亿吨。
90%以上的煤炭资源位于陕北地区,70%以上的矿井位于灾害严重、开采条件较为复杂的关中和彬黄矿区。陕西煤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建设是煤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必须翻过的山、趟过的河,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做的功课。”陕西煤业总经理王世斌对智能化建设有着独到的理解。
陕西煤业提出了“12345”建设思路。即:1个体系,一流的智能化集中管控体系;2个拓展,单一系统向全过程拓展,单个煤矿向全矿区拓展;3级架构,陕西煤业、矿业公司、煤矿三级协同管理;4个关键,建设透明地质、提升装备水平、改善作业环境、优化人力资源;5个提升,即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效率效益水平、绿色发展质量、职工幸福指数、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此,陕西煤业从六个方面强力推进智能化建设:领导重视,严格考核;规划引导,标准先行;三级协同,系统推进;夯实基础,持续提升;创新驱动,跨界融合;治理数据,数字转型。
陕西煤业成立了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和13个工作专班,并制定了20余项制度。四年来,实施重点智能化项目230余项,投入资金超过70亿元。这是一组数据,同时也是智能化建设的推进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煤业突出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建设标准,使智能化建设有目标、有检查、有考核。制定了《智能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智能矿井建设标准》等10项规划,发布智能化开采等2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和12项企业标准,获得500余项授权专利。
陕西煤业的智能矿井建设,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煤炭开采工艺、装备、管理等深度融合,实现矿井地质探查、煤炭开采、巷道掘进、安全保障、生产经营、节能环保等安全高效运行,形成了三级协同管控、智能感知、高效决策的智能化运行体系。
“目前,36对生产矿井采煤工作面100%实现智能开采,辅助系统100%实现无人化作业;研发应用5大类81套智能快掘系统。”王世斌介绍,陕西煤业在智能开采、智能快掘、精准地质探测等9大技术领域实现行业领先;80%以上矿井建成智能矿井,7处煤矿通过全国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验收。
■■创新为魂夺取新高地
陕西煤业智慧矿区建设以系统化思维,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集成产、供、销、人、财、物等信息数据,达到各业务单元系统智能、云端集成,实现智慧决策与智慧管理。
陕西煤业创新编制了《陕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陕煤数据标准规范》,建成覆盖三级的OTN智能专网,搭建了陕煤云平台和数据中台,实现了数据共享、系统互联。
同时,不断夯实装备、巷道和人力三项基础。加快固定设备智能化升级,完成5大类189个机器人应用实践,实现了有人巡检、无人值守。强力推进巷道“三优两提高”,智能快掘效率提高3倍以上。全面实施人力资源优化调整工程,连续4年全员劳动效率年增长10%以上。
陕西煤业管理的36处生产矿井,煤层赋存、自然灾害、产能规模等各不相同,但智能化建设却一个都不少,且每一个都可圈可点。
“某个系统实现智能化难度不大。矿区所有系统实现相互协调、数据共享,难度相当大。如何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是陕西煤业智慧矿区建设首要破解的关键技术。”王世斌进一步介绍。
对此,陕西煤业充分发挥3个国家平台与7个工程研究中心作用,积极开展智能化核心技术研究和关键装备攻关,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100%煤炭智能化装备实现国产化。
陕西煤业加大科研投入,年均投入超20亿元;每年设立重大科研引导资金5亿元,并投入100亿元转型创新基金,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
为推进数字化转型,陕西煤业首创集煤炭产、供、销、金融于一体的“三网一平台”和十大系统为特色的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使36处生产矿井实现了协同联动、智慧管理。
目前,陕西煤业已形成了陕煤对标数据指标库与最佳管理实践案例库,构建了矿业能源企业评价体系和煤矿综合评价体系,并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发展为要开拓新境界
近年来,陕西煤业按照系统、全面、深入、实用四个维度要求,全力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了无人操作、本质安全目标,达到了六个方面行业引领:全国首家发布智能化建设企业标准和数据治理标准;世界最高全国产化成套装备10米大采高工作面;全国首个全矿井智能化示范标杆;全国首个最长国产化成套装备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全国首个智能化无人开采工作面;全国首个智能综采覆盖所有薄、中、厚煤层矿区;全国首套护盾式智能快速掘进机器人系统。
陕西煤业的智能化建设一直在路上。智能化建设既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一矿一策,不搞一刀切,又要坚持标准先行,强化顶层设计,避免重复投资。既要坚持创新融合,更要关注实际效果。
实现煤矿转型升级。与2018年相比,掘进工作面数量减少42%,采煤工作面减少13%,产量增加50%,智能化掘进、采煤单班作业人数均减少50%,井下固定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累计压减井下用工1.4万人。
推动煤矿高产高效。2018年以来,全员年均工效提高44%,智能快掘效率提高3倍以上,智能快掘单进最高实现2800米/月。矿井综合单进水平提高了61%;煤炭生产能力提升到2.3亿吨。
提升企业运营管理。建成运行煤炭“产、供、销+金融”的“三网一平台”智慧管控体系。2018年以来,物资集采费降低超过10%,吨煤成本下降20元。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建成绿色矿山27对,入库率达到75%,澄合、黄陵、陕北等矿区实现绿色矿山全覆盖。2018年以来,吨煤能耗下降28%以上,17对矿井实现矸石不升井。
实现本质安全。煤矿安全零死亡周期超千天的矿井24对,最长超过20年;所属冲击地压、突出、高瓦斯等灾害严重矿井实现智能化全覆盖。
实现智慧管理。先后形成智能化矿井、智慧化矿区等5类示范标杆,达到了多矿区协同联动、系统智能,为煤炭行业提供了一批技术先进、行业领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截至2022年,按照国家8部委智能化建设统一部署要求时限,陕西煤业提前3年完成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提前13年完成各类煤矿基本智能化,实现了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陕煤方案”。
现在,智能化建设已经贯穿陕西煤业各项工作。以智赋能、以数提效,彻底改变了矿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一个智能、文明、和谐、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煤炭企业盛装亮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渤海港口市场交投氛围冷清,节后上下游客户观望为主,市场报还盘较少,成交冷清。寒潮来袭,冷空气对日耗提振有限,电厂负荷较低,库存偏高;叠加非电行业复工较慢,环渤海港口下锚船数量偏少。春节至今,环渤海港口去库效果不佳,后期随着主产区供应逐步恢复,尤其大量民营煤矿的复产,铁路发运回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200万股股份通过北交所转让,详情如下:标的名称: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2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5044%)项目编号:TJ2025BJ1001793招商主体:上海振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考价格:5980万元所在地区:黑龙江省所属行业:煤炭开采和
年关将至,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湖南近期将迎来一轮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又时值逢返乡过节高峰,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增长迅速,电煤需求明显攀升。铁路作为电煤运输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能源保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南铁路部门辖区覆盖范围内共有长沙、岳阳、冷水江等12家主要火力发电厂,在供应
根据上级通知,从2月10日起,对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此前,中国进口美国煤炭进口关税为3%,而加征关税后,煤炭进口关税累计达到18%。这一举措将增加国内贸易商的进口美煤成本,造成市场参与者寻求替代品情绪上扬。(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孙婷婷)在
2月7日,永泰能源公告称,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议案》《关于签署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终止协议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以及与交易对方签署相关终止协议。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山西昕益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山西灵石昕益天悦煤业有限公司51.009
春节期间,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坚持应保必保、应储尽储、应检必检工作思路,全力做好煤炭保供工作。1月28日至2月5日,该公司供应煤炭45.47万吨,同比增加14.77%,其中外运装车39.39万吨,发运火车专列106列,较去年增加11列,有力保障了东北地区10余家电厂煤炭供应。坚持应保必保,统一全员煤炭
近日,吉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4年下半年煤矿产能情况的通告。本次通告建设煤矿8处(涉及产能255万吨/年),详情如下:吉林省能源局关于2024年下半年煤矿产能情况的通告吉能煤炭〔2024〕15号按照《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完善煤矿产能登记公告制度开展建设煤矿产能公告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煤炭〔2017〕1
节日期间,动力煤市场弱稳运行。内蒙古、山西等主产区主力煤矿维持正常生产,部分民营煤矿停产放假,整体煤炭供应稍有收紧。长假过后,下游对市场煤询货和采购不多,复工的煤矿出货情况一般,产地煤价较节前小幅下调,其余大部分煤矿复工后处于观望态度,煤价暂稳运行。(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案例发布结果,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参选的五个创新案例均荣获自治区煤炭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种脱轨调整器的研制》荣获一等成果。该装置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工字钢轨道上行走装置脱轨后的快速上轨对位,将以往需要吊车、清料车、前装机等
去年,我国共进口煤炭5.42亿吨,同比增长14.4%,占全球煤炭贸易量的35%。今年,全球煤炭市场呈宽松态势,预计我国单月进口煤5000万吨或成常态化;预计今年,我国进口煤总量将达到5.5-6.0亿吨,超过去年水平。(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郭晓芳)进口煤是我国煤炭市场的重要补充,短短两年时间,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名单的通知,确认阳煤集团寿阳开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3处煤矿(详见附件)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现予以公布。详情如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公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名单的通知矿安〔2025〕6号各产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案例发布结果,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矿参选的五个创新案例均荣获自治区煤炭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种脱轨调整器的研制》荣获一等成果。该装置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工字钢轨道上行走装置脱轨后的快速上轨对位,将以往需要吊车、清料车、前装机等
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启用煤炭行业标准代号(MT)的通知,煤炭行业标准代号为MT,由国家能源局作为主管部门。标准制修订范围主要包括5个方面。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启用煤炭行业标准代号(MT)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2024〕160号各产煤省(自治区)能源局,有关产煤省(自治区)及新
我国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降低煤炭生产消费总量及其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以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为目标,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比重不断提升,原煤入选(洗)率持续提高,智能化建设加快发展,全国煤
2024年1-9月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发布相关阅读:2024年1-7月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发布
10月22日,中国中煤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赵宏伟,双方就煤炭行业发展、科技创新合作、专业人才培养等进行座谈交流。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卞正富参加会见。王树东对赵宏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热情回顾了双方历史渊源和合作历程,简要介绍了中国中煤生产经营、
近日,中国神华产权所属准能集团选煤厂跳汰分选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科技成果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该技术成果由跳汰机智能决策模型、智能控制平台、“保精+稳矸”闭环控制系统等组成,集在线煤质检
长期以来,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海能源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提升行动任务落实落地,按照青海省国资委关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重点项目和典型企业”的工作要求,7月底,鱼卡公司成功建成并启用
2024年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分省区原煤产量数据发布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新时代能源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擘画了中国能源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十年来,能源战线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有力支撑服务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能
伴随着煤矸石充填车间“嘭、嘭”的浆液输送声,现场人员紧盯系统中控台所示的流量、压力等各项参数,时刻精准掌控设备运行情况。日前,由中煤天津设计公司承揽的中天合创葫芦素煤矿矸石充填项目矸石充填量累计达到1000139吨,再度刷新国内煤矸石充填纪录。“这是全国首个建设完善并成功运行的百万吨级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煤炭产能6亿吨/年左右。全国原煤产量分别于2021年、2022年跃上41亿吨、45亿吨台阶,2023年达到47.1亿吨,年均增长4.5%;原煤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2023年煤炭进口量达到4.74亿
按照《陕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试行)》等有关规定,省能源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有关市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煤矿智能化建设方面专家组成验收组,对我省部分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进行了验收。根据验收结果,拟认定国能榆林能源青龙寺煤矿、国能榆林能源郭家湾煤矿、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神木市升富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2024年,山西晋城18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煤矿全部建成智能化矿山,120万吨/年及以上、灾害严重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累计建成智能化矿山28座。能源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推进。率先建成全省能源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市级运行监测中心,完成3座煤矿及2个洗煤厂等试点企业数据
高空俯瞰,梯田般盘绕的露天矿坑里,煤层的黑色与岩土的灰白交错分明,停靠、开铲、卸载……一辆辆无人矿卡高效运转,昼夜不息,蕴藏了亿万年的乌金宝藏,正以安全智能高效的生产方式被开采出来,运向远方。这里是国家能源集团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因富含特低硫、低灰、特高发热量的优质煤炭,被喻为
新疆能化伊新煤业首个千万吨级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顺利投产。该工作面长度超过3000米,可采储量1030万吨,可采期20个月,能有效缓解矿井接续压力,提升整体生产效率。01做好“提前量”稳步增效能投产前,伊新煤业针对工作面长、设备多的实际,预先对工作面的三机设备开展大规模检修并安排租赁事宜,确保设
近日,在“融创双A,矿启未来”融创行动智慧能源创新应用论坛上,数智科技公司参与建设的中央企业5G创新联合体智慧矿山创新成果发布。该成果融合国家能源集团工业互联网架构与产业应用特点,深入结合5G、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前沿信息技术,打造全面覆盖集团总部、涉煤
近日,新疆能源化工四棵树公司Ⅱ类初级智能化煤矿建设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专家组验收。在听取智能化煤矿建设汇报、分组现场检查和查阅相关资料后,专家组认为四棵树公司智能化煤矿建设基础扎实、工作推进迅速,采掘、机电、运输、通防、信息专业网络等系统智能化设备设施安装到位、使用正常
11月20日,庆阳煤电公司核桃峪煤矿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成为国家级Ⅱ类中级智能化示范矿井。近年来,为扎实推进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在集团公司、煤业公司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核桃峪煤矿围绕“减人、提效、保安”总体目标,按照“总体推进、分步实施、按期达标”的工作部署,规划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煤炭工业从最初的百废待兴艰难起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锐意进取,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简易落后的煤矿生产到建设大型现代化智慧煤矿,煤炭工业不断攻坚克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
9月19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近年来煤炭增产保供、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行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工作成效,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分析煤炭发展面临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大型煤矿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要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鼓励3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煤矿全面推进主要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煤矿。解读如下: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能发煤炭〔2024〕38号各产煤省(自治区)能源局,有关产煤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有关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