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煤炭评论正文

关于破解煤企招工引才难题 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3-06-01 10:37来源:政协伊金霍洛旗委员会关键词:煤炭煤炭资源煤炭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案由

作为典型的成长型资源城市,富集的煤炭资源为我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与产业支撑。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粗放式煤炭开采方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煤炭清洁利用和非煤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必然。站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新起点,只有引进、使用和储备高素质人才,才能打通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瓶颈,抓住机遇抢占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存在问题

1.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人才质量普遍不高。一线工人主要以低端劳动力为主,知识水平、学历层次、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无法适应自动化、智能化的行业发展需求,且从业人员以外地劳动者居多,生产一线职工99%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老矿区和偏远农村,因此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我旗煤企的提质增效。

2.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后备劳动力不足。长期以来,煤炭行业固有“脏、乱、差、苦、累、险”的印象严重影响人才引进,特别是部分煤炭企业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交通闭塞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形象。除了煤炭行业自身原因,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已发生巨大改变,自主择业意愿越来越强,就业选择越来越多元。导致煤炭企业不同程度出现了“招不来年轻人”的紧迫形势,“现有年轻人流失”的苗头也开始显现。

3.专业技术型人才不足,高端人才稀缺。我旗煤炭自动化、智能化变革深入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高等学校矿业工程生源日趋紧张,科研院所高水平人才流失率较高,煤炭行业专业人才供需矛盾愈发明显。随着各地大量规模小、设备落后煤矿的退出,规模更大、机械化水平高的煤矿在保供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煤矿对高素质人才的依赖程度也将随之攀升。但当前年轻人尤其是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愿“入行”煤炭企业的现实,让煤炭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缺少新鲜血液的补充,出现后劲不足的隐忧。

建议

1.不断优化就业环境,改善煤炭行业固有的行业形象。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煤炭企业就业环境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煤炭企业改善职工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提升福利待遇,特别是落实井下一线技术工人的岗位津贴和加班补贴,吸引人才向采掘一线流动。旗委政府牵头,采用煤炭企业筹资和财政资金相结合的方式,为职工子女建设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于外来矿工在本地落户安家、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提升外来矿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保障煤矿用工的稳定性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对煤矿和矿工的正面宣传力度,通过“抓亮点、树典型”将现代矿山的优美环境和矿工的良好形象展示给大众,提高社会的认同感和尊重感,改变“傻大黑粗”的传统印象,激发本地人加入煤炭企业的热情。各大煤企要放开心胸、张开双臂,消除对“本地人受不了下井的苦,只会跟煤矿操蛋要钱”的刻板印象,在政府牵头组织下,主动出击进入乡镇开展招聘活动。

2.加大政企对接力度,搭建煤炭行业就业岗位供需平台。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开展“摸空岗”和劳动力基本情况普查活动,更新完善人力资源库和岗位需求库,为煤矿招工引才提供便利通道。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更多的本地人进入本土煤企工作,可以有效的缓解煤矿目前面临的人员流动性大的用工问题。政府部门要积极提供就业服务信息,为煤炭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有效缓解煤企招工难的问题。要加强“互联网+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信息收集、发布和就业指导,及时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准确的供求信息。发展跨地区劳务合作,根据我旗煤炭企业的用工需求,加强与劳动力资源富集地区的联系与合作,建立稳定的用工输入基地。要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就业招聘会,完善配套服务,为企业和求职者创造更多的供求机会。

3.拓宽招工引才渠道,促进行业专业人才形成聚集效应。政府牵头组织煤炭企业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方式,携手职业教育机构,建立煤炭专业人才定向联合培养机制。由企业选派优秀的、富有现场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赴学校担任客座讲师,学校选派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老师赴企业从事技术理论指导。实行“入企先入校,招工变招生,校企双师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方式,丰富行业人才储备库。实现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建立培养机制与用人机制的供需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资源优势,促进双方事业产业共同发展、形成校企共赢的局面。对高层次人才、煤炭行业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实行政策倾斜,纳入地方人才引进补贴范围,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在名誉上加大对技术能手、工匠大师、劳动模范等优秀员工的推介和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让高素质人才“名利双收”。

4.加强劳动监察力度,保障基层一线工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煤矿职业健康、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支持和鼓励煤矿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新设备替代人工作业,大力推进煤矿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努力把员工从危险环境和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监督煤矿严格执行法定休假制度,保障矿工的合法权宜,推广实施“取消夜班”做法,逐步改变煤矿井下员工“一天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的传统作业模式,降低劳动强度,让作息规律回归自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煤炭资源查看更多>煤炭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