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3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关于公示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配套项目遴选方案的通知。详情如下: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示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配套项目遴选方案的通知
根据《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深府规〔2019〕4号)及《光明区产业用地项目引进监管实施办法》(深光府规〔2019〕7号)有关规定,现就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配套项目制订项目遴选方案如下:
一、项目名称
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配套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二、意向用地单位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瑞”)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
(一)项目必要性分析。
1.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新能源、新材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产业。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锂离子电池等开发创新”。《深圳市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第四条“重点工程”关键核心材料突破工程,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将重点突破高转化率太阳能电池材料、高容量高性能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高性能的氢燃料电池材料。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光明区建设技术创新加速转化示范区和新材料应用示范区”,鼓励建设新材料产业特色园区,加强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集中创新要素、突出专业特色,高水平、高标准打造一批配套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市级新材料产业园区,集中建设配套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的新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将助力光明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和储能产业生态圈。
2.新材料产业是《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中公明先进制造业园区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2022年光明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光明区要围绕全市“20+8”产业布局,推动新材料产业等“8+5”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打造以贝特瑞等企业龙头为引领,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聚集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集群。项目是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深圳市、光明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将有利于推动光明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3.贝特瑞于2016年在光明区取得占地面积0.75万平方米的产业用地,主要用于总部办公和新材料技术研发,已建成投入使用;2016年在坪山区取得占地面积1.84万平方米的产业用地,主要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已建成投入使用;2022年在光明区取得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的产业用地,主要用于建设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硅基负极材料4万吨,2022年4月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此外,目前贝特瑞租赁光明区国企工业园区物业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作为企业在深圳的生产制造基地,已满负荷运转。本项目作为一期重大制造项目的生产配套,建设内容以高标准生产厂房为主,一是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及功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有效提高产品的品质一致性和可靠性,实现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提升;二是配建产业配套宿舍及实验楼,解决近1000人员工住宿和研发办公的迫切需求,完善企业生产配套保障。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随着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和增长旺盛。据预测,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超过900万台/年。目前国内负极材料产业领域业已形成由贝特瑞、杉杉股份和璞泰来三大龙头企业领先的竞争格局,贝特瑞作为拥有负极材料完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市场发展,并有望保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
2.用地意向单位贝特瑞是一家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负极材料全球行业领先的供应商,是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国家标准制定者、中国企业专利500强头部企业,连续10年保持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第一,项目有利于企业产能升级,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贝特瑞抢抓发展机遇,保持市场领先地位。近年企业扩产的负极材料(包括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等)新增设计产能超过68万吨,已在惠州、天津、常州等扩建生产基地,并在山东、山西、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建设大型生产基地。该项目是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化项目配套生产线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将有利于企业深圳生产基地提质增效,确保整体项目到达预期产能,有助于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并带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94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7.95万平方米(最终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为准),其中高标准生产厂房,规划建设面积约5.57万平方米(约占总建筑面积的70%)。其他配套:办公用房及宿舍等其他配套设施,规划建设面积约2.38万平方米(约占总建筑面积的30%),初步建设规划内容如下:
1.生产厂房:用于建设高标准生产厂房,用于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的配套生产,生产设备主要包含窑炉、破碎机、筛分机等191台大型设备,确保整体项目产能达到设计要求,规划建筑面积约5.57万平方米。
2.其他配套:用于建设办公用房、仓库,作为办公和仓储功能使用,规划建筑面积约0.84万平方米;用于保障约1000名员工的居住需求,配建宿舍楼、食堂及商业等,规划建筑面积约1.54万平方米。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相关规定,普通工业用地主导用途为厂房,用地主导用途为生产型厂房,主导用途的建筑面积不宜低于总建筑面积的70%,商业、办公等配套辅助设施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30%。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土地用途等最终以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要点为准。
(四)项目建设效益分析。
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5年累计产值约142.5亿元,项目落成可吸引一批新材料产业领域人才落户光明,推动光明区新材料产业进一步发展,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正向引领作用。
四、产业准入条件
(一)产业类型。
《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16年修订)》鼓励发展类“A04新材料产业”中的“A0409锂离子电池材料”。
(二)生产技术。
企业(或其控股子公司)具备高容量硅基负极材料大批量生产技术,具体包括纳米界面优化技术、多元素均一性掺杂技术、纳米碳层原位生长技术、聚合物修饰与沉积技术等核心技术,具体如下:
纳米界面优化技术:通过优化硅基界面,改善硅基材料导电性,以及充嵌锂能力,确保硅基材料能量密度地发挥;多元素均一性掺杂技术:通过多种物化技术,控制掺杂源物化状态,能够控制与硅基材料的反应效率,扩大反应面,实现均一性掺杂,改善硅基负极首次库伦效率发挥,降低膨胀;纳米碳层原位生长技术:通过纳米碳层生长技术,对硅基材料进行导电碳改造,提升导电性,降低活性硅的损失,减少不可逆膨胀;聚合物修饰与沉积技术:通过原位在硅基表面沉积功能性聚合物,能够抑制膨胀,提升硅基材料适用性,降低加工难度,提升循环和使用寿命。
(三)产业标准。
产品符合ISO9001或IECQ QC080000要求以及不低于石墨负极材料及硅碳的要求。
(四)产品品质。
产品相关技术规格均满足相关技术规格书或者质量文件要求。
(五)竞买方式。
本项目通过单独竞买方式获得建设用地。
(六)竞买主体资格。
1.竞买申请人应为在深圳市注册的企业法人;
2.竞买申请人应为市政府按照《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深府规〔2019〕4号)要求遴选通过的企业。
(七)投产时间。
项目用地开工、竣工及建设投产时间应符合该宗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及《深圳市建设用地开工竣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该宗地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或取得建设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备案收文回执》(视为竣工时间)后 1年内建成投产。
(八)其他约束条件。
1.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固定资产投资额/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不低于3.09万元/平方米(即不低于6亿元)。
2.产值规模:乙方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为参照,在宗地项目建成投产后1年内,在深圳市光明区纳入统计核算的产值规模(或营业收入,后同)不低于28.5亿元。
乙方在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当年起,至出让年限届满前一年止,以5年为周期,第一个周期在深圳市光明区纳入统计核算的产值规模(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42.5亿元;后续每个周期在深圳市光明区纳入统计核算的产值规模(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42.5亿元。周期不满1年的,按月折算值核算。
3.产值能耗:项目投产后产值能耗(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每年均不高于0.1吨标准煤/万元。
五、环境保护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粉尘、废气、废水、废渣、磁辐射污染、噪声等的排放和产生符合国家、省、市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标准和要求。
六、项目用地情况
(一)用地规模:约1.94万平方米(最终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为准)。
(二)用地功能:普通工业用地(M1)。
(三)建设规模:约7.95万平方米(最终以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为准)。
(四)土地供应方式:挂牌出让。
(五)期限:30年。
(六)权利限制:根据《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深府规〔2019〕4号)规定,独立竞得用地的,以宗地为单位,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100%的建筑面积在全年期内不得转让和出租,初始登记后不得办理分证;允许抵押,但抵押金额不得超出合同剩余年期地价与建筑物残值之和。
企业在全年期内不得以股权转让或变更的方式变相转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如因企业经营需要,在符合《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前提下,企业报请区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并按程序取得审批后才能进行股权调整。
本遴选方案公示在深圳特区报、深圳市政府在线网站(.cn)、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http://gxj.sz.gov.cn/)同时发布。公示时间为:2023年7月4日-2023年7月10日,共5个工作日。在公示期内,如对上述方案有意见和建议,请发送书面意见及身份信息至邮箱:tianjl@gxj.sz.gov.cn,逾期视为无异议。联系人:田工;联系方式:0755-88101932。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7月3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市值95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云图控股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广西贵港覃塘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已与当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书,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159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二期总投资约70亿元,主要建设复合肥生产装置等。三期规划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上午,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百色中森碳投30GWh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开工仪式举行。项目由福建中森碳投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30GWh高性能钠离子及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其中一期10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特点,其增速常常与经济增速走势一致。但近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增速6.8%;全国GDP1349084亿元,增速5.0%。同期,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增长9.5%;浙江GDP90131亿元,增速5.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吉瓦时级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正式亮相,标志着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数字化水平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该套平台已在广东投入使用。在位于广东广州的监测大厅里,生产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实时监测着先期接入该平台8座电化学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晚间,天赐材料披露公司2024年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7.81个百分点,降至17.45%。
豪鹏科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亿元~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70%~1004.48%。资料显示,豪鹏科技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
锂离子电池储能开发商有能力满足本十年电力需求的预期激增,这主要由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使用增长引发。市场参与者和观察人士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工具正成为储能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标普全球商品洞察电池和储能首席分析师HenriqueRibeiro表示:“我对人工智能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持乐观态度”,他
4月10日,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全球储能行业规模最大的展会之一,吸引了超过4000家企业参展、数十万名专业观众到场。楚能新能源携全球首发的472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及全场景产品矩阵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焦点。产业革新472Ah定义下一代储能电池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xB7;首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同期重磅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系列榜单,40余家企业入围榜单,宁德时代、双登、科华数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奇
据英国媒体报道:特朗普的关税,特别是针对太阳能板、风力涡轮机组件和电池储能系统的关税,扰乱了全球供应链。这些关税针对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的进口产品,增加了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对于英国来说,其可再生能源设备高度依赖进口,这些关税可能会间接提高太阳能光伏系统和电池储能解决方案的价格。
关税和本地化制造都会推高项目成本,同时延缓脱碳进程。根据测算,在“本地制造”情境下,欧盟和美国都会面临更高的项目资本支出,到2050年,欧盟电力行业脱碳可能会额外增加数千亿美元的支出。(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汤思斯)文/汤思斯当前,尽管世界范围内,能源转型已经成为一场势不可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5个研究方向。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中,要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x2265;180Wh/kg,循环寿命#x2265;10000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
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总市值达1785.75亿元,被2861只基金共同持有。近日,2024年公募基金的年报披露完毕。Wind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报,公募基金全部持股中前三大重仓股的所属行业分别为工业、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其中,2024年,宁德时代反超贵州茅台成为公募
行业概况锂电材料指为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能够决定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目前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电解质盐、胶粘剂、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正温度系数端子(PTC端子)、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导电剂、电池壳等构成,锂电材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其中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711家,较公示阶段少了5家企业,全名单如下: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碳排放单位筛查,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向
据深圳市发展改革委,3月19日-21日深圳将举行“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路演推介会,集中推出能源、交通、水务三大领域共24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优质项目。其中,水务领域包括5个污水处理及水厂项目,总投资78亿元。1、坂雪岗水质净化厂一期拆除新建工程2、集成电路基地污水资源化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2日报道,大理州积极谋划布局储能项目发展,祥云县经开区200兆瓦/400兆瓦时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列入省级集中共享新型储能试点,宾川岩淜光伏发电项目成为全州首个“光伏+储能”示范项目,在祥云天峰山建成全州第一个“风光储一体化”场站,推动了澜沧江干流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
北极星储能网在企查查获悉,近日,贝特瑞(四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贝特瑞四川新材料)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亿纬锂能为股东,注册资本由5亿元人民币增至6亿元人民币。亿纬锂能持股16.67%,贝特瑞持股83.33%。同时,贝特瑞四川新材料法定代表人及多位高管均发生变更。此前2021年1月,高端人
2月20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示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共716家,其中相较上一年度,保留既有重点排放单位668家,因存在迁出、停业、关闭等情形拟移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40家;另有48家符合纳管条件拟新增列入2024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
硅碳负极最近越来越火,曾经借势高镍三元,现在又搭上了固态电池。贝瑞特、璞泰来等负极大厂也纷纷押宝其中。然而,硅碳负极相关材料是否真能带领锂电负极企业走出盈利困境?目前市场显然期待过高。01技术突破,市场期待过于迫切2024年以来,硅碳负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2月12日,贝特瑞
储能创造价值,市场牵引发展。历经2023年来行业疯狂“内卷”和价格血拼,我国储能产业逐渐从“卷价格”、“卷产能”,开始走向“卷技术”、“卷价值”的新型竞争轨道。低端劣质产能的市场出清加速,头部与二三线企业的行业分化加剧,电力市场改革推动的储能市场化盈利机制亦正在形成,云计算、AI人工智
近日,山西省多地举行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太原:2月6日,低碳绿能产业、蓝石光智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器智能制造、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年产4.8亿克拉半导体基体工具材料项目开工,同时,与会领导考察观摩了“投产一批”代表项目中国长城电源业务落地项目。大同:大同市共推进项目42个,总投资5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总产值3472.4亿元,同比下滑24.8%,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据EVTank分析,2024年度,中国锂离子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的出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11.5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EVTank表示,由于天然石墨出口管制,部分海外客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