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而且价格受供需影响小,碳酸钠常年处于 3000 元/吨以内水平。
巨大的市场缺口和机会,刺激着各方神经。
钠离子电池开始以平替和补充的姿态出现在众多电池企业的规划中。
可以说,成本压力,将钠电开始推向台前,而新能源内部很多变化也在加速这一进度。
首先,大量电动汽车增多,集中进行充电的话,对电网会形成很大的冲击。
而这样间断性或者不稳定性的电能需求对于储能电源就会有比较高的需求。
而同时独立储能增长愈发明显,这就让储能对储能电池循环寿命、产品安全稳定性等方面提出全新的需求。
这让原先以价格为绝对导向的储能供应链体系,慢慢转向以质量和成本为主的生态。
这样的市场需求端变化,让以成本和安全为优势的钠电等来最好的风口。
市场是最好的结果呈现。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在书中预测到 2030 年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出货量将达到347.0GWh,届时最大的应用领域将是储能。
行业预计,丰富的大储项目储备量有望保障2023年后大储装机,全球储能池及系统出货量也同步爆发式增长,最有潜力的钠电的发展充满蓬勃的预期。
换句话说,钠离子电池,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规模大、天花板高的市场。
但群雄逐鹿,谁能问鼎,才是每个玩家最想知道的答案。
02 钠离子的崛起和硫酸铁钠的凸显
钠电池的赛道上,市场的预期和资本的燥热,几乎已经成了明牌。
但不管入局玩家有多少,产品基本绕不开钠电正极材料的三大技术路线: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白)。
钠离子正极材料分类 图源:东亚前海证券
普鲁士类化合物方面,由于制备结晶化及热失控后产生有毒气体等原因,所以目前产业化进度较慢。
对于剩下两者,层状氧化物类比钠电三元,能量密度高,聚阴离子化合物可以类比钠电池的铁锂,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但是能量密度比层状氧化物稍微低一些。
具体来看,层状氧化物在结构上可类比为锂电中的三元材料,比容量相对较高,同时其工艺流程与三元材料接近,所以产业化更快。
层状氧化物结构图 图源:《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但是作为钠电最大应用场景,储能和低速电动车领域,客户最关心却还是安全性、寿命全周期、成本优势、低温充放电等。
拿低温充放电这点来说,即便使用和储能场景在漠河这样中国最冷的地方,也能保持质量和供能稳定。
可以说,钠电很像公司里那种一线骨干,对任何场景不挑剔,还靠谱稳定。
一句话,钠电的高安全、长寿命、相对便宜特性能否发挥,甚至安全性能否全面超越磷酸铁锂电池,才是钠离子电池能否在储能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最终决定因素。
而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若锂矿价格进一步降低至30万元/吨以下,层状氧化物的成本优势将很难体现。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降低全生命周期用电成本,才是实现钠电应用最大化的核心价值。
所以这时候来看聚阴离子路线,很多优势便能浮现出来。
聚阴离子导电性较差,能量密度较低,这些都是没法避开的短板,但其具有坚固且开放的三维网络结构,其克容量达80-130 mAh/g。
这样好处在于结构稳定性好,储钠动力学快,工作电压高,原料成本低,且具备最长的理论循环寿命。
业内也给出一组预测的数据。
按现在产业化节奏,24年是钠电经济性拐点,25年与铁锂储能性能持平,26年成熟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
这样以磷酸铁锂为参照,可以清晰看到层状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在2025年完成产业规模化后路径演化。
可以看到,除了能量密度率略有差异,聚阴离子具备更诱人的性价比。
我们以行业一个极致案例来做个说明。
众钠能源。
在4月发布了基于聚阴离子的硫酸铁钠路线首款钠电产品,聚钠1号。
图片来源:众钠能源
来看下具体参数,电芯能量密度122Wh/kg,PACK 整包2C循环1500次,还通过了针刺、挤压等安全测试。
但是价格做到极致的599元,对应0.45元/Wh(含税)。
某种程度,才是钠离子电池潜力所在,一旦完成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后的硫酸铁钠产品,性价比高得惊人。
而围绕着硫酸铁钠,一条钠电池最有成长性的产品路线,正在浮现。
03 硫酸铁钠的壁垒,比想象中高太多
我在采访时候,当面问过众钠市场负责人余博,599这样的价格,真的不是用亏本来抢占市场占有率吗?
相信这是所有人的疑惑。
但答案却出乎意料,即便到了这个价格,依然能保持硫酸铁钠产品的利润率。
这其实是一件打破认知的事情,要知道实现这样价格产业化,并不一件只靠钠原料成本就能做到的。
而且还要做到极高的安全性。
众钠首款硫酸铁钠电池,在第三方权威机构顺利通过了对目前市售锂离子电池极具挑战的针刺实验,全程不起火、不爆炸。
硫酸铁钠也成为了截至目前国内公开报道中率先通过此项实验的钠离子电池。
可以说,在硫酸铁钠电池面世前,都认为磷酸铁锂已经是新能源电池天花板,但现在安全格局已经开始改变。
众钠户储电芯于23年Q4上市,已获客户定点,能量密度125Wh/kg,循环寿命5000次+,大储方形电芯也将于24年Q4上市,循环寿命8000次+,且都具备低成本优势。
而且实验室还向能量密度≥140Wh/kg、循环性能≥13000圈的性能指标发起冲击。
要知道,钠离子电池也有他的“不可能三角”,即在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安全性方面似乎不可兼得的。
但硫酸铁钠却好像打破这个魔咒。
不仅循环寿命大于8千次,还不易析钠,针刺、挤压、过充放不起火不爆炸,成本方面,规模化量产成本也能做到小于0.35元/Wh。
可以说低成本、高安全、长循环优势都兼具,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储能和低速电动车。
虽然目前钠电池的能量密度,与磷酸铁锂电池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因为储能场景对空间要求不高,能量密度对钠电的储能场景算不上什么短板。
特别是随着储能快速增长,电化学储能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电化学储能电池的热失控会导致燃烧爆炸,热失控的蔓延会进一步导致储能电站火灾及二次灾害发生。
安全,是储能不能妥协的底线。
这个维度上,硫酸铁钠是当前安全系数最高的解决方案了。
而且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硫酸铁钠可以说是国内最贴近双碳环保内核的技术路线了。
因为随着我国化学工业长期迅猛发展,产生的磷石膏等大量废硫酸盐对环境造成危害已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综合利用这些废硫酸盐已迫在眉睫。
而未来这些工业废料将被最大程度应用到硫酸铁钠电池中,成就钠电的生态闭环。
那么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在于,如果真的是如此性价比的路线,为什么国内只有众钠一家硫酸铁钠路线钠电公司。
这点上,众钠的首席科学家赵博告诉我,硫酸铁钠作为一种优势兼备的钠电路线,入局玩家很少,在于这不是一种能轻易踏入门槛的技术路线。
从聚阴离子体系三维结构来看,这种材料全部是三维的立体结构,非常适合于储钠。
聚阴离子晶体结构 图源:《聚阴离子型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这个材料本身有一个缺点,它本身的导电性不是很好,所以如何提升它的导电性,是硫酸铁钠最大的科技难点。
反过来,正是由于很高的技术壁垒,一旦攻克就把钠电的很多不利因素最大程度给降低了。
在电芯层面,众钠通过结构稳定型正极材料+高性能硬碳+新型隔膜+宽温域、阻燃电解液来解决。
系统层面,通过低发热电芯+碳钠米管+PACK结构优化+高效热管理+大数据管控+合理系统设计使用来实现储能系统的安全性。
这样在电芯层面,能以低成本易制备正极材料+低成本负极,用首创全固态预混+低温烧结,实现硫酸铁钠瓶颈突破。
硫酸铁钠工艺流程图 图源:众钠能源
这并不一件靠运气就能突破的结果,所有硬核科技的本质就是来自一步一步的缓慢积累,而在风口节点爆发。
众钠能源虽然成立时间不长,研发团队却是从2016年开始,七载磨一剑,围绕聚阴离子技术路线,进行钠电正负极材料和电化学体系的潜心研发。
有包括来自: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钠米所等国内6所双一流高校的联席科学家团队。
这样的团队背景,加上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等研发平台,才实现了多项行业认证的核心钠电专利技术突破。
比如在高性能正极材料制备中,正极的聚阴离子型铁基材料与碳基复合材料,生产过程无需溶剂参与合成,这样生产工艺就相对环保。
而且相比于锂电和层状氧化物烧结温度700-800度,其只需要400度以下即可完成烧结,另外不产生任何污染和副产物,原材料能达到100%利用。
甚至在实验室可以做到140wh/kg的水平,工程电芯在技术上也可以满足120wh/kg,2C循环大于6千圈,5C持续温升小于13摄氏度。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能产品化的硫酸铁钠是这样的:原料友好,价格也较低;单次烧结,工艺简化;节能烧结,能耗较低;安全环保,利用率完美。
但背后却是科技和产业链上无数次尝试和攻克后的最终呈现。
而最后的闭环考验,就是能否进入高效且大规模的产业化。
04 新能源,该有新玩法了
时至今日,钠电依然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2023年,钠离子电池即将迎来产业化元年。
以众钠为例,钠电大规模的商业化比预期中的更快,更好。
据众钠能源常务副总裴满介绍,众钠产业化团队已在镇江新区落地首条硫酸铁钠万吨级正极材料量产基地,并计划于2023年年内建成与之配套的2GWh电芯产线。
广德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包括20Gwh钠离子电池电芯及10Gwh钠离子电池系统,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
这样的高速扩张,也为硫酸铁钠路线培养近十家核心配套供应商的产业链生态,让众钠能源将成为业内首批向市场提供钠离子电池能源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当前,众钠能源已实现首批钠电储能模组落地。
之所以能这么高效产业化,是因为钠离子电池主要的应用场景就在储能,储能最关注的是高安全,这点上,恰恰是硫酸铁钠电池最强点。
并且对比来,看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电成本会降低20%以上,经济性能比现在应用的磷酸铁锂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对比铅酸来看,优势更明显。
有人笑称,钠电落寞30年,却用3年赶上锂电30年产业化。
但所有要在钠离子赛道突围的企业都要明白一个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护城河和成长闭环。
对此,众钠创始人夏刚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值得和各位分享。
“在钠电领域,产业会形成一条“余弦曲线”,即在产业链上形成电化学基础研究、粉体材料工程、材料烧结制备、电芯开发设计、电芯极限制造、结构开发设计、模组PACK量产、系统集成能力、创新商业模式的九个价值节点。”
而入局企业要深刻认知到自身优势,方能知道在哪里构筑自己的长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行业概况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的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差别只在利用在元素周期表同组、化学特性相近的钠取代锂。实际工作场景中,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经过电解液和隔膜扩散到负极。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外电路中电子
近日,搭载众钠能源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高倍率储能系统,在中铁十二局某项目部顺利完成各项测试并成功投运,帮助该单位在不增加变压器的条件下实现高效扩容,极大降低了用电成本。此次投运的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是由众钠能源与懋略科技基于高倍率锂/钠电电芯的试制,共同开发并搭建不同规格储能系统,
首个、首次#x2026;#x2026;钠离子电池在2024年创下多个纪录!钠离子电池因其在成本、安全性和低温性能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在特定应用中富有竞争力。但随着锂电发展迅猛,碳酸锂价格下跌,钠电产业进入停滞期,不过,仍有企业相继布局钠电。海辰储能认为,钠电未能实现产业规模化应用,是因为钠电没有找到
近期,宁德时代宣布,从2026年开始,将陆续在全球和中国市场为宝马“新世代”车型架构的纯电车型供应圆柱电池,再度将大众的视线聚焦到大圆柱电池上。海外市场,历经4年坎坷,特斯拉率先推出的4680大圆柱电池推进全面量产。9月中旬,特斯拉宣布,其所有工厂已生产出第1亿块4680电池,此时距其宣布第5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6日,众钠能源官方平台宣布完成由中合投资和黄海金控联合投资的近亿元A1轮融资交割,A2轮融资也已进入收官阶段,公司顺利迈入新周期下钠电产业化的新征程。此次融资不仅为公司在新周期下持续创新和规模扩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也彰显了资本市场对硫酸铁钠技术路线及众钠团队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据“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12月9日消息,12月6日,合肥众禾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年产5GWh钠锂电池建设项目”举行签约仪式。该项目占地约13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年产3GWh锂电池,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约14.5亿元,利税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近日,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合作伙伴1000吨硫酸铁钠电池正极材料订单,这是全球钠电行业首个单笔千吨级正极材料订单。据悉,众钠能源是全球率先推动硫酸铁钠电池体系产业化企业,拥有“基于工业废盐再利用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可以用传统大化工产业副产物硫酸钠、硫酸亚铁为
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目标是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预计于2025年面世,2027年大规模生产。据介绍,宁德时代还将提升目前钠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拓宽钠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场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近期预判,“钠电池有望在部分应用上替代2-3成磷酸
近日,众钠能源全资子公司——泰州钠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电力储能领域展开全面合作,以数个本地示范项目为牵引,共同推动硫酸铁钠电池在电力储能领域的量产交付和应用探索,开启钠电电力储能新篇章。合作期内,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
自2023年以来,受碳酸锂价格下跌影响,钠电池在成本上的短期竞争优势不再,钠电池产业化也遇到一定的阻碍。截至8月1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收报8万元/吨,碳酸锂期货LC2408收报7.9万元/吨。在原材料降价驱动下,铁锂电芯成本已进入0.3元/Wh的价格区间。相比之下,钠电降本仍在路上,根据市场数据,方形钠
面对锂电池的疯狂甩卖,立志低速动力装车、替换储能场景的钠电池,该如何自处?受供需失衡影响,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带动电芯价格持续下探,且从目前电池产业链排产、开工率、盈利能力等方面来看,企业降本压力仍在,锂电池价格探底或将持续。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组件之一,电池成本很大程度上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琏升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其正筹划一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该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权以及天津琏升科技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天津琏升是琏升科技持股33.69%的控股子公司,负责光伏产业平台和天津产业园运
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盛大启幕。海辰储能全方位展示储能产品的创新实力,呈现从长时储能到极端环境、从工商业到户用等全场景定制的储能产品矩阵,同时以产品发布、联合定义、技术赋能为主线,打造一场专业深度的储能盛宴,为与会者带来前沿的产品技术体验。海辰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
3月28日,楚能新能源重磅发布第四代储能专用大容量472Ah电池。此次发布的472Ah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不打折,能完美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在量产进度上,楚能472Ah电池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及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为大规模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4月25日开启全球送样,6月3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投资者提问。对于公司电解液市场后续规划,新宙邦回答: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为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如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
山东蓬莱共享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发电3月29日,国家能源蓬莱发电有限公司储能电站成功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首个集成四类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的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储能电站由单纯激励开发建设转向激励高质量建设和高效率利用并重,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强劲动力。该项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发布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竞争优选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项目投资开发主体。原文如下:扎兰屯市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竞争优选公告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尤其是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和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装机规模迅猛扩张,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导致整个储能市场迅速从无限商机的蓝海转变为汹涌波涛的红海,新型储能一方面面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北极星储能网讯:3月31日,浙江温州市发改委、温州市住建委、以及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印发《温州市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温州市微型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技术导则》(试行)。这也是全国首部地市级用户侧储能消防技术导则。据温州市发改委负责人称,作为全国用户侧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上午,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百色中森碳投30GWh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开工仪式举行。项目由福建中森碳投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30GWh高性能钠离子及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其中一期10亿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202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晚间,丰元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丰元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元锂能”)于近日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电池”)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
锂电产业“出海”这次立功了!特朗普宣布“90天的关税暂停”其实就是怂了!尽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已经加到了104%,而锂电池产品的关税增长更是达到了130%以上,但是,依然没有压垮产业信心。相反,真正绷不住的反而是美国自己。4月9日,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或地区实施90天的关税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宁德时代手中的磷酸铁锂产能进入爆发阶段。日前,宜昌市2025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据介绍,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6亿元,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拟建设3条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作为头部正极材料供应商,紧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需求和战略客户量产节奏,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正极材料方面,性能优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体系,公司不断进行材料结构和工艺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3月31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昆政发〔2025〕8号)。其中指出,为确保昆明市电力负荷增长需求,优化电网整体布局,有效减少过载等安全隐患,形成以草铺等7座现状500千伏变电站以及富民、安宁、城南3座规划500千伏变电站为依托的市级主干电网站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