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26日,由南方电网公司主办的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及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发布了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平台”),同步发布了人工智能平台的首个产品——电力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以下简称“电力大模型”)。“人工智能平台”和“电力大模型”均由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研发,并由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公司副总经理、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梁寿愚做了系统演示。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晓柏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南方电网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自主引领、统筹布局、开放创新,深度挖掘电网企业在电力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场景、专业优势,同时,将携手各方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与能源电力行业深度融合,为数字时代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做出更大贡献。
抢抓机遇 牵头打造自主可控平台
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加快推进,能源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快速增长,但长期以来,“人工智能技术门槛高、样本获取难、研发成本高”一直制约着能源电力行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发展。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南方电网公司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立即启动了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的自主研发工作,明确了21项工作任务,并由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以保障项目高质量实施。
为加快人工智能平台建设进度,南方电网公司从全网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班,组织全网力量参与应用场景建设,建立并实践算力“赛马”新机制,以开放生态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电力应用场景建设,与百度、华为、商汤形成合伙人关系共同推进平台建设。通过算法“赛马”,将表现拔尖团队纳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算法训练,验证基础设施的实用性能。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加强科研攻关,努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中安全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等急难痛点问题的解决。
目前,人工智能平台已经完成,可面向内外部用户提供训练、微调、部署等服务,是算法模型的训练工厂。平台融合了电力样本集、模型库、训练环境、算力资源等,为开发者提供灵活、易用的一站式模型服务产品,将AI赛事运营、算力券发放等分散事项统一到一个平台中实施,为各类AI业务提供了统一载体。
“平台的发布标志着全面服务电力行业上下游生态的体系化服务能力基本形成,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用户基于平台便捷开展模型训练、数据融合创新等,促进行业智能化转型,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南方电网数字集团副总经理胡荣介绍,平台已完成百亿规模参数大模型训练验证,模型学习效果良好,现阶段部分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平。
强化应用 以大模型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请帮我查一下我今年8月份的用电量,以及哪天用电最多?”“帮我检测一下这张图片有什么缺陷”……当天的发布会上,当与会者说出各种需求,AI立即遵照指令展示了相应结果。
的电力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平台首个产品,可为行业提供电力系统的思维链能力,通过与业务系统打通,已具备意图识别、多轮对话、总结提炼、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可视化数据服务等能力。
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电力大模型训练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具备自主可控能力。同时,电力大模型还突破了软硬件适配、预训练、模型微调等多个技术门槛,验证了研发自主可控大模型的可行性,增强了自主可控信心。
目前,电力大模型已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的发、输、变、配、用电各领域80余个场景实现应用。
电力大模型还“聊、查、图、写”样样精通。
普通电力用户可以和能源电力大模型畅聊电力政策法规、能源结构组成和“双碳”发展目标,可以向大模型了解电费电量、故障报修、电费扣款信息,帮助家庭节能诊断。专业电力市场用户可以用来咨询电力设备供应和安装知识,获取电力安全、保护、节能的建议,听取电力设施维护和故障排除的指导。
电力行业员工可以向其发布指令,让其自动生成数据处理结果,准确识别缺陷场景的图像细节,帮助检索处理电力巡检过程中数据、识别缺陷以及自动生成报告。目前,客户服务领域,电费、报修等高频问题60%都可以通过大模型赋能解决,在识别情绪波动方面甚至还优于人工,预计到今年年底,“无人客服”代替率可达到80%;在输配电领域,大模型已具备每分钟处理100张问题图片的能力,还能同时识别20类缺陷,识别效率是传统人工智能算法的10倍;在电力调度领域,能够协助调度部门针对电网异常情况秒级自动化生成处置预案,及时响应15分钟电力市场调节要求,使预案更加安全、高效,成本更优。
共享共建 共同构筑协同创新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
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加快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只有共同构筑协同创新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才能更好地助力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坚持用户为本,人工智能平台支持用户自主应用“微调”定制符合自己需求的子模型。本次发布的人工智能平台,既提供模型即服务(MaaS)解决方案,也支持模型快速迭代开发,并向全社会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有算力中心、样本中心、模型中心,一体集成并能灵活调度华为、百度、商汤等算力资源,全面支持多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能够实现按需调用算力资源和快速微调,用户操作门槛更低、算力消耗成本更低。
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公司副总经理、南方电网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梁寿愚介绍,在人工智能平台里,用户既可以使用已经调好参数的模型,也可以根据需求自主创建自己的模型,还可以通过平台举办人工智能算法比赛。
坚持优质服务,以专业高效的运维体系支撑平台和大模型运转。“除了丰富的电力数据、专业的模型组件之外,我们的运营中心有1800平米场地,还配备了200余名电力和数字化专业人才为平台运营作技术、服务支撑,高效、实时、针对性地服务用户。”人工智能平台运营中心负责人介绍。
坚持开放共享,南方电网公司动员社会力量构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生态圈。“我们将继续整合、优化算力、算法,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平台能力,为大家运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副总经理陈丰表示,下一阶段,该公司将进一步通过平台,联合上下游相关方,打造更好的产业生态,共同推进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平台和大模型促进电力行业良性互动、提升行业内密切合作程度、打通能源电力行业上下游企业壁垒的效用正在显现。
“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领域的深度融合,涉及各种跨学科的研究,作为高校代表,也是人工智能联盟成员,我们将加大对电力系统的机理知识、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的研究,助力电力行业的人工智能平台赋能能源产业发展。”清华大学电机系副主任陆超说。
商汤科技新兴创新业务副总裁、数字能源总经理王贵珠表示,商汤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平台的生态企业之一,接下来将围绕算力技术侧、模型生产侧、推理应用等与相关方加强合作,共同建好人工智能平台,同时,希望能加强与头部企业的合作,共同孵化和推进电力行业大模型的落地。
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丰富大模型应用场景。为支撑生态运营工作,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运营中心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与社会各界一起,高质量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彬 张玲 徐欢 陈元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23日,以“竞放数字力量”为主题的2023第八届IDC中国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隆重举办,并举办了2023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颁奖典礼。由商汤科技技术赋能的“上海市金山区AI鑫眼平台”、“基于云边协同的配网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中联重科AI视觉分析平台”获得2023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优秀奖。其中,
日前,“2023年电力行业AI创新大赛”在广州启动。本次大赛由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赛聚焦于“安全生产”电力数字化领域,设置输配电导线断股、散股缺陷智能识别作为赛题,旨在促进输配电线路缺陷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保障电
近日,商汤科技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领域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电力行业AI大模型训练与应用、算力建设、标准建设、产业转化和市场拓展,加快推动电力行业的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加速行业智能化升级。商汤科技新兴创新业务副总裁、数字能源总经理王
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是电力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能源电力行业基于国家“双碳”“双减”政策要求下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为更好支持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在其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基于电力行业需求,快速推出电力系统大模型解决方案,
3月25日,商汤科技副总裁、北京商汤总经理孙大鹏在电动汽车百人会双智论坛指出,车路协同的一个产品方案,目前逻辑是“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让它们全面整合,能够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进化。孙大鹏表示车、路、云三个产品整合在一起,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示范区、封闭园区、高速公路和城市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8日,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围绕大模型、科学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工智能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2月1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昆明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改造,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城市治理、政务服
11月23日-24日,绿巢环境产业平台、环境物联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环境GPT应用实验室,川源(中国)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七届环境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大会围绕“环境数字化与AI的战略方向与结构生态”、“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在环境与低碳中的创新应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在环
11月21日,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利用新型卫星遥感技术,完成3条10千伏线路的通道树障清理评估,评估结果与现场实际反馈吻合程度超99%。此前,该院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普查发现29处树竹超高。这些隐患经电力运维人员现场核查确认后,于近日消除。相较于传统的无人机巡检,新型卫星遥感技术融合大数据分析、人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23日,大同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大同市全面创优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链体系。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农业、新能源汽车、现代化工、再生资源利用、通用航空等10条产业链,充分
11月7日,广东电网公司牵头起草的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团体标准《电力智能客服卓越服务运营指南》通过审查,标志着国内电力领域首个智能客服标准完成了最后的审核流程。广东电网公司以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充分结合行业最新客户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和发展趋势,依据人工智能、供电服务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技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开展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数字化合作。支持广州、深圳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日前,“2023年电力行业AI创新大赛”在广州启动。本次大赛由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赛聚焦于“安全生产”电力数字化领域,设置输配电导线断股、散股缺陷智能识别作为赛题,旨在促进输配电线路缺陷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保障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15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松江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打造高辨识度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科学仪器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14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2023年湖北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公示。原文如下:2023年湖北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公示根据《省经信厅办公室关于征集2023年湖北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的通知》要求,经
11月12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潍坊供电公司首次采用“AI自适应巡检”无人机对10千伏黄农线开展配电线路巡检。“AI自适应巡检”技术由潍坊供电公司自主研发。该技术实现了无人机自主沿线飞行、逐基杆塔多角度拍照等功能,并能在巡检过程中自动生成航线。与传统的无人机自主巡检模式相比,“
12月5—8日,南方电网公司在广州举办澜湄区域电力技术及标准交流会,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出席并致辞。来自柬埔寨电力公司、老挝国家电力公司、越南电力集团、泰国发电局、缅甸电力部等澜湄区域的电力专家、学者共37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刘启宏在致辞中表示,技术标准是电力运营的通用语言,标准合
12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参加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并作主旨发言。峰会上发布了《中国式现代化南网新实践》报告。该报告显示,作为能源电力央企,南方电网公司坚定不移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投身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成长,企业资产总额、售电量已超万亿,在世
12月6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南方电网电力调度中心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场所主备同步切换演练取得圆满成功。演练期间,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出清结果可靠执行,标志着南方电网适应电力现货市场环境的技术系统灾备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据悉,容灾是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绿色为底色的“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全球低碳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成为各国重振低碳经济发展活力的共同需求。当前,澜湄区域作为能源电力合作重点区域,在电力互联互通方面的现状是怎样的?推动澜湄区域电力互联互通仍需加强哪些方面工作?对此,中能传媒记者采访了南
极端天气条件下电力系统安全及应对措施研究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0000022001586973)公示开始时间:2023-12-06公示结束时间:2023-12-11
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广州组织召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验收会。南方电网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出席评审会并致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通过验收,标志着该创新基地转入正式运营阶段。本次验收组由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等6家单位专
南网报讯12月1日,由南网能源院等14家国资企业倡导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国资国企智库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广州成立,南网能源院担任首任理事长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衣学东,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贺晓柏出席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第44期智库沙龙并致辞。衣学
南网报讯11月28日至12月1日,南方电网公司外部董事曹培玺、宁福顺一行到公司部分在粤企业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数字电网体验中心、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深圳供电局、南网储能公司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南网超高压公司龙门换流站等地,听取了电力保供和科技创新
近日,南网总调组织开展网级电力监控系统和调度场所主备同步切换演练,系统切换用时降低至5分钟,首次实现分钟级的监控系统全功能一次性交付使用,领先行业普遍数十分钟的水平。本次演练是区域现货市场投入结算试运行以来的首次监控系统主备切换,主备系统AGC(自动发电控制)、AVC(自动电压控制)、UFC(
12月4日,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推进依法合规经营专题会暨公司2023年合规管理大会召开。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主持会议,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局长林庆苗以视频形式参会。孟振平对公司合规管理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深刻把握新
“无人机准备完毕,可以起飞!”近日,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工作人员在电脑上登录无人机自动巡检平台后,通过中科云图无人机遥感网运营系统,控制鼠标按下无人机巡航启动键,在距离办公室50公里220千伏宁雄一回线和220千伏宁雄二回线上,两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对提前规划好路径的杆塔展开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