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际能源署10月24日发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能源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电动汽车的数量将是现在的近10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将接近50%。
执行摘要
(1)能源世界依然脆弱,但有提高能源安全和解决排放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球能源危机带来的一些直接压力已经缓解,但能源市场、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仍不稳定,进一步混乱的风险始终存在。化石燃料价格已从 2022 年的峰值回落,但市场仍然紧张动荡。在俄乌冲突一年多之后,乌克兰战事仍在继续,同时中东地区也存在长期冲突的风险。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通胀顽固,借贷成本上升,债务水平升高。如今,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已经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 1.2 °C,引发了热浪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而温室气体排放尚未达到峰值。能源行业也是造成全球 90% 以上人口被迫呼吸污染空气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 600 多万人过早死亡。在一些国家,改善用电和清洁烹饪的积极趋势已经放缓甚至逆转。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EV)为主导的新型清洁能源经济的出现,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希望。自 2020 年以来,清洁能源投资增长了 40%。推动减排是一个关键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成熟的清洁能源技术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能源安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燃料进口国,工业战略和创造清洁能源就业机会的愿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并非所有的清洁技术都在蓬勃发展,一些供应链,尤其是风能供应链,正面临着压力,但有一些引人注目的例子表明,变革的步伐正在加快。2020 年,每 25 辆售出的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到 2023 年,每 5 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电动汽车。2023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将超过 500 千兆瓦,创下新纪录。每天用于太阳能部署的资金超过 10 亿美元。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和电动汽车电池在内的清洁能源系统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也在迅速扩大。正是由于这一势头,国际能源机构最近在其更新的 "净零路线图 "中得出结论: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1.5 ℃以内的途径非常困难,但仍然是开放的。
(2)我们有望在 2030 年前看到所有化石燃料达到峰值
全球能源危机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化石燃料时代开始终结:清洁能源转型的势头现在足以使全球对、和的需求在 2030 年之前达到 STEPS 的高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全球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例——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 80% 左右——开始走下坡路,到 2030 年将达到《能源供应标准》中的 73%。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然而,如果对这些化石燃料的需求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就像近年来对煤炭的需求一样,也像 STEPS (The Stated Policies Scenario,基于最新政策环境的展望,包括能源、气候和相关产业政策)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预测一样,这还远远不足以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随着全球主要市场的预计变革步伐加快,支持清洁能源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主要得益于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我们现在预测,2030年美国新注册汽车中将有50%是电动汽车。两年前,《2021 年世界经济展望》(WEO-2021)中的相应数字为 12%。在 2030 年的欧盟,STEPS 中的热泵安装量将达到 NZE (Net Zero Emissions by 2050) 情景中所需水平的三分之二,而两年前的预测仅为三分之一。在中国,预计到 2030 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海上风力发电的新增装机量是《世界能源展望-2021》中预测的三倍。核电在主要市场的前景也有所改善,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支持延长现有核反应堆的使用寿命,还有几个国家支持新建核反应堆。
尽管近年来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一直很旺盛,但有迹象表明方向正在发生变化。在部署低排放替代品的同时,能源系统中新增使用化石燃料资产的速度已经放缓。汽车和装有内燃机的两轮/三轮汽车的销量远远低于 COVID-19 之前的水平。在电力行业,全球新增的燃煤和天然气发电厂至少比早先的峰值减少了一半。在欧洲和美国的许多国家,住宅燃气锅炉的销量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被热泵的销量所取代。
(3)中国改变了能源世界,但现在中国正在改变
中国在塑造全球能源趋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以及清洁能源使用的增长,这种影响力也在不断演变。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占全球石油使用量增长的近三分之二,占天然气使用量增长的近三分之一,并一直是煤炭市场的主导者。但是,包括中国领导层在内的各界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拐点。中国的有形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迅速,但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正在缩小。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网;尽管人均 GDP 远低于日本,但人均住宅面积已与日本持平。这种饱和状态表明,水泥和钢铁等许多能源密集型行业的未来需求将会减少。中国也是清洁能源大国,2022 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约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一半,电动汽车销量也将超过全球总销量的一半。
如果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中国化石燃料需求将有更大的下滑空间。根据我们的预测,到 2030 年,中国的 GDP 年均增长率将略低于 4%。这将使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在本十年中期达到峰值,而清洁能源的强劲扩张将使化石燃料的总需求和排放量下降。如果中国近期的增长速度再放缓一个百分点,那么 2030 年煤炭需求量的减少量将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目前的消费量。石油进口量将减少 5%,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减少 20% 以上,这将对全球平衡产生重大影响。
(4)新的投资动力正在形成
化石燃料增长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化石燃料投资的结束,但它削弱了任何增加支出的理由。到今年为止,要满足 STEPS 的预计需求,就意味着在这十年中要增加石油和天然气投资,但清洁能源前景的走强和化石燃料需求的下降意味着情况不再如此。然而,目前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资几乎是 2030 年 NZE 情景下所需水平的两倍,这表明化石燃料的长期使用将使 1.5 °C 的目标无法实现。
仅仅削减石油和天然气的支出并不能使世界走上 NZE 情景的轨道;有序过渡的关键在于扩大对清洁能源系统各个方面的投资。清洁能源系统的发展及其对排放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政策得到加强:放宽低效、污染资产(如老化的煤电厂)的退出,或限制新资产进入系统。但是,当务之急是加快新清洁能源项目的步伐,尤其是在中国以外的许多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到 2030 年,这些经济体在能源转型方面的投资需要增加五倍以上,才能达到 NZE 情景中所要求的水平。新的努力,包括更有力的国际支持,对于解决高昂的资本成本、有限的政府支持财政空间和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等障碍至关重要。
(5)以可持续的方式满足发展需求是加快发展的关键
全球对三种化石燃料的需求高峰掩盖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之间的重要差异。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对能源服务需求增长的驱动力仍然非常强劲。城市化率、人均建筑面积、空调和汽车保有量都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预计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将增加约 17 亿,其中几乎全部增加到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地区。印度是 STEPS 能源需求增长的最大来源,超过东南亚和非洲。寻找和资助低排放方式来满足这些经济体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是全球化石燃料使用量最终下降速度的重要决定因素。
清洁电气化、提高效率以及转用低碳和零碳燃料是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实现国家能源和气候目标的关键杠杆。如期实现这些目标,包括净零目标,将对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广泛影响。在印度,这意味着到 2030 年,印度工业的每一美元增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比现在减少 30%,乘用车平均每行驶一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25%。2030 年售出的两轮车和三轮车中约有 60% 是电动车,这一比例是现在的 10 倍。在印度尼西亚,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将翻一番,达到 35% 以上。在巴西,到本十年末,生物燃料将满足 40% 的公路运输燃料需求,而目前仅为 25%。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实现多样化的国家能源和气候目标意味着,到 2030 年,85% 的新发电厂将采用可再生能源。在普及现代能源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到 2030 年,约有 6.7 亿人获得现代烹饪燃料,5 亿人获得电力供应。
(6)充足的全球生产能力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根据 STEPS 计划,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新增发电能力的 80%,其中仅太阳能光伏发电就占一半以上。然而,这只是全球潜力的一小部分。太阳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产业,甚至在 STEPS 中也将改变电力市场。但是,考虑到生产计划和技术竞争力,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到本十年末,全球每年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能力将超过 1200 千兆瓦。但在 STEPS 中,2030 年全球仅部署 500 GW。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部署水平,会产生一些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措施——特别是扩大和加强电网以及增加储能——将新增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纳入电力系统,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生产能力也高度集中:中国已经是最大的生产国,其扩张计划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因此,贸易对于支持太阳能在全球的应用仍然至关重要。
利用 70% 的预期太阳能光伏发电制造能力将使部署达到 NZE 情景中预测的水平;有效整合后,这将进一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首先是煤炭。在一个敏感性案例中,我们探讨了如果到 2030 年全球每年新增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超过 800 千兆瓦,STEPS 预测将如何变化。这对中国的影响尤为明显,到 2030 年,燃煤发电量将比 STEPS 预测再减少 20%。在不假设任何额外退役的情况下,燃煤电厂的年平均产能系数将从目前的 50%以上降至 2030 年的 30%左右。其后果将远远超出中国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到 2030 年,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平均每年新增太阳能光伏发电部署超过 70 千兆瓦。即使进行适度削减,与 STEPS 相比,2030 年这些地区的化石燃料发电量也将减少约四分之一。单靠太阳能光伏发电并不能使世界走上实现气候目标的轨道,但它比任何其他清洁技术都更能照亮前进的道路。
(7)新一轮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将重塑天然气市场
从 2025 年开始,新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将空前激增,这将改变市场的平衡和人们对天然气供应的担忧。近年来,天然气市场一直被对安全的担忧和俄罗斯削减对欧洲供应后的价格飙升所主导。近期内,市场平衡仍岌岌可危,但从本十年中期开始,情况将发生变化。已开工建设或作出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将在 2030 年前增加每年 2,500 亿立方米的液化能力,几乎相当于目前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量的一半。已公布的时间表显示,2025 年至 2027 年间的增幅尤其大。一半以上的新项目位于美国和卡塔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12月4日,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一场主题边会上说,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电动车行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是清洁能源领域的冠军”。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可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一场主题边会上说,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电动车行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是清洁能源领域的冠军”。在这场主题为“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中国实践”的边会上,比罗尔指出,各国应该看到,中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全球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需求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届时化石燃料在世界能源供应中的份额将从几十年来的80%以上降至73%。同时,全球能源供应方式的变革也在进行中,风能、太阳能、热泵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
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C的道路已经缩小,但清洁能源的增长使其保持开放2023年9月26日国际能源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净零路线图更新显示,在更强有力的国际合作的支持下,更大的雄心和实施对于实现气候目标至关重要根据新版国际能源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净零路线图,由于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创纪录增长,推动
7月5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京会见国际能源署署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法蒂·比罗尔,双方围绕当前国际能源形势、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情况、下一步合作方向等进行了务实深入的交流。会见期间,章建华和法蒂·比罗尔共同签署了第三期《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三年合作计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和
7月4日至5日,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访华。对于他的到来,中国的众多“老朋友们”给予盛情接待,并推动中国与IEA达成丰硕的合作成果。两天时间里,他的行程安排相当紧凑、高效,相继与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7月5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京会见国际能源署署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法蒂·比罗尔,双方围绕当前国际能源形势、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情况、下一步合作方向等进行了务实深入的交流。会见期间,章建华和法蒂·比罗尔共同签署了第三期《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三年合作计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和
当地时间6月14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最新报告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凸显出高油价和供应安全问题,目前全球加速向清洁能源技术转变,未来几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将放缓。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表示,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正在加快步伐,随着电动汽车等技术的进步以及能源效率的提升,全球石油需求将在本世纪末达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一份关于2023年和2024年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的最新市场报告。报告表示,到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从107GW飙升至440GW以上,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增幅。2023年太阳能仍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的主要来源,占286GW,其中分布式光伏占到新增产能近一半。到20
随着风电和光伏在发电量中所占比例持续增长,发电过剩和短缺的变化或将从到每小时或每日扩展到季节性时间尺度。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季节性变化意味着在电力系统中,全年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灵活性资源。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题为《管理可再生能源的季节性和年际波动》的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波动性
【据国际能源署网站和世界核新闻网站2023年10月24日报道】国际能源署在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中表示,核电是当今仅次于水电的全球第二大低碳电力来源。根据现有能源政策,全球核电装机容量预计将从2022年的4.17亿千瓦增加到2050年的6.2亿千瓦。全球核能发电量将从2022年的2.682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050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2023电力市场更新报告》,随着发达经济体努力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经济放缓的持续影响,发达经济体用电量的下降将导致2023年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放缓。报告显示,欧盟的电力需求降至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用电量有望获得强劲增长。IEA认为,目前已
日前,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制造产能将增长近一倍,达到近1TW。这一扩张将足以满足该机构2050年的年度净零碳要求,该机构预测,2030年光伏装机量将达到近650GW,2024年近310GW。该行业正积极应对供过于求的挑战。2022年,全球光伏制造产能增加超过70%,达到近450GW,其中,中国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一份关于2023年和2024年可再生能源市场前景的最新市场报告。报告表示,到2023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从107GW飙升至440GW以上,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增幅。2023年太阳能仍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的主要来源,占286GW,其中分布式光伏占到新增产能近一半。到20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23年《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报告显示,随着清洁能源迅猛发展,今年全球太阳能投资预计将首超石油。据IEA称,2023年全球能源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2.8万亿美元,其中清洁能源投资预计将较2021年增长24%,达到1.7万亿美元以上。同期化石燃料投资的增幅为15%,达到1.1万亿美
长久以来,国内互联网广泛流传着一个说法:“氢能专利被日本垄断,所以中美不愿发展氢能产业,避免给日本打工。”事实果真如此吗?氢能专利的国际竞争情况究竟如何?2023年1月,IEA发布了《Hydrogenpatentsforacleanenergyfuture》(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基于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数据(2001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的发布《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称,如果各国可以全面履行减排目标和气候承诺,到2030年,清洁能源制造业的整体价值将超过目前水平的3倍。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2023年能源技术展望》称,全球能源领域正处在一个“由清洁能源技术引领的新工业时代的曙光期”,如果各国可以全
据油气新闻网1月12日报道,根据欧洲专利局(EPO)和国际能源署(IEA)对专利的联合研究,氢技术的发展正在转向电解等低排放解决方案。该报告是第一份此类报告,使用全球专利数据对所有氢技术的创新进行全面的最新分析。其涵盖了从氢供应到存储、分配和转化,以及最终用途应用的所有技术。国际能源署执行主
国际能源署(IEA)发表《煤炭2022》年度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煤炭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俄乌战争极大地改变了2022年煤炭市场的价格水平以及供需格局。传统贸易流受到干扰,价格飙升,同时全球煤炭的总体需求将增长1.2%,达到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吨。在全球范围,发电用煤是煤炭的最大消费部门,预计202
国际能源署(IEA)发表《煤炭2022》年度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煤炭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俄乌战争极大地改变了2022年煤炭市场的价格水平以及供需格局。传统贸易流受到干扰,价格飙升,同时全球煤炭的总体需求将增长1.2%,达到历史新高,首次超过80亿吨。(来源:微信公众号“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
6月6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23年中文版在北京正式发布。本期《展望》旨在识别各主要情景内共同的能源转型特征。这些趋势有助于形成未来30年能源系统可能如何演变的核心理念。碳预算正在消耗殆尽。尽管各国政府脱碳雄心显著增强,但自2015年巴黎缔约方会议以来(2020年除外),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
1月30日,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2023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世界各国逐渐增加国内能源供应,长期来看或将抑制全球能源需求,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发电的转变。《展望》报告显示,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贸易活动减少,预计到2035年,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经济活动预计将较去年
1月30日,备受关注的2023年版《bp世界能源展望》(以下简称《展望》)正式发布。在经历了2022年俄乌冲突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强烈冲突之后,《展望》对未来能源发展与转型有了更多的判断。(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SpencerDale)表示,俄乌冲突对世界能源产生了
今年的《bp世界能源展望》探讨到2050年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和不确定性。针对2022年发生的两大历史事件:俄乌冲突和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我们更新了2022年版《展望》中的三大主要情景:“净零”、“快速转型”与“新动力”。《展望》的三大主要情景旨在探讨未来30年全球能源系统转型可能结果的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报告认为,当下的能源危机正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冲击。天然气、煤炭和电力市场都感受到了相当大的震动,石油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的动荡,一些国家不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报告认为,当下的能源危机正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冲击。天然气、煤炭和电力市场都感受到了相当大的震动,石油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的动荡,一些国家不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报告认为,当下的能源危机正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冲击。天然气、煤炭和电力市场都感受到了相当大的震动,石油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的动荡,一些国家不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报告认为,当下的能源危机正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冲击。天然气、煤炭和电力市场都感受到了相当大的震动,石油市场也出现了严重的动荡,一些国家不
2015年开始中国石油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开展能源展望研究,这是连续第6年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报告,也是首次以2060年为着眼点系统探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趋势与路径。
12月8日,英国驻华大使馆联合国际能源署在京举办《世界能源展望2020》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来自中英政府、学界及业界的代表与会,解读该报告的分析结论,共同探讨2020年后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机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新闻网”ID:zgdlxww作者:刘趁)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评估认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