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全国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
2023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幅达1170万吨油当量,形成新的产量增长高峰期。
原油产量达2.08亿吨,同比增产300万吨以上,较2018年大幅增产近1900万吨,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海洋原油大幅上产成为关键增量,产量突破6200万吨,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增产量的60%以上。页岩油勘探开发稳步推进,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3个国家级示范区及庆城页岩油田加快建设,苏北溱潼凹陷多井型试验取得商业突破,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再创新高。陆上深层-超深层勘探开发持续获得重大发现,高效建成多个深层大油田,2023年产量1180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陆上6000米以深超深层油气领域引领者。
天然气产量达2300亿立方米,连续7年保持百亿立方米增产势头。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三大盆地是增产主阵地,2018年以来增产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增产量的70%。非常规天然气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其中,致密气夯实鄂尔多斯、四川两大资源阵地,产量稳步增长,全年产量超600亿立方米;页岩气新区新领域获重要发现,中深层生产基地不断巩固,深层持续突破,全年产量250亿立方米;煤层气稳步推进中浅层滚动勘探开发,深层实现重大突破,全年生产煤层气超110亿立方米。
二、塔里木盆地深地工程成功打造增储上产大场面
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塔北西部寒武系取得系列重大油气发现,富满、顺北、博孜-大北等主力油气田快速上产,油气增储上产向地球深部进军步伐不断加快。
塔北西部寒武系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两口风险探井托探1、雄探1井分别在5700、6700米井段获得高产,取得库车南斜坡寒武系陆相油气勘探重要突破,迎来塔北西部上寒武统白云岩海相油气首次发现,落实亿吨级规模油气藏,证实了库车南斜坡多目的层系巨大的勘探潜力,开辟了塔里木盆地新的十亿吨级战略接替领域。
富满、顺北超深层大油气田勘探开发持续推进。富满油田持续深化油藏富集规律认识,加快推进集中建产、规模上产,全年油气产量当量快速增长至400万吨,年均增长76万吨。顺北油气田锚定富油气区集中部署,高效落实了两条亿吨级油气富集主干条带,新增油气探明储量2564万吨、675亿立方米,全年油气产量127万吨、22亿立方米。其中,顺北84斜井刷新亚洲最深商业油气藏记录至垂深8937米,跃进3-3XC完钻井深达9432米,刷新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
博孜-大北超深层大气田加快产建节奏,先后攻克清洁完井、井完整性、高压长距离混输等关键工程技术瓶颈,天然气百亿立方米上产踏点运行,克深气田“控-调-排”协同治水保稳产,库车地区超深层天然气产量达180亿立方米。
三、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再获新突破
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成盆成凹机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在渤海海域、南海深水领域再获亿吨级油气勘探新发现,开辟深水、深层、隐蔽油气藏、盆缘凹陷等勘探新领域,支撑海洋强国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
渤海南部发现全球最大太古界变质岩渤中26-6油田,渤海湾负向潜山钻获最高日产油气325吨、33万立方米,累计探明和控制地质储量超2亿吨油当量。渤海浅层秦皇岛27-3油田明下段测试喜获高产,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南海东部深水获亿吨级油气发现,珠江口盆地开平南油田钻获日产超千吨高产油流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
渤海首个大型整装千亿立方米渤中19-6凝析气田一期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气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2000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超2亿立方米,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海上深层潜山油气藏开发迈入新阶段。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全面投产,日产原油突破8000吨,当年贡献原油增量245万吨。近年来,渤南、陆丰、流花、恩平等油气田群成为海上油气产量增长点,我国海上已建成渤海3000万吨级、南海东部2000万吨级两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
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突破
页岩油气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新区新领域不断获得重要发现,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非常规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支撑。
(一)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再创新高
新疆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发展建立咸化湖盆页岩油富集模式,通过技术和管理双向发力,“黄金靶体”钻遇率从43.4%提升至83.6%,资源动用程度由50%提高至89%,钻井、压裂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单井综合投资降至4500万元。2023年页岩油产量63.5万吨,实现了效益建产。
胜利济阳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五个洼陷、三种岩相、两套层系、多种类型”的全面突破,博兴、渤南多类型页岩油取得重大突破,牛庄洼陷顺利投产,22口井累产油过万吨,3口井过3万吨,新增页岩油三级储量超9亿吨,年产量突破30万吨。
大庆古龙页岩油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以“精确甜点预测与靶层优选、立体开发井网设计与排采制度优化、水平井优快钻完井、缝控体积改造2.0”为核心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体系,单井初始产量提高46%,单井EUR提高17%,落实探明地质储量超2亿吨。
长庆庆城油田加大长7页岩油研究攻关力度,围绕新类型纹层型页岩油开展试验,5口水平井压裂试油均获成功。创新布井模式,形成了“短闷、强排、控采”全生命周期技术,开发效果稳步提升,储量动用程度由50%提升到85%。2023年页岩油产量207万吨,连续五年保持30万吨增长。
(二)页岩气发展向深层跨越,突破迈进新层系
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长宁-威远页岩气田精细划分开发单元,针对性制定调整措施,钻获威215、自208等一批评价井,展示外围区良好潜力,有力支撑长宁-威远区块全年稳产超95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提高采收率技术持续提升,焦石坝区块形成“中北区三层立体开发、南区中上部气层联合开发”模式,有利区采收率最高可达44.6%,实现储量效益动用,年产量超85亿立方米。
页岩气持续纵深发展,积极探索新区新层系。随着中国石化的金石103井、中国石油的资201、威页1井先后在寒武系筇竹寺组地层获高产工业气流,揭开寒武系超深层页岩气万亿级规模增储的新阵地。普光二叠系大隆组海相深层页岩气部署实施的雷页1HF井,完钻井深5880米,率先在四川盆地实现二叠系深层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评价落实资源量1727亿立方米。红星二叠系茅四段、吴二段千亿立方米规模增储阵地进一步落实,培育形成“两层楼”勘探新场面。
(三)煤层气突破深度禁区实现重要突破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突破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深度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大宁-吉县、神府、大牛地等区块均获重要进展,深层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超300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重要突破点。
大宁-吉县地区深层煤层气先导试验年产量超10亿立方米。部署实施的风险探井纳林1H、佳煤2H井均获高产,纳林河-米脂北地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254亿立方米,大吉-石楼地区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08亿立方米,落实了国内首个深层煤层气万亿立方米大气区。
神府地区探明千亿立方米深层煤层气田。通过创新深煤层成藏机理认识、储层改造和差异化排采工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发现神府深层煤层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立方米,展示盆地东缘深部煤层气藏勘探开发广阔前景。
大牛地煤层气田落实千亿方资源潜力。部署实施的深层煤层气阳煤1HF井压裂试获日产10.4万立方米,实现2800米深层煤层气重大突破,新增预测储量1226亿立方米,进一步证实大牛地气田富集高产规律和深层煤层气资源潜力。
五、老油区深挖潜再次刷新我国陆上原油产量里程碑
大庆、胜利等老油区深化精细勘探开发,强化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应用,开发态势持续向好,原油累计产量再次刷新记录,到达重要节点。
大庆油田狠抓新一轮精细油藏描述、水驱精准挖潜和三次采油提质提效,连续9年保持3000万吨稳产,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36%。通过创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助推三次采油产量累计突破3亿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生产基地。得益于特高含水后期精准油藏描述、调整及化学驱技术的高效应用,油田开发形势持续向好,主力油田标定采收率持续攀升达到48.2%。
胜利油田打造海上、低渗、页岩油等产量增长点,连续7年稳产2340万吨以上,累计生产原油超13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19%。持续攻关低品位未动用储量效益建产模式,大力推广特高含水期精细注水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低渗油藏压驱注水开发技术,攻关突破海上、高温高盐、稠油油藏化学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其中海上埕岛老油田应用新型二元复合驱油技术,大幅提高采收率14.2%,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四川盆地天然气千亿方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四川盆地聚焦天然气战略突破和规模增储上产,针对川中古隆起海相多层系、老区气田、川南页岩气、陆相致密气等领域,推动勘探开发多点开花,天然气年产量突破660亿立方米,“天然气大庆”产能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茅口组多层系天然气勘探获重要发现
常规天然气形成盆地震旦系潜力区、二三叠系新区、老气田三大常规气稳产上产新局面。德阳-安岳大兴场地区大探1井灯影组获高产工业气流,开辟了震旦系规模增储新阵地;合川-潼南地区、八角场-南充地区茅口组获多项重要发现,展现超3000亿立方米规模勘探大场面;首个特高含硫整装大气田铁山坡气田建成产能超13亿立方米,进一步掌握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核心技术。
致密气在川西合兴场、巴中气田落实千亿立方米探明储量,高效规模建产。川西合兴场深层须家河组9口致密气井试获高产,探明地质储量1330亿立方米,年产气快速突破10亿立方米。四川盆地北部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巴中1HF井首次在凉高山组河道砂岩试获日产超百吨稳定油气流,评价落实超亿吨资源量。
七、12000米钻机助力万米科探“双子星”鸣笛开钻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是目前我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两大盆地,也是未来油气发现的重要潜力区域。经反复地质论证,伴随我国自主研发的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研制成功,两口万米科探井先后在塔里木、四川盆地鸣笛开钻,开启我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地下万米“长征”,助推我国油气资源探索发现迈入“中国深度”。
2023年5月,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开钻,设计井深11100米,面临特深、超高温、超高压、超重载荷、高应力等多因素地质挑战,预计钻井周期457天,该井立足科学探索与预探发现双重定位,寻找万米超深层战略接替领域。2023年7月,四川盆地第一口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开钻,设计井深10520米,7项工程难度指标位居世界第一,该井旨在揭示万米深部地层岩石和流体物理化学特征,验证工程技术装备适应性,探索川西北万米超深层灯影组含气性。
两口万米井均装备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进行作业,通过创新研发耐220摄氏度超高温工作液、五开井身结构等技术,在钻井技术、装备制造、工程材料等多领域实现突破,为我国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装备保障,成功打造油气领域国之重器。
八、旋转导向高端钻井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作为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保障的核心利器,长期为国外垄断。经过多年自主攻关,目前我国已研发形成系列产品并成功应用于钻井作业,我国高端钻井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璇玑”系统实现海上规模化应用,累计作业超1600井次,进尺超150万米,一次入井成功率达95%。“璇玑”2.0运用最新一代井下控制算法,集成垂直钻井、防托压、稳斜等多项智能模式,采用双活塞独立液压模块,配合新一代液压驱动电路,系统功耗明显下降、导向力输出大幅提升,为国产自研设备高难度定向井作业应用开创新局面。
CG STEER-150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进一步提升,研制了高温高造斜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样机,形成了“导向模块结构设计与制造”等六项关键核心技术,各项指标迈入前列。在川渝、长庆等地区的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完成超230口井全井段导向作业,累计进尺36.6万米,自主生产率94.9%,实现了旋导工具国产化有效替代。
经纬旋转地质导向系统突破静态推靠模式下高造斜率、高可靠性、精准轨迹控制等9项核心技术,国产化率94.5%,累计应用百余口井、进尺近20万米,助力胜利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川渝页岩气勘探发现。
九、深水油气工程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取得重大突破
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瞄准发展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攻克自主设计、建造、海上安装等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成主体建造,相对传统船型,具有体积小、储油效率大幅提高、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等优势。与国际上同等规模的圆筒型FPSO相比建设周期缩短一半,船体主尺寸精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内多项海洋工程行业技术空白,有效推动我国更多深水油田高效开发。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建设完工。“海基二号”导管架总高338米,总重达3.7万吨,均刷新亚洲纪录,将与“海洋石油122”共同服役于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4-1油田,标志我国海洋深水油气装备设计建造能力实现稳步提升。
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地震勘探拖揽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顺利完成3000米以深超深水海域油气勘探作业,通过现场数据处理,成功完成首张由我国自主装备测绘的3000米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全套海洋地震勘探拖缆采集装备的国家。
海洋地震勘探拖揽采集装备“海经”系统
十、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立足统筹推进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发展,油气开发企业在切实做好稳油增气、提升油气资源自主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步伐,在推动传统油气生产向综合能源开发利用和新材料制造基地转型发展,持续推动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亮点成果。
胜利油田建成油气领域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系统。立足油田清洁用能需求,建立包含清洁供能体系、多源互联电网、柔性生产负荷、多元储能系统在内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已建430兆瓦光伏、4.2亿千瓦时自发绿电全量消纳,有效支撑胜利油田生产用电绿电占比突破17%,年节约标煤2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73万吨,开启了全产业链“控能、降本、增绿、减碳、提效”新实践。
胜利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
吐哈油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投运。围绕油田绿电需求,依托油区太阳能资源,大力开展清洁替代,利用油田电网建成12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每年为油田提供清洁电能2.27亿千瓦时,全部自消纳,将油田总用能中新能源占比提高到21%,年节约标煤6.9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3.1万吨,探索构建油气光电储高度融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年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平台工作海域距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为我国风电开发从浅海走向深远海作出积极探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近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陆续收到《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国内外多个海洋能源项目,中标金额共计24.99亿元。其中,国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9.19亿元,包括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项目-包1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加快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坚强能源保障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2024年,四川省能源系统聚焦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不移推动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全力以赴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全省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重大电网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迎峰度夏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管道科学研究院召开《康保输氢管道材料性能确定及评估技术研究》课题阶段讨论会,深入研究钢管及环焊缝氢相容性试验课题。该课题基于国内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输氢管道——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项目开展,用以支撑该项目建设,助力管道局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4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发布《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提出支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优化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绿色能源交易方式,建立健全对应的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支持国内外企业参与绿色能源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原文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保障。江西省能源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为落实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推动重大规划项目按期落地,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十四五”福建省能源规划和纳规项目落实情况季度工作会议。国网福建公司、各省级发电公司、各发电企业及天然气管网企业等22家单位代表参加会议。会上,福建能源监管办总结2024年福建省能源行业发展成效,通报20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其中表示,中国是美国农产品、集成电路、煤、石油气、药品、汽车的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大豆、棉花的第一大出口市场,集成电路、煤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医疗器械、石油气、汽车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根据联合国数据,2024年美国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简称“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31日发布消息称,中国海油在南海东部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惠州19-6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距离深圳市约170公里,平均水深100米。发现井HZ19-6-3钻遇油气层127米,完钻井深5415米,经测试,该井平
3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857;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0857)]宣布,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形势变化,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深入推进炼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市场营销质量,着力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大力提
3月2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部署在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海301井获高产油气流,在两个层系分别试获日产1108立方米、167立方米油当量,刷新北部湾海中凹陷油气日产量纪录。此前,海3斜井于2024年7月试获1010立方米油当量,两口千方高产探井证实了所在的海3构造整体含油,展现出海中凹陷
近期,陕西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发布,合计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7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总投资1232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43%,基础设施类项目总投资7766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27%,民生保障类项目总投资8668亿元、占全部项目总投资的30%。北极星整理环保项目如下:延安创
3月14日,江苏句容利用110千伏车载移动变电站为中石化华阳1井平台探井工程项目现场提供电力保障。这是该技术首次应用于苏南地区能源勘探领域。据介绍,介绍,经测算所有用电设备功率为30.5兆瓦,因项目地处镇江西片电网,周边虽有多座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但受限于主变容量和线路负载,临时供电方案面
近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5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章分为2024年能源工作总结、2025年重点任务落实、加强党对能源工作的全面领导三大部分。在2025年重点任务内容中,现将有关今年光伏等
油气是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围绕矿权管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若干法规和文件,促进了油气行业不断加大投资,强化技术创新,勘探开发成绩显著,有力支撑了我国石油产量重回2亿吨和天然气快速上产。但随之也出现了油气矿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任务安排,扎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石油石化招标采购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正泰新能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分享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成果。本次大会以“创新、智慧、绿色、共享”为主题,汇聚600余位行业权威,包括国家部委领导、两院院士、央企技术专家及供应链负责人,重
一项纪录再次被刷新——2024年中国海油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国内总增量的79%。油气产量曲线持续上扬,这一增势中国海油已连续保持6年。数字背后,是中国海油向深水要资源、向技术要空间、向管理要效率,进一步加快推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壮阔图景。向深水要资源:不惧“风险”翻“深山”50%、60%、70%,直
低碳能源转型的路径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来源:石油Link文|郡程)你上一次听到关于“能源转型”的讨论是在什么时候?世界风云变幻,每天都有新鲜话题。近两年尤其是2024年底以来,世界持续围绕着特朗普回归、关税战,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展开,“能源转型”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久远的名词,不复全
国际油价大跌,这一次又有哪些变化?(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自今年一月中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就走进了震荡下跌的通道。1月15日,美油WTI原油期货价格还在78美元以上,之后就进入了下跌模式。截至3月5日11点40分,美油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到了65.25美元/桶。这个价格是自2021年12月以来的新低。布伦特
近期,石油巨头bp的一个动作,引起了行业内不少关注。(来源:石油Link)就在不久前,bp与伊拉克政府就基尔库克地区四个巨型油田的投资达成了协议。协议包括对油田现有生产设施、配套基础设施的修复与再开发。该协议正处于初始阶段,其中包括超30亿桶石油当量的油气。据了解,整个合同和周边地区的潜力
一项纪录再次被刷新——2024年中国海油国内原油增产量占国内总增量的79%。油气产量曲线持续上扬,这一增势中国海油已连续保持6年。数字背后,是中国海油向深水要资源、向技术要空间、向管理要效率,进一步加快推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壮阔图景。向深水要资源:不惧“风险”翻“深山”50%、60%、70%,直
奋力谱写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司长刘红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绩,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会议要求,2025年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责任,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强化能源改革和法治建设,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巩固深化国
今年以来,作为全国新晋的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渤南油田群演绎了别样的速度与激情——年初,仅用39天就生产油气超100万吨,飙出增储上产新速度,展现出“开局即决战”的强劲态势。渤南油田群由有限天津分公司渤南作业公司管理运营,现有14个油气田。自1989年第一个油田渤中28-1投产,该油田群相继建
油气巨头的报告里蕴含着哪些行业趋势?(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日前,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能源、bp等国际石油巨头纷纷发布了上一年的业绩报告。报告中五大石油巨头对各自在2024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石油巨头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正值“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也是我国能源发展领域取得诸多标志性成果的一年。本文对一年来我国能源领域热点进行梳理,回顾能源领域的创新成就,展望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来源:能源新媒文/胡森林系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
2020年以来,在全球经济走势放缓、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以及气候变化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格局和油气产业秩序深刻调整,能源需求结构加速转型。(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王佩张硕)2024年,我国油气产量当量首次超过4亿吨,连续8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原油产量达2.13亿吨,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从能源保障能力、能源低碳转型、能源系统效率、创新发展能力和普遍服务水平五个维度,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国石油各企业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开足马力、奋勇争先,1月份生产经营全线飘红,实现首月“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大庆油田去年12月初,大庆油田组织启动为期50天的夺油上产会战,目前已成功实施各类施工27462井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