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5日消息,星源材质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固态电池的产品开发方面,目前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氧化物电解质已经达到量产阶段,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公司近期和大曹化工株式会社、大曹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商讨交易关系的基
近期,三家企业披露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相关进展。10月25日,中科固能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苏溧阳正式举行。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预计12月下旬建成完工并试线投产。固定设备投资数千万元,占地面积超40000㎡,产品涵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等,预计2025-2026年具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仇杰出席并演讲。仇杰强调了固态锂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的重要性。他提到固态电池的三个主要优势:一、低温性能好。电解液低温下粘度增大,电导率急剧降低,而固态电解质在低温下仍然具有良
由于安全、能量密度高,固态电池被称为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方向。最近,又有多家公司对该领域进行投资。(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cbcu”ID:zgcbcu作者:子蕊)辉能科技近日获得了来自国新科创的数千万美元投资。该资金将用于辉能固态锂电池量产建设及中国大陆区域扩产规划,以满足主流车厂对优质
2018年补贴提前退坡已是大概率事件,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即是政策指向,又是动力电池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关注的焦点。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无疑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而动力电池的发展取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可想而知,合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才是新能源汽车能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升
4月1日科技部消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2016年度立项项目“长续航动力锂电池新材料与新体系研究”已在超高能量密度锂空气电池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将“固态锂空气电池”由概念变为现实。研究团队围绕锂空气电池双功能电催化剂材料、高容量空气正极材料、高安全性气密性双
8月8日下午,由悦达储能公司投建的科森科技(东台)有限公司光储一体化项目在东台举行开工仪式。科森东台光储项目光伏系统装机容量15.49MW,储能系统装机容量2MW/3.73MWh,计划于2024年底并网投运。该项目结合了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高效实现绿电与储能耦合,真正实现了园区级的新型电力系统。项目投运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锂电池产业链的发展也已走出乱象丛生的初期阶段。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以来,锂电行业除了体量呈指数级增长外,还有多条新型电池技术路线产生。其中,固态电池技术以其能量密度高、不可燃、不挥发、不漏液、无腐蚀、耐高温等优势获得了市场的更多关注。(本文来源:微信公
前言:有两家中国的电池厂商给苹果供货,分别是德赛电池和欣旺达。欣旺达坚决的选择了“去苹果化”的路线,一方面为苹果代工电池赚取必要的利润,另一方面寻找多元化突破,在笔记本电池、其他IT电子类电池方面不断的努力,和中科院合作储能项目,甚至还尝试生产扫地机等智能设备和动力电池。以2018年半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扩张步伐正在持续,头部企业中创新航与国轩高科近期的投资动作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并行现象是,围绕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及其相关新材料的产能布局正变得日益密集,呈现出“拥挤”的态势。中创新航公布了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其成都项目二期已于3月底动工,该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先惠技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于2024年7月和清陶能源达成未来长期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当前公司与清陶能源合作的设备正在调试进行各种技术参数及产品的验证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已明确将固态电池作为未来产业链拓展的重点方向。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电池储能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革新。2025年,储能市场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构”,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变量。本文将罗列锂电池储能十大技术进化趋势预测,涵盖热管理、系统架构、材料迭代等多个维度,也欢迎业界留言。趋势一:组串式架构将主导大储系统设计组串
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独特优势正快速推进产业应用。作为下一代电池的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创新突破直接决定了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和商业化进程。近年来,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逐渐成为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创新的重要方向,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关注。自2018年以来,学术界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锂电池储能技术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革新。2025年,储能市场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构”,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变量。海内外市场2025年第一展开展在即,将开启了一年一度产品、技术比拼的“盛大狂欢期”。此文将罗列锂电池储能十大技术进化趋势预测,涵盖热管理、系统架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一则报道引起讨论,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固态电池又迎来一轮热度。据统计,2025年以来,
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正迅速崭露头角。目前,储能厂商在同质化竞争中急需寻找差异化突破点。在大容量和长寿命成为行业标配的背景下,固态电池正成为部分企业吸引终端市场和资本关注的重要亮点。近期,一批储能项目并网、开工、落地,其中就有中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