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高温致死再现 气候变化没有“避风港”

2024-07-05 11:11来源:能源新媒作者:王海滨关键词:能源安全电力供应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北半球多国又在经历高温“烤”验,并有大量人员死亡。比如,在沙特阿拉伯圣地麦加的朝觐(Hajj)活动中超过1,000人死亡,高温是主要死因。印度等其他国家也有许多人在热浪中死去。大自然再次给我们发出警告,而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 能源新媒”

作者:王海滨 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经济师

一、飓风与汽车

目前世界气候治理的热潮方兴未艾。尽管如此,迄今各国政府和民众对气候治理的重视程度总体仍不足,其成因当然较多,而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许多人相信凭借现代科技的力量,人类已经可以在任何天灾中保护好自己。

美国前总统、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是其中较突出的一位。众所周知,特朗普在气候治理问题上态度比较保守,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表现之一是他反对提高美国国内的汽车燃油经济性以及相关的汽车轻量化,而这些本来有利于节能减排。比如,2020年3月,特朗普政府宣布以安全经济燃油效率(SAFE)规则代替奥巴马政府的企业平均燃油经济(CAFE)规则。奥巴马政府2012年发布的规则要求,美国国内的汽车制造商必须将其产品的平均燃油经济性每年提高5%,最终在2025年达到54.5英里/加仑。各大汽车制造商每超出0.1英里/加仑,需支付5.5美元罚款。而根据特朗普政府的规则,汽车制造商的2021—2026年型号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每年只需把平均燃油经济性提高1.5%,最终达到40英里/加仑。和奥巴马的要求相比,特朗普的规则明显倒退。2024年拜登政府宣布了新的燃油经济性指标以及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如果特朗普在2024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之后他大概率会再次让美国政府的汽车环保标准后退。

在特朗普保守态度的背后,不难发现一些美国大公司的影子。除此之外,影响其态度的因素还有他对现代工业技术的迷信,而这种迷信在美国人中并不少见。

美国民众对现代科技的迷信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对汽车尤其是大型车辆的迷恋上。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文化发达。多数美国人在生活上严重依赖燃油汽车,在心理上迷恋燃油汽车尤其是大型车辆提供的安全保障。美式车辆是霸气粗犷、又大又重和高油耗的代表。许多美国人认为提高燃油经济性等于减轻汽车重量,而汽车越轻越不安全。有一种说法在美国比较流行:“咖啡不会杀死你,但CAFE会”(Coffee won’t kill you, but CAFE might)。因为这种社会心理的广泛存在,多年来美国燃油经济性政策进展缓慢。

美国民众对燃油汽车尤其是大型油车安全保障的迷信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在天灾或人祸出现后,驾驶汽车带去的高度机动性的确可以帮人逃难、救人性命(当然前提是车里有油可烧),而大型车辆的抗冲击能力往往更强。

举一个例子。美国城市休斯敦位于墨西哥湾沿岸,历史上多次遭遇强烈飓风的袭击。2008年9月我到当地访学时,恰逢飓风艾克(Ike)扑向该市。美国气象部门预报该飓风将是威力强大的五级飓风,而2005年的五级飓风卡特琳娜(Katrina)重创了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并造成上千人死亡。邻州的祸事刚发生三年,而大飓风将至,这让休斯敦陷入了大恐慌,大量当地人驾车逃往内地。那大逃难场面令我印象深刻。虽然事后证明是虚惊一场,但是想象一下,如果不是开车,人们的逃难必然会困难得多。

对人来说,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个可移动的“安全岛”,而空调是另一种可明显发挥保护作用的人造物。1902年美国人威利斯•开利(Willis Carrier)发明了空调,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现在不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只要打开空调,人们就能够享受到舒适和惬意,并可以暂时忘记外面的环境有多么恶劣(当然前提是有电可用)。

二、自大不可取

千百年来,人类发明了许许多多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器物,并积累了大量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发展至今,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安全庇护,并认为这种受保护是理所当然的,且容易夸大在极端环境下借助现代科技保护自己的能力。这种对人工“安全岛”的迷恋和迷信是一种“岛民”思维。

实际上,在极端天气出现后,民众保护自己的能力仍然是有限度的。汽车、空调等现代工业产品充其量只能构建起零散的“安全岛”。在庞大的自然系统面前,它们能发挥的保护作用有限。

上文提到2008年飓风艾克来袭前,大量休斯敦人驾驶汽车逃往内地。2017年8月休斯敦再遇飓风,四级飓风哈维(Harvey)袭击该市,并带去大暴雨。虽然人仍然可以驾车逃走,但是房屋跑不掉。哈维飓风所带去的暴雨导致休斯敦地区数万座房屋被淹,另外还造成数十人死亡。

同样,虽然自1902年问世以来,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至今还没有——今后也不能——覆盖世界所有的室内场所。在全球范围内,不可能每个家庭都买得起和用得起空调。而在极端天气下各国电力公司能否为每家每户提供充足的空调用电,则是更大的挑战。首先,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电网体系都很难覆盖每一个家庭,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家庭。其次,电网体系可能不够坚韧。被电网覆盖的家庭也许平时用电无忧,但在酷暑等极端天气出现后它们的用电量骤然增加,这可能会让电网崩溃。比如,近期在极端高温天气下,印度等国家的电网体系遭受巨大考验,停电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家庭的空调成为摆设。因为高温和停电,许多人在夜里难以入睡、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在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后,身处户外的人们难以得到空调的保护,从而可能会遭遇致命威胁。比如,最近发生在沙特的朝觐者死亡事件,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说明人类制造的“安全岛”的局限性。为确保朝圣者安全,沙特政府只向符合条件的朝觐者发放朝觐签证。而据报道,由于各种原因,今年在麦加朝觐的大约40万名外国人没有获得许可证。他们无法进入附带空调的帐篷休憩,也不能乘坐空调大巴因而不得不在烈日下长时间行走,从而暴露在致命的高温之下。

当然不仅仅是朝觐活动,人类其他大量活动和工作(比如马拉松等体育活动、环卫、农业等)也需要在室外进行。因此,当极端高温等恶劣天气出现后,许多人都有遇险的可能。即便是办公室白领,虽然平时能享受中央空调系统提供的保护,但在出差、旅游时仍然有可能遭遇热浪等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健康威胁。

气候变化会带来极端高温等灾害性天气的增多和加剧。在此背景下,各国都需要建设更多“安全岛”并确保其保护作用的正常发挥。但同时,我们不应该高估人工“安全岛”的作用。我们要始终谦卑地承认,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的力量不值一提。

三、务实和有雄心地推进气候治理

气候治理既包括气候适应,也包括气候缓解。鉴于气候问题的复杂性,这两方面工作的推进难度都很大。但鉴于气候问题的严重性,这两方面工作都要抓紧推进。

一方面,各国要在正确评估现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气候适应。工业革命开始后至今,巨量化石能源的燃烧逐渐地改变了地球的大气环境。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即将跨过临界点。今后,极端天气会出现得更加频繁、破坏力会更强。鉴于此,并根据区分轻重缓急的处理原则,气候适应需要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迫切任务,这方面的工作千头万绪,其中必须包括:第一,积极推进电气化,并尽量避免在推进气候适应时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第二,做出制度调整,在热浪等极端天气出现后,不分国籍、职业、经济和法律状况等,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量充分的安全保护。

另一方面,各国要继续全力推进气候缓解工作。和气候适应相比,气候缓解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智慧,付出大得多的努力,而成功的概率更低。但是,如前所述,气候适应的作用毕竟有限。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需要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决绝,把气候缓解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尽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尽可能宜居的地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安全查看更多>电力供应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