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石油报道正文

我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管输体系

2024-07-16 14:3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李玲关键词:能源安全油气能源供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目前,西部管道已建设有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展氢气、二氧化碳、液氨、甲醇等管道输送实验,将来可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更多新型能源产品的管输服务。

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管道”)日前与新疆其亚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为这些企业提供甲醇、煤制气管道输送服务。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氢能、绿色甲醇、绿氨、CCUS等新型能源项目受到较大关注,众多企业提前布局,抢抓战略新机遇,由此产生石油、天然气之外的新型能源管输需求。目前,西部管道已建设有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展氢气、二氧化碳、液氨、甲醇等管道输送实验,将来可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更多新型能源产品的管输服务。

催生管网未来新业态

油气管道运输系统作为国家能源运输的大动脉,承担着能源供应与安全的重要使命。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长输油气管网总里程约18万公里,其中原油管道2.8万公里,成品油管道3.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12万公里。

“油气储运行业是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高效输送事关国家能源供应安全重大战略需求。氢能储运、二氧化碳管道输送、能源互联网等需求为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管道专家黄维和指出,围绕“双碳”目标,发展流动保障与融合输送、氢能及二氧化碳输送等技术,创新智慧管网与能源互联等技术,保障油气管网高效利用与多介质灵活输运,这将是油气储运行业发展的新任务。

以二氧化碳为例,黄维和指出,中国在实现碳中和愿景下,对CCUS有巨大需求,而二氧化碳运输是CCUS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必将依托于长距离的二氧化碳管道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中国二氧化碳管道建设起步晚、规模小,相关技术与配套政策相对滞后,亟需对未来公共基础设施的二氧化碳管网进行系统规划并开展相关技术攻关。

在国家管网集团近日召开的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国家管网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指出,要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洞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引领能源管输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以技术为先导,加快探索氢气、二氧化碳、液氨、甲醇等管输技术,催生管网未来新业态。”

相关研究“多点开花”

作为我国管网建设的主力军,国家管网集团当前正围绕氢气、甲醇、液氨、二氧化碳等管输技术开展一系列工作,相关研究“多点开花”。

“这些研究主要包括软、硬两方面,软的方面主要是一些战略性研究,比如这些管输系统未来将在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进行甲醇和液氨等新型能源管输的战略布局等相关课题。硬的方面主要是技术、科研方面,涉及这些新型能源管道输送的物性、工艺、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国家管网集团联合相关单位陆续立项、开展了多个研究课题,覆盖氢气、二氧化碳、液氨、甲醇等管道输送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11月,国家管网集团组织开展的国内首次全尺寸掺氢天然气管道泄放喷射火试验与封闭空间泄漏燃爆试验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掺氢泄放燃爆验证试验的空白,为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掺氢输送技术自主可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二氧化碳管输方面,由于二氧化碳有别于天然气等其他气体,尤其是超临界态二氧化碳特殊的理化特征,将给管输工艺、安全评价、材料与设备、完整性等方面带来挑战。在氢气管输方面,也涉及管道材料的氢脆及安全性等问题。因此,相关单位针对这些问题也在开展实验研究。

推动新型能源大规模发展

相较于其他输送方式,管道输送具有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等优点,今后若能真正构建形成新型能源管输体系,将对推动氢气、液氨、二氧化碳、甲醇等新型能源大规模发展意义重大。

以氢气为例,在业内看来,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掣肘就在中间的运输环节,占据了约30%—40%的成本,导致终端用氢价格偏高,且无法实现长距离输送。“通过新型能源管输体系的构建,可以实现这些产品的大批量输送,降低运输成本,对推动下游大规模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

去年以来,绿色甲醇投资火热,众多上游企业着手布局,一大批绿色甲醇项目加速规划、审批、备案。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其中的很多企业对管输甲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项目选址决策中会更多地将管输因素考虑进去,以缩短中间公路运输的距离。

针对二氧化碳管道建设,黄维和也给出具体发展方向:“在碳达峰前布局建设百万吨级超临界输送二氧化碳管道示范项目,碳达峰后以盆地为中心构建区域千万吨级二氧化碳管道运输网络架构,碳中和前构建区域间的干线管道,形成输送规模达到10亿吨级、总里程约6万公里的国家输碳管网。”

“当前应开展二氧化碳陆地、海洋管道全相态输送技术与装备攻关研究,完善国内管道输送技术链并推动管输行业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助力示范工程的落地实施。”黄维和指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安全查看更多>油气查看更多>能源供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