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10月投资项目来看,电池项目占比依旧过半,但投资总额及项目平均投资额均大幅下降,且以初创企业及二三线企业为主,国内产业链企业投资热情已大幅消退,对待扩产态度愈发谨慎。
中汽协数据显示,进入十月,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对汽车消费拉动效应明显,多地车展与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企业新车型密集投放,推动车市热度持续走高,10月汽车销量环比同比均实现增长。其中,乘用车市场在多项积极因素推动下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
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6.8%。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7.9万辆和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和33.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9.6%。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9.2GWh,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51.0%。1-10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05.8GWh,累计同比增长37.6%。
不过,电池新能源行业虽整体局面向好,但在疯狂扩张与价格战持续冲击下,电池产业链投资步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退潮迹象,产业链企业也正在经历罕见的大面积亏损,产业链整体扩产步伐放缓,项目终止风波不断。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10月,电池新能源行业投资扩产项目大幅缩减,14个项目合计投资额仅有160.58亿元,不敌高峰时期的单个项目投资额。
投资扩产趋于理性 优质产能仍在扩张
从10月投资项目来看,电池项目占比依旧过半,但投资总额及项目平均投资额均大幅下降,且以初创企业及二三线企业为主,国内产业链企业投资热情已大幅消退,对待扩产态度愈发谨慎。“大缩减”不仅是今年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新项目投资的关键词之一,也成为当下我国电池新能源赛道结构性产能过剩危机持续、洗牌进一步深化的真实写照。
近日,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分享道,从长期市场看,全球电池产业基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当前中国面临“结构性”过剩和“短中期”产能利用率低的风险。
在吴辉看来,中国动力电池短中期产能利用率偏低,但随着结构性调整和需求恢复,利用率长期将回升。2023年和预计2025年,中国电池行业产能利用率分别约47%和49%(未考虑产能淘汰下),远低于宁德时代70%水平,约80%企业利用率不足10%,基本为落后产能。按5TWh规划产能计,2030年中国电池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将达67%,接近目前宁德时代最高水平。
行业增速放缓,企业营收增速下滑是不可避免的情况,面对电池行业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企业也正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据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及三季报来看,从年中开始,头部企业已经开始逐步恢复盈利,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开始回升到较高水平。
并且,近两年,实际上已有部分产业链企业因考虑到市场需求、资金、预期收益率等诸多问题,陆续公告终止、缩减了部分投资计划。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风口与风险并存
此外,面对电池行业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企业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期在行业寒冬中保持稳健运营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电池网注意到,10月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扩产项目当中,尚太科技与科达利先后宣布前往马来西亚布局。其中,尚太科技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初步计划约1.54亿美元,建设周期预计24个月;科达利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不超过6亿元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
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迅速发展,东南亚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增长点。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东南亚市场更是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这其中,马来西亚作为东盟十国的重要国家之一,总体经济体量虽不及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但在政策层面,马来西亚政府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出台多项措施推动本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因此,马来西亚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以及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布局东南亚的“新焦点”。
据电池网统计,电池厂方面,2022年9月,蔚蓝锂芯公告在马来西亚进行锂电池项目建设投资,项目拟总投资2.8亿美元,新建10GWh圆柱锂电池制造项目;2023年8月,亿纬锂能圆柱电池产业园在马来西亚开工动土,并且在2024年7月,亿纬锂能再次宣布拟以自有及自筹资金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储能电池及消费类电池制造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32.77亿元;2024年7月,珠海冠宇也宣布拟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冠宇电池新能源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
材料方面,2023年11月,星源材质子公司英诺威新材料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槟城州举行奠基仪式,一期项目总投资50亿人民币,预计年产20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配套涂覆隔膜;2024年9月,恩捷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拟在马来西亚新设子公司投资建设锂电池隔离膜项目,拟规划建设产能约10亿平方米/年,项目总投资额预计约20亿元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电池产业链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业内人士此前对电池网表示,为就近配套国际客户,电池企业海外建厂是大势所趋,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欧洲部分地区电力成本和人工成本是国内的四五倍。
近日,在ABEC 2024丨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诺德股份总裁陈郁弼讲道,出海要非常谨慎,调研要非常详细,每个国家差异很大,只要政府相关领导人一换人,可能会完全颠覆原来的原则和想法,整个制度都会有变化,要去慢慢去建,一步一步来,刚开始不要投资太大。
星源材质总工程师高东波也提到,海外产业链配套非常不完善,不像国内整个产业链配套完善,在工厂周边就有资源很快可以完成,在海外很难找到这种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产业形势的严峻变化正在逐渐蔓延至海外市场,虽然国内电池产业链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作为新增量,但事实上,即便是海外本土的明星企业,也并不好过。
11月22日消息,在努力争取救助资金失败后,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根据破产法第11章寻求重组。Northvolt在文件中表示,公司拥有约3000万美元的可用现金,仅能维持一周的运营。
Northvolt在七个国家拥有约6600名员工,该公司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重组。该公司现在债务高达58亿美元,通过破产重组,将获得新的资金来源。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此前曾表示,阻碍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除了海外建厂成本较高,主要还是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除此之外,中国企业海外布局还需要警惕海外工厂及其配套的土地所有权风险、营商环境风险,产业配套、融资服务与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慢等风险。
结 语
尽管电池新能源行业短期内面临挑战和波动,但从全球市场来看,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电池作为新能源核心载体,未来的市场一定会更加广阔,覆盖面积更广。且包括固态电池、钠电池等在内新兴电池技术不断研发应用,也为电池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市场机遇。
目前,电池行业周期波动已经处于中后期,价格波动趋于平稳,不过整体盈利能力还比较脆弱,从企业端而言,企业需要重视产品性能,赋予电池新能源行业更多创新和活力,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然,未来如何布局、如何研发、如何降本,也是企业的一大考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特斯拉公布其2025年Q2汽车交付数据,交付量为38.41万辆,同比下降13.48%。其中,特斯拉Model3/Y的交付量为37.37万辆,包含Cybertruck在内的其他车型,交付量仅约1万辆。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累计交付720803辆汽车,与2024年交付量同期相比减少了11万辆。据了解,2025年Q2是
2024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1.2万辆,拥有公共充电桩25万台,公共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为6∶1。上海市留给建设公共充电站的土地资源极度稀缺,充电需求与公共区域供应不匹配,上海城区和郊区的存量公共充电桩分布也不均衡。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AI应用爆发式增长,引发各界对于算力对电力能源短缺担忧。众多知名人士指出,AI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能源短缺,为保证电网供应稳定,发展储能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储能的市场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频繁变动的政策给储能收益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也在倒逼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加速“升维”。技术升维之战如何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表后光储的联合运行,结合了光伏发电的低边际成本以及储能放电的时段可控这两个优势。其在用户的电费节省以及售电公司在现货市场中的套利和降损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不俗的作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而且储能作为优秀的调节资源,不仅可以匹配本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曲线,还可以通过交易合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在现行工商业分时电价机制基础上,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7月10日至9月10日),武汉市执行工商业代理购电价格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12:00-14:00由原低谷时
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发力,销量成绩引人注目。根据上半年的累计销量数据,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吉利汽车紧随其后,累计销量达到72.51万辆,同比增长126%。新势力阵营战,鸿蒙智行和零跑汽车表现出色,其中鸿蒙智行在6月单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随着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发布6月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竞争态势已见分晓,配套动力电池情况也随之明朗,行业格局呈现新趋势。战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H1销量近日,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情况:(数据来源:各家车企公开销量数据、乘联会部分数据)市场方面,得益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
近日,宁德时代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检”)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已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在政策法规与标准研究、检测认证、零碳管理、产品认证等方面展开合作,助力行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为我国新能源产业规范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中检董事长许增德,
日前,河南林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2025年6月27日拟对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这一锂电池项目正式迎来阶段性进展。公示信息显示,项目选址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产业园,林州创锦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51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宣布,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此次上市旨在深入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支撑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
制造固态电池通常要用更前沿、更新型的材料,如今复合集流体正在被加速导入固态电池应用中。今年6月,三孚新科对外披露,该公司已与欧洲半固态电池制造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待客户成功建立首台套半固态高安全电池生产线后,将签订“5GWh半固态高安全电池关键材料”正式供货合同。据悉,该关键材料为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公司2025年6月产销快报。电池方面,2025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同比增长67.81%,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去年1-6月累计装机总量约72.555GWh,同比增长85%。比亚迪6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82585辆,同比增长11.
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打造绿色低碳港口。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比亚迪披露2025年6月产销快报。报告显示,2025年6月,比亚迪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90,049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7.019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34.526GWh。2025年6月产销快报数据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负责同志解读《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日,浙江省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发布关于拟对浙江启蓝电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GWh宽温域钠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的公告。浙江启蓝电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GWh宽温域钠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包括电池设计、电芯组装、电池测试等。为迎合新型储能产业风向,
2024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1.2万辆,拥有公共充电桩25万台,公共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为6∶1。上海市留给建设公共充电站的土地资源极度稀缺,充电需求与公共区域供应不匹配,上海城区和郊区的存量公共充电桩分布也不均衡。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
作者:贺瑞璘1张通1吴镓淳1王朝阳3邓永红1张光照1许晓雄2单位:1.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引用本文:贺瑞璘,张通,吴镓淳,等.骨架型材料与设计在高比能锂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758-1775.DOI:10.19799/j.cnki.2095
AI应用爆发式增长,引发各界对于算力对电力能源短缺担忧。众多知名人士指出,AI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能源短缺,为保证电网供应稳定,发展储能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储能的市场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频繁变动的政策给储能收益增加了不确定性。这也在倒逼储能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加速“升维”。技术升维之战如何
高泰昊能推出租换电系列产品,可广泛兼容,支持8-24串电池组,适配磷酸铁锂、三元、钠电等多种电池类型。通过智能一键切换,实现不同电池类型的管理,满足多样化的电池配置需求。
新型储能是加快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储能电池市场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储能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电芯技术创新的践行者,鹏程无限自成立以来,在业界同仁的支持下,不断取得优异成绩。2025年7-8月,鹏程无限计划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分别举办“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项目整体建设“四箭齐发”,一期项目累计产值突破92亿元,二期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三期项目推进主体结构施工,四期项目将于近日实质性开工,为洛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年产能30GWh的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包含3条电芯产线、10条PACK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安阳市龙安区美景能源50MW/2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总价24482.25804万元,折合单价1.224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陕西大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博华电力设计院有限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大埔峡能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建集团青海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94.8093万元,折合单价0.85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珠海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3920万元,折合单价0.848元/Wh。项目招标人为国家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日,华丰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暂无充电宝相关零部件业务。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研发新型储能电池(锂金属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研发进程中,技术路线是以新型聚合物为主,卤化物辅助,当前已取得初步验证成果,公司将继续审慎推进。但后续成果转化与产
6月30日,广西广投桂中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了广西广投桂中综合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总招标规模107MW/200.28MWh。本项目分为2个标段。其中:I标段: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50MW/100MWh)+飞轮储能系统(8MW/0.28MWh)+全矾液流电池储能系统(1MW/4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3MW/6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