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全球锂电池制造领域,干法工艺正逐渐成为新一代工艺路线的关注焦点。凭借在环保、降本和技术适配性上的优势,干法工艺展示了颠覆传统湿法制造的潜力。从核心技术路径到设备企业的工程化实践,干法工艺的突破与挑战,正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聚焦的话题。
干法电极技术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其对环保法规的响应能力和显著的成本优势。在欧美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下,锂电制造必须减少对NMP等有毒溶剂的依赖,而干法工艺以无溶剂制备方式,满足了这一需求。
同时,免除传统湿法工艺中占总成本50%-60%的烘干和溶剂回收环节,干法技术显著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能耗成本。据LG新能源估算,干法工艺可使制造成本降低17%-30%。
技术适配性也成为干法工艺崭露头角的关键因素。干法电极在压实密度、孔隙率及固固界面性能上具备显著优势,与固态电池和大圆柱电池技术天然协同。实验显示,干法电极的压实密度相比湿法提升可达8%-32%,可对应20%的能量密度提高。这些特性使得干法工艺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目前,干法工艺的技术实现主要围绕两条路线展开:
以特斯拉所收购Maxwell为代表的粘结剂原纤化法,通过高剪切力将粘结剂纤维化,使其将活性物质与导电剂紧密结合,形成具有强度的自支撑电极膜。这一工艺对设备的剪切力和温控能力要求极高,核心设备包括气流粉碎机、螺杆挤出机和强力混合机。
日本丰田、美国AMB所推崇的静电喷涂法,主要利用带电粉末在电场作用下均匀沉积至集流体上,再通过热压使粘结剂融化固定、挤压成自支撑膜。尽管静电喷涂法在技术成熟度上较高,但其在粉末厚度控制和均匀性方面存在更多局限性,其制备的电极膜在耐久性和柔韧性上不及原纤化法。
行业普遍认为,粘结剂原纤化法在性能稳定性和可加工性上表现更优,逐渐成为主流路线。
但目前,干法工艺尚未完全成熟。主要的挑战包括混料均匀性、自支撑膜成型的稳定性、连续制造的效率,以及与湿法电极的成本竞争力。设备企业在这些关键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力量。
另有固态电池端企业指出,干法工艺所需设备将带动前段设备价值量占比翻倍提升,直面挑战、提前布局企业也将优先卡位,锁定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2024高工锂电年会上,曼恩斯特、利元亨、嘉拓智能、清研纳科、华彩科技等设备企业围绕干法工艺的混料、成型、辊压与规模化生产四个核心环节,提出了技术突破方案,展示了协同创新的潜力。
曼恩斯特分享了在混料环节的设备优化策略。通过采用先进的搅拌和分散技术,公司实现了对材料混合比例的精准控制,确保电极材料的均匀性,同时设备的密封性设计有效防止了污染和氧化。公司开发的强力混合机和VC高效混合机,通过集成预混合与纤维化功能,提供气氛保护(如充氮)和温控能力,有效提升了材料制备的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造粒环节,曼恩斯特强调,设备需满足喂料的连续性和粒径可调性,避免粉碎过程中的温升以保持材料化学特性。为保证制备过程的安全性,接触材料的设备部件进行了陶瓷化处理,从源头避免金属异物的引入。
在自支撑膜成型环节,曼恩斯特通过陶瓷双螺杆挤出机实现纤维化工艺的突破。该设备采用耐磨陶瓷元件,避免异物引入,同时降低摩擦损耗,其设计有效减少设备占地并优化维护成本。
华彩科技同样引入双螺杆挤出机,展现了较传统气流粉碎机和包覆机更显著的优势,包括提高压实密度、膜片张力及降低极片面电阻。同时,该技术还能减少裁边损耗,提升成膜良品率。其干法制备的负极自支撑膜片厚度可减薄至60μm,进一步优化了膜片的压实性能。
通过螺杆配置与精准温控,华彩实现了不同粒径三元、石墨的优质纤维化和均匀混合,克服了包覆机温控不足、剪切力过高等缺陷。公司提出,在干法制备中,挤出温度控制在100–120℃,高固含条件下可控至50–60℃,可确保纤维化效果稳定。
针对磷酸铁锂等D50粒径较小的材料,华彩开发了高固含干法电极制备工艺。通过双螺杆挤出直接成膜,膜片仅需两次减薄即可达到自支撑强度,后续与集流体复合并经干燥处理完成制备。
在干法电极制备中,辊压工艺是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将膜片厚度减薄至满足叠片或连续收卷需求,同时提升膜片的张力与强度,实现工业化生产。
干法电极在超薄及超厚制备方面均有技术瓶颈。清研纳科指出,现阶段干法电极的优势集中于100–300μm的厚度范围,而湿法电极则在更薄的制备需求上具备成熟优势,部分应用中选择负极干法与正极湿法的混合工艺进行匹配。清研纳科目前能够实现的是27μm干法电极极片的制备,且经过辊压后可进一步提高压实密度。
利元亨针对更薄锂金属负极制备,开发了多辊压延设备,通过精确张力控制与厚度调节,为高性能电极制备提供了可能。
嘉拓智能研发的锂负极辊压设备已突破至20μm锂金属负极厚度,并向15μm持续优化,其认为成膜与减薄分段处理能有效控制张力,并通过复合工艺进一步优化极片性能。
针对干法电极工艺规模化的挑战,清研纳科还重点突破了高速制备与粘结剂含量控制等。公司提出,干法工艺中,由于缺乏溶剂助推,粉体需具备类似液体的流动性,才能确保在高速成膜过程中实现物料均匀性和成膜稳定性。目前目标是实现负极大于80m/min的双面复合成膜速度,正极速度达到50m/min,才能接近湿法电极的生产效率(双面湿法速度可达160m/min)。
粘结剂含量的减少是干法电极的技术难点,同时需保证足够的膜片强度以适应高速连续制备。清研纳科的目标是将负极粘结剂控制至0.7%,正极粘结剂含量低于1.5%,以在干法工艺中实现更高效的低成本成膜性能。
清研纳科2012年起探索粉体成膜技术,已实现卧式双连轧向卧式多辊(4辊-20辊)连轧装备的迭代,支持不同产线需求,包括量产GWh级产能的装备。
2024年,清研纳科建成首条锂电池用干法电极全自动化贯通线。接下来,公司将聚焦干法制片的工艺稳定性及成本优化,将于2025年10月筹建国内首条GWh锂电干法电极自动化产线,装备上实现1000mm幅宽、80m/min的机型规模化量产。
干法工艺的产业化不仅依赖于设备的技术突破,还需与材料研发形成协同创新。
电池企业超威集团提出,在干法工艺的设计中,材料配方的调整,能够优先保障成膜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同时通过改性导电剂提高材料分散性。未来固态电池中的干法电极体系需要沿用液态电池的供应链协作模式,即设备与材料企业共同开发改性材料和工艺,设备企业根据材料物化指标进行定制化优化,通过不断调整工艺参数实现最佳适配,才能推动干法工艺的全面落地。
嘉拓智能作为璞泰来旗下的自动化装备业务平台,依托璞泰来在负极材料、涂覆隔膜、涂覆材料、粘结剂上的全方位布局,已经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中“技术+协同”共振的有效示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强优势产业标准建设。落实光伏、锂电池等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加强智能光伏、锂电池回收利用、显示模块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标准攻关,以高标准带动关键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1、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双向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新型材料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突破,其中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聚焦于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包括与蓝廷新能源合作开发固态电解质及半固态复合隔膜、设立汕头博盛复合集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复合集流体技术、以及与中南大学合
作者:梁振飞1王兴兴2胡皓晨3李艳红2欧阳博学2孙晓云3高瑞茂2叶骏2王德仁3单位:1.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海西817000;2.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引用:梁振飞,王兴兴,胡皓晨,等.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
南都电源新一代储能产品发布会嘉宾致辞刘为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来小康原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工与新材料所所长中国电科院资深专家、教授级高工新品发布8MWh#x2B;液冷储能系统amp;超大容量固态电池相佳媛南都电源副总裁、总工程师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8日,内蒙古科技厅发布2025年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技术榜单的通知。其中包括5个研究方向。高安全长寿命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应用研究中,要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x2265;180Wh/kg,循环寿命#x2265;10000次(1C倍率充放电),支持5C倍率
ESIE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南都电源8MWh+液冷储能系统&超大容量固态电池亮相!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5〕116号)。其中明确,强化重点领域标准工作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智慧家庭、全固态电池、汽车碳足迹等标准体系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论坛在京成功召开。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百人会理事会暨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总结,主题为《从新能源汽车革命演进过程看汽车产业竞争态势与趋势》,以下是他的发言原文,略有编辑节选。01从2021-2025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9日,广东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鼓励企业加大对固态电池的研发投入,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推动固态电池产品规模化量产落地。聚焦关键核心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8日,南都电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目前数据中心产品是铅酸电池以国内客户为主,高压锂电产品海外认可度较高,均为海外出货。目前国内锂电在数据中心应用偏少,但在北美和东南亚,受环保和占地要求等影响,锂电渗透速度提升。锂电方案不仅能提高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更符合行
3月6日,科力远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响应下游重要客户的开发需求,主要针对固态电池核心零部件,开展干法电极的技术开发。面对固态电池发展趋势,公司配备完善的产品开发设备和强大的技术团队,该技术和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以及液态电池,目前干法电极的开发大幅减少了与
2025年初,干法电极技术领域传来两则最新动态,均指向这项被视为下一代电池制造关键的技术正在加速走向商业化。1月初,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尽管相关技术路线、应用场景等具体信息尚未明确,但该规划产能代表着国内干法电极量
大圆柱电池风潮卷土重来。先是特斯拉在2024全年实现自供4680装机量从0.1GWh提高至8GWh的飞跃,再是近日宝马集团再强调,2025年宝马创新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其中,特斯拉作为推动大圆柱电池上车的关键角色,在2024年自供装机量跃升以及干法正极技术的突破,将为其得克萨斯州、内华达州两大超级工厂百GW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持续挑动着行业神经。行业预计,目前国内半固态电池技术先行,2025年具备固态电池技术内容的出货量(包括车载与非车载领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态电池当前处于核心技术突破和验证阶段,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外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
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多家企业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包括安高特电、聚源动力、英诺贝森等,总投资额超过120亿元。1月1日,安高特电临武生产基地成功实现无人机动力固态电池量产下线。1月2日,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与乐昌市产业园签约,计划投资约30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干法电极固态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重要的升级方向,其量产装车进程不断提速。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车,根据各大车厂和电池厂商披露的时间表来看,绝大部分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近期,固态电池领域不断传来好消息。青岛中科源本新能源高性能20Ah车载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日,广东国立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与乐昌市产业园签约,计划投资约30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产业项目。该项目规划产能10GW,预计产值120亿元,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超过300人,同时快速实现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致力打造成为国内固态电池生产知名品牌。据了解,广东国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投资者关于储能业务发展、储能产业联合体、当前储能项目进展、固态电池技术等问题进行回答。公司储能产业基金对公司未来储能业务发展有哪些促进?公司组建的储能产业联合体现状如何?储能产业基金的设立,为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先导智能,12月美国公司Factorial首批固态电池问世,请问公司提供设备吗?先导智能12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在固态电池领域,公司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
4月1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7日-4月11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2024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沙戈荒”基地建设等情况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四川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提出,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
4月10日,欣旺达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以下简称欣纪元2000)顺利完成5000公里极限测试,并在ESIE2025真机亮相发布。穿越大半个中国,横跨二十多座城市,历经多重严苛环境考验,全方位验证了其安全可靠性及场景适应性。目前欣纪元2000已完成相关认证,将于2025年5月正式量产。六道安全防护体系,筑
2025年4月10日-12日,华昱欣携高安全、高收益的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亮相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全面展示其在产品创新、安全设计、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以行业领先的产品力和服务水平诠释其构筑绿色价值、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坚定决心。第13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
4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指出,加强优势产业标准建设。落实光伏、锂电池等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先进光伏、新型储能、高性能锂电池等重点产品分级分类标准制修订,加强智能光伏、锂电池回收利用、显示模块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标准攻关,以高标准带动关键材
2025年4月10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先生作主旨报告,并重磅发布了《储能产业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0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司固态电池项目研发进展。表示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1、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双向发
4月9日,华中地区首个超级电容耦合火电调频项目,华能武汉调频储能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电站由华能阳逻电厂与西安热工研究院联合研发,建设14兆瓦磷酸铁锂电池+6兆瓦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系统,通过耦合2台64万千瓦高效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以“机组+储能”联合调节模式参与电网调频。电站可以充分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房的蓄电池组作为后备电源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负着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电力、确保设备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职责。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蓄电池的性能会逐渐衰退。若未能定期进行检测与维护,一旦突发断电,蓄电池可能无法正常供电,进而引发设备停机、数据丢失,甚至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4月7日上午,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重庆潼南高新区举行。项目总规划建成7万吨电池破碎打粉,7万吨湿法再生,2.1GWH电池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项目交付竣工验收,2026年3月投产。项目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工艺,发挥公司优势建设“绿色环保智
作者:梁振飞1王兴兴2胡皓晨3李艳红2欧阳博学2孙晓云3高瑞茂2叶骏2王德仁3单位:1.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海西817000;2.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60;3.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引用:梁振飞,王兴兴,胡皓晨,等.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