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煤炭市场正文

煤炭市场研报(2024年12月):动力煤价格小幅反弹收官 2025走势能否延续

2025-01-03 17:49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关键词:煤炭动力煤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市场研报(2024年12月)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作者:刘纯丽)

核心观点

在政策对内需的持续拉动作用下,工业生产在12月淡季保持强势。2024年1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PMI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2.2%、52.2%,均位于扩张区间,我国经济景气水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双下跌,表明生产端整体的改善继续强于需求端。扩内需政策加速、加大力度落实的必要性仍在上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有了明确转向,必对2025年经济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开创发展新局面。

2024年12月,全国气温总体前暖后冷,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偏少。电厂维持高库存,仅保持刚需采购。环渤海港口市场供需延续宽松,价格呈现链条式传导下跌行情,各热值煤种陆续跌破合理区间上限,逼近长协价格。直至12月底,港口库存持续下降,叠加主产地年底供应减量预期,现货成交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反弹。2025年1月冬季保供和保安全、春节放假因素共存,随着春节临近,非电用煤收缩,煤矿发运和电厂拉运同步放缓,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活跃度下降,动力煤价格短期或将窄幅波动为主。

2024年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及日均产量均创下新高。当月全国原煤产量4.3亿吨,同比增长1.8%;日均产量1426.6万吨。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43.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1.2%,增速与上月持平。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关停退出的煤矿产能较小,与之对应的是一批新型、大型、特大型煤矿陆续投产,且大多集中在2024年四季度,因此年底煤炭供应较为充足。

2024年11月我国煤炭进口量再次创纪录达5498.20万吨,环比增长18.9%。其中动力煤(非炼焦煤)进口量为4268.7万吨,同比增加27.11%。1—11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49034.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4.8%。其中动力煤累计进口量为37887.96万吨,同比增长12.73%。与国内煤价相比,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明显,这成为我国煤炭单月进口量屡创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2024年进口煤采购已完毕,预计12月进口煤大概率将继续保持高位,若仍在4000万吨以上,就意味着2024年我国进口煤炭数量有望攀升至5.3亿吨以上。

煤炭市场价格:供需格局转向宽松,煤炭价格趋降

◆ 2024年动力煤价格小幅反弹收官

2024年12月,全国气温总体前暖后冷,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降水偏少。

12月初,在冷空气趋于活跃的带动下,电厂发电量、供热量较快增长,电煤耗量和入厂煤量均环比上升,但仍低于上年同期,库存环比继续上涨。电厂仅保持刚需采购,坑口周边煤厂和贸易商多持谨慎观望态度,叠加大型煤企外购价格继续下调,拉运车辆明显减少,市场煤销售较为冷清,坑口库存压力未见缓解。环渤海港口市场供需延续宽松,价格呈现链条式传导下跌行情,后市看空情绪占据主导,下游终端普遍观望静待价格触底,市场交投活动冷清。环渤海港口煤价从9月25日开始下跌,跌破850元/吨后,再击穿800元/吨关口,各热值煤种陆续跌破合理区间上限,逼近长协价格。

12月底,因元旦前后部分煤矿检修停产,供应收紧,而元旦节前化工等终端补库需求稍有释放,部分在产煤矿拉煤车集中,坑口价格持续小幅上涨。沿海电厂采购需求小幅增加,港口库存持续下降,叠加主产地年底供应减量预期,贸易商挺价情绪升温。港口煤价在经历3个月的持续走弱后,在港口库存持续下降和主产地供应减量预期影响下,现货成交价格止跌企稳并小幅反弹。12月30日大型煤企外购价格上调。12月31日中电联CECI曹妃甸价格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4500大卡三种规格品分别报收于769元/吨、669元/吨、569元/吨,较前一日分别上涨2元/吨、2元/吨、1元/吨,较11月底分别下跌56元/吨、54元/吨、64元/吨。不过终端电厂库存仍较充足,非电企业需求低迷,少量阶段性刚需对煤价支撑力度或较为有限,多数贸易商选择边涨价边出货。

2024年,在长协煤保障下,电力行业对市场煤采购量有限,且水电超常增长,太阳能、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突破,能源替代量不断增加,电力行业耗煤量增长受限。同时由于行业盈利水平不佳,限制行业开工率提升,非电行业用煤需求相对疲软。整体而言,需求端对煤炭市场支撑有限。另一方面,2024年我国煤炭供应维持较高水平,产能高效释放,进口持续增加,市场供给比较充足,煤炭供需格局转变。全年动力煤市场价格重心下移,不过相较于其他大宗商品,在需求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动力煤价格显示出了超预期的价格韧性。

2024年12月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全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冬季百日行动”安排部署视频会。根据安排,此次行动分为安排部署、摸底排查、案件查办、深化巩固4个阶段,并将持续到2025年3月底。且2025年春节在1月末,煤矿放假将早于上年。2025年1月冬季保供和保安全、春节放假因素共存,预计煤炭产量较上年同期将有所下降。而随着春节临近,非电用煤收缩,煤矿发运和电厂拉运同步放缓,港口库存大概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将平稳过渡至春节假期,煤炭市场供需宽松、活跃度下降,动力煤价格短期或将窄幅波动为主。

图1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曹妃甸指数)

◆ 供需形势宽松,国际煤炭价格普遍回落

2024年12月海外煤炭供应较为充足,但煤炭市场需求未见好转,主要需求方中国和印度采购积极性不佳,中国方面的电厂招标意向价偏低,有流标现象出现,国际煤价普遍回落。而随着我国国内煤炭价格的持续下行,与进口煤炭的差价也在迅速收窄,进口煤性价比走低,发往我国的煤炭量明显减少。12月最后一周,印尼中高卡煤报价小幅回落,4500大卡巴拿马型船FOB报价大致70~71美元/吨。印尼低卡煤矿方报价小幅回落,3800大卡巴拿马型船1月固定盘报价为50~52美元/吨。澳洲煤矿方继续小幅调降报价,5500大卡的FOB报价大致为84~86美元/吨。

图2  国际三港煤炭期货价格走势

2024年,国际煤炭价格经历了一定的波动。根据洲际交易所(ICE)纽卡斯尔煤炭期货合约的数据,截至12月31日,该期货价格在2024年底微升达到每吨127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0.87%。这一小小的涨幅结束了此前连续9周的价格下跌走势。然而,与2023年相比,煤炭价格仍呈现下降趋势,累计下降了7.27%。

导致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作用增强,以及煤炭需求的明显放缓。国际能源署预测,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预计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尽管增长仅为1%(这一增长速率较之前明显放缓)。总体来看,2024年国际煤炭市场呈现出需求增长放缓、价格有所下降的趋势,反映出能源转型和环保政策对煤炭市场的双重影响。

煤炭供需:煤炭供应整体充足,需求仍待恢复

◆ 原煤生产继续保持高位,日均产量超1400万吨

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及日均产量均创下新高。当月全国原煤产量4.3亿吨,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月放缓2.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6.6万吨,较10月增长98万吨,较2023年同期高47万吨。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43.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1.2%,增速与上月持平。

图3  2020—2024年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

图4  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月度走势

分省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原煤产量名列前三甲的分别是内蒙古117846.6万吨、山西115984.6万吨及陕西71048.7万吨。新疆原煤产量排名第四,1—11月原煤产量累计达47736.8万吨,但同比增长19.4%,增速为全国第一。截至目前,新疆生产和建设煤矿产能已超过5.5亿吨,已建成特大型煤矿14座,单矿平均规模已提升至550万吨。

另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数据,排名前10的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21.6亿吨,同比减少2322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0.0%。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7家企业同比增长,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潞安化工集团原煤产量有所减少,分别同比下降7.9%、1.7%、12.2%。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关停退出的煤矿产能较小,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山东等地。与之对应的是集中在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地的新型、大型、特大型煤矿陆续投产,且大多集中在2024年四季度,因此年底煤炭供应较为充足。2024年,我国煤炭政策由保供转为稳产,预计全年原煤产量小幅增加,达47.6亿吨左右。供应结构方面,随着新疆煤炭资源产量的快速增长,煤炭开发进一步向西部资源条件好、竞争力强的地区集中。晋陕蒙新原煤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81.6%左右,有效发挥了煤炭供应“主力军”作用,同时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我国煤炭生产主体。

◆ 11月煤炭进口量近5500万吨,再创新高

11月我国煤炭进口量超过了9月份的4758.8万吨,再次创纪录达5498.20万吨,较上月增加873.4万吨,环比增长18.9%。其中动力煤(非炼焦煤)进口量为4268.7万吨,同比增加27.11%,环比增长17.62%。1—11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49034.9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4.8%,增幅较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煤累计进口量为37887.96万吨,同比增长12.73%。

图5  2020—2024年煤炭月度进口量

与国内煤价相比,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明显,这成为我国煤炭单月进口量屡创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11月我国动力煤进口额为3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09%,环比增长19.4%。由此推算,11月份动力煤进口均价为76.45美元/吨,同比下降13.39%,环比增长1.51%。2024年进口煤采购已完毕,预计12月进口煤大概率将继续保持高位,若仍在4000万吨以上,就意味着2024年我国进口煤炭数量有望攀升至5.3亿吨以上。

◆ 气温偏高降水增加,水电发电量降幅收窄

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增速较10月下降1.5个百分点。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第二产业用电量5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用电量13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96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85687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2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用电量58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第三产业用电量16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6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保持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日均发电249.8亿千瓦时。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856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分品种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火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收窄,核电增速加快,风电由增转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火电同比增长1.4%,增速比10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水电下降1.9%,降幅比10月份收窄13.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核电增长3.1%,增速比10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风电下降3.3%,10月份为增长34.0%;规模以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0.3%,增速比10月份回落2.3个百分点。

根据气象部门数据,11月全国平均气温5.1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9摄氏度,较2023年同期偏高1.1摄氏度,成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而全国平均降水量21.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蓄水情况较好支撑了枯水期的水电发电量,当月水电发电量降幅收窄。另据水利部报道,11月1日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蓄水量870亿立方米,基本完成蓄水任务,所蓄水量足够保障今冬明春枯水期供水需求。

◆ 钢铁建材进入传统淡季,化工行业保持增长

11月,在宏观预期和实际需求的边际改善下,钢材需求边际改善,钢厂利润有一定修复。11月份钢铁行业PMI为50.6%,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结束连续2个月的环比上升态势,但指数仍保持在扩张区间。而12月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其对户外作业影响显现,钢市需求有所收缩,市场预期继续以观望为主。12月钢铁行业PMI为47.5%,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在连续2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后再次落入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材需求和钢厂生产均有所收缩,原料价格继续下滑,钢材价格低位震荡。

当前,国内房地产政策虽已全面放松,但新房购置情况仍不理想,新开工情况不佳,房地产市场对建材等大宗商品需求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1—11月,全国水泥产量16.7亿吨,同比下降10.1%。钢铁、建材行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化工行业仍保持增长态势。甲醇生产较为旺盛,2024年1—11月甲醇周均产量达到174.6万吨,同比增长8.2%。据市场信息,截至12月25日,化工厂煤炭库存1560万吨,周环比持平。


原标题:中能财经 | 动力煤价格小幅反弹收官 2025走势能否延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动力煤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