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能源煤炭市场正文

煤炭市场研报(2024年12月):动力煤价格小幅反弹收官 2025走势能否延续

2025-01-03 17:49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关键词:煤炭动力煤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炭调运:临近年底铁路货运能力持续增强

◆ 国铁货运量11月同比增长5.5%

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过19.4万车,创下了历史新高。国家铁路通过精心组织和统筹运用线路、机车、车辆等资源,持续提升货运能力。特别是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主要货运通道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万吨列车的开行有效保障了重点企业的货物运输需求。国家铁路积极响应全国能源保供要求,精心组织发电取暖用煤的保供运输,全月煤炭发送量1.84亿吨,同比增长3.3%,其中电煤发送量达到1.32亿吨,同比增长1.9%。

铁路大秦线检修结束后,运量迅速恢复至满发水平,2024年11月份货物运输量完成3658万吨,同比下降2.87%。环比增加247万吨、增长7.24%,再次创下了年内新高。日均运量121.93万吨,较10月份的110.03万吨增加11.9吨,增长10.82%。2024年1—11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35712万吨,同比减少7.9%,降幅较上月收窄0.53个百分点。

◆ 北方港口去库,整体库存水平稳步回落

2024年11月底,我国煤炭供应充足叠加铁路煤炭运输屡创新高,港口煤炭库存不断提升。11月29日,北方港口煤炭库存上涨至3103.5万吨,港口开始加快煤炭疏港。12月上旬,受寒潮降温影响,沿海电煤消费呈现季节性回升趋势,其中华东区域电厂日耗增幅较为明显,基本达到往年同期水平,下游电厂对长协煤兑现拉运节奏基本平稳,叠加月初部分终端固定拉运计划释放,港口煤炭下水周转维持相对高位,整体库存水平稳步回落,并持续下降,环渤海港口去库情况较好。12月31日北方九港库存合计2550.1万吨,低于2023年同期59.1万吨。12月下旬,市场情绪面虽有好转但整体采购积极性难以提振,总体来看市场交投冷清。全国各港库存均呈下降趋势,截至12月27日,Mysteel调研全国55个港口样本,动力煤库存为6864.8万吨,周环比下降214.5万吨。

图6  北方九港库存合计年度对比

◆ 临近年底沿海煤炭运费下行

2024年11月西北太平洋台风依旧活跃,“康妮”“银杏”“桃芝”“天兔”“万宜”接连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南北海域前后出现大风巨浪,装卸效率下降,通行船只受限,运力周转放慢。加之北方港口货量逐渐增多,沿海煤炭运输价格稳步上行。12月初,沿海运力需求继续释放,且受气象封航影响,船舶周转仍阶段性放缓,支撑船东挺价情绪。但整体而言,市场货盘释放依旧受限,且外贸航线运价持续下行,部分兼营船舶运力回流增多,各航线运价上行幅度相对有限。随后因港口煤价持续走弱,“买涨不买跌”心态下,终端派船积极性不高,仅以刚需和长协拉运为主,沿海煤炭运价开始下行。12月中下旬临近年底,港口市场交投活动冷清,货盘流动释放不足,沿海市场运力需求明显下降,港口锚地及预到船舶数量均处于往年同期显著偏低水平。12月末沿海煤炭价格出现反弹,市场商谈活跃度或增加,但短期来看可持续性有限,沿海煤炭运价经过多日下行后跌速明显收窄,整体呈现平稳震荡态势。12月31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收于683.92点,环比下跌24.8点,位于近年低点。

图7  海运煤炭运价指数(OCFI)

12月通常是散货航运市场的淡季,而2024年的海岬型船市场更是“雪上加霜”。Shipfix公司在其报告中指出,2024年最后几个月全球钢铁产品的货运订单量呈下降趋势。11月份全球总量同比减少近34%,环比减少约7%;12月前2周货运订单活动疲软。受上述原因影响,12月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延续了11月的走势,持续震荡下行。12月19日,BDI指数自2023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1000点至976点,这一水平较11月中旬的峰值暴跌了82.9%。其中,占指数权重40%的海岬型船市场遭受重创,日均收益暴跌12.8%,降至8945美元/日,创下2023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12月底,BDI指数企稳微升。12月24日,BDI报收997点,创下4天最高,较前值上涨0.30%,实现连续第3天上涨。但从历史表现来看,BDI指数当前水平远低于过去5年和10年的平均水平,2024年下跌52.5%,全年表现为2014年以来最差。

图8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

宏观经济:2025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向明确

◆ 经济景气水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在政策对内需的持续拉动作用下,工业生产在12月淡季保持强势。2024年1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2.2%,分别比上月上升2.2和1.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52.1%略有回落,新订单指数上行0.2个百分点至51%,均明显高于荣枯线;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指数延续回升,采购量、原材料库存指数持续改善。但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为46.7%和48.2%,分别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均在荣枯线之下且继续向下调整。企业以价换量争取尽可能多的订单,生产端整体的改善继续强于需求端。外需方面出口抢跑还在持续,出口景气度或持续上升到2025年1月特朗普上台前,但提前透支的外需可能对2025年的出口造成影响。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表现亦好于消费性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回升幅度不及投入价格,成本压力有所增加。建筑业的改善则主要受预期和新订单指数驱动,实物工作量的形成相对滞后。扩内需政策加速、加大力度落实的必要性仍在上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4年12月11—12日在北京举行,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提振、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2025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有了明确转向,必对2025年经济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开创发展新局面。  

图9  中国制造业PMI

行业要闻

◆ 《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发布,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煤炭法》规定,国家对煤炭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方针,明确了煤炭资源开发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需要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进一步强化矿区规划管理,提高煤炭资源集约化规模化开发水平,持续提升供应能力,为能源安全做好兜底保障。为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对2012年6月其颁布实施的《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并发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2024年第29号令,以下简称《规定》)。修订后《规定》共六章三十条,其内容更加突出保障能源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更加注重规划工作的科学规范及满足持续深化煤炭管理制度改革要求。《规定》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组织协调和宣贯解读,强化对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工作的统筹指导和综合监督管理,推动《规定》落实落地,为发挥好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全国能源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2024年能源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是坚持端牢能源饭碗,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取得新提高。二是坚持锚定双碳目标任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根本动力,能源发展动能取得新提升。四是坚持提升监管能力水平,能源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五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能源国际合作取得新进展。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取得新成绩。

会议强调,2025年能源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中电联提出电煤中长期合同“优质优价”热值折算建议方案

电煤中长期合同是立足我国国情,实现能源保供稳价的重要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明确“优质优价、低质低价”原则,并首次提出“由供需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煤质偏差结算机制,鼓励协商确定热值折算系数”。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呼吁电力和煤炭企业在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中将“优质优价、低质低价”政策落实到合同具体条款中,并提出了具体的热值折算系数建议方案。根据电煤市场长期运行客观规律,结合CECI指数数据测算,采用北方港口交货平仓价的电煤中长期合同,5000千卡/千克的价格为5500千卡/千克价格乘以0.88,4500千卡/千克的价格为5500千卡/千克价格乘以0.77。陆运煤的价格折算系数可参照平仓价确定,考虑运费影响,陆运煤的价格折算系数应低于平仓价的折算系数。

“优质优价”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对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品品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既符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能源电力保障能力的客观需要。在电煤中长期合同中明确基于5500千卡/千克价格的热值折算系数,更加符合市场实际,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率,更有助于引导提升煤炭供应质量,在满足燃煤机组顶峰出力需求的同时,缓解铁路运输压力,提高全社会用能效率。

◆ 国际能源署:2024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达87.7亿吨

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煤炭报告称,2024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达87.7亿吨,连续第3年创下历史新高,且预测全球煤炭消费量或将推迟至2027年达峰。

报告还表示,全球不同地区的煤炭消费量呈现不均衡态势。发达经济体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2024年欧盟和美国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分别减少12%和5%;但中国、印度和印尼等新兴经济体的煤炭消费仍在持续增长。印度2024年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增加5%以上至13亿吨,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

报告关注到,在全球煤炭消费创历史新高同时,全球煤炭产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并首次突破90亿吨。其中,中国、印度和印尼的煤炭产量均突破本国纪录。从全球煤炭贸易数据看,目前国际煤价较2017年至2019年的均值高出50%。全球煤炭贸易量2024年将达15.5亿吨,同样创出历史新高。亚洲是全球煤炭贸易枢纽,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越南在内的亚洲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而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为印尼和澳大利亚。

报告称,得益于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强劲增长,目前煤炭在全球电力结构的占比已降至35%的最低水平。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安全总监萨达莫里表示,全球煤炭三分之二用于发电,随着清洁能源技术加快发展,尽管全球用电量在快速提升,但全球煤炭消费量到2027年有望达到高点。

(本报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官网、中国煤炭市场网、煤炭江湖)

原标题:中能财经 | 动力煤价格小幅反弹收官 2025走势能否延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动力煤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