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能源石油国际正文

油气市场:如何应对特朗普2.0时代

2025-01-24 15:05来源:能源新媒作者:苏佳纯 张夏等关键词:油气油气市场特朗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需求方面,特朗普政府或将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特朗普贸易政策会导致全球经济受损。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其施政纲领明文提出“将优先本土生产,确保关键商品和服务的国家自主性”“取消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逐步淘汰关键商品的进口”“购买美国制造,招聘美国公民”“将禁止用工外包的企业与联邦政府做生意”,同时在竞选中口头承诺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0%~20%的关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表示,目前还无法评估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具体细节,但认为如果出现非常严重的脱钩和大规模关税,最终可能导致全球GDP损失近7%。这一规模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经济总和。若全球经济走弱,将必然导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尤其是依赖出口贸易的新兴经济体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另一方面,特朗普贸易政策或加速全球能源转型。目前,中国出口美国的贸易额占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1%~12%。若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中国可能采取扩大内需或向其他国家与地区扩大出口的措施来提振经济,如“电动汽车下乡”“电动汽车出海”等,从而进一步加速全球新能源对石油的替代。据IEA预测,2025年全球液体燃料需求同比增长0.99百万桶/天,与2024年增速基本持平,不及2023年同比增量的一半。

在价格方面,特朗普大概率会造成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弱。在经济前景方面,特朗普的政策将加剧全球贸易分化,拖累世界经济。在供需基本面方面,特朗普执政对需求造成的影响将远大于对供应的影响,预计全球石油需求显著下降,美国石油产量增长有限,俄罗斯、伊朗的石油供应或受到抑制。在金融与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降息或将放缓,而强势美元将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在地缘政治方面,特朗普政府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以及对打击哈马斯的决心,导致中东地区冲突升级的风险难以消除;经拜登政府近期批准,乌克兰使用美国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俄罗斯随后修改核威慑政策,对乌克兰试射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导弹,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升级的风险一触即发,从而无法排除地缘政治风险在国际原油基准价上增加10%~20%溢价的可能性。

在当前全球石油供应能力超过石油需求的情况下,特朗普执政期间的国际油价将很大的取决于供应方的博弈。“OPEC+”国家的财政收入普遍依赖石油出口,对石油价格有较高的要求,预计会进一步通过调控原油产量来影响国际油价。据IMF统计,2024年沙特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为96.2美元/桶,阿联酋为64.0美元/桶,伊拉克为93.8美元/桶,科威特为83.5美元/桶,巴林为125.7美元/桶,阿尔及利亚为125.7美元/桶。俄罗斯在2024年的财政预算中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分别为69.7美元/桶、66.0美元/桶、65.5美元/桶。作为美国石油增产主力的页岩油目前成本普遍在50美元/桶以上(以WTI为基准计价),而掌控页岩油资源的国际公司均有较高的盈利要求,预计对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的期望在65美元/桶上方。

综上所述,预计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在地缘冲突不升级的情况下,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大概率在65美元/桶~75美元/桶的区间内运行。

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影响

在供应方面,全球天然气及LNG供应将有所增加。特朗普2.0政府利好天然气和LNG的产业政策包括:一是放松环保限制。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提议废止拜登政府的多项环保政策。这可能涵盖对天然气开采、加工及运输的环保限制。

例如,此前因环境影响评估而导致搁置的Keystone XL和Dakota Access等长距离油气管道建设项目有望重新提上日程。二是刺激天然气生产。预计特朗普解除油气勘探的联邦租赁销售限制,重点放开墨西哥湾海上钻探;加快发放勘探许可证、开放钻探新区、放宽开采限制;为工人减税,降低劳动力成本。上述措施对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受勘探开发周期以及投资回报要求的影响,预计很难出现天然气产量的爆发性增长。三是加快LNG出口许可的审批进程。据思亚能源,拜登政府暂停审批向尚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非自贸国)出口LNG的申请,涉及待批准及三年内出口许可到期的项目签约量4956万吨/年,其中涉及中国买家的长期合同量为970万吨/年,约占总量的20%。

特朗普竞选期间多次提出将加速LNG出口许可的审批进程,预计在其第二个任期内恢复非自贸国出口许可。此举将促进美国LNG出口量的增长,从而增加全球LNG市场供应据S&P。未来5年,预计美国待投运的LNG产能接近9000万吨,约占全球新增LNG产能的45%。

在需求方面,特朗普没有明确提出对天然气消费的支持政策,但由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LNG出口增长,全球LNG市场将大概率出现供应过剩,现货LNG价格将被腰斩,但市场流动性将显著改善,预计会一定程度上刺激欧亚地区需求增长。据Rystad,预计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4.22万亿立方米,2030年4.57万亿立方米。

在贸易与价格方面,欧美LNG贸易将持续加强。在国际LNG市场中,欧洲和亚洲是全球主要的LNG进口地区。据S&P,2023年欧洲LNG进口量为1.24亿吨,亚洲LNG进口量为2.59亿吨,合计占全球总进口量的95%。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市场,2023年LNG出口量约8600万吨,其中对欧出口量为5780万吨。特朗普当选后,欧盟有可能与美国LNG出口商签订更多的长期合同,用美国的LNG逐步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我国进口的LNG中也有一部分来自美国,但受特朗普因素影响较小。据Kpler,2024年1月至10月,我国LNG进口总量约为6450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LNG进口量约为400万吨,占比约6.2%。当下我国LNG进口渠道仍保持多元化格局,美国资源进口占比较小,即便面临贸易摩擦,来自美国的LNG对中国进口市场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天然气价格将主要取决于市场供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液化项目有望投产加快,LNG出口量攀升,LNG原料气需求激增,美国国内天然气供需将逐步收紧,推升Henry Hub现货价格。欧、亚作为主要LNG进口地区,随着美国LNG产能加速释放,供需形势有望逐步转向宽松,欧洲TTF和东北亚LNG现货价格面临下行压力。

对全球气候治理与能源转型的影响

特朗普或将再次主导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据2024年11月8日美国《纽约时报》披露的消息,特朗普准备通过行政令让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而该项举措无须得到国会的同意。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于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协定》;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总统首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同年2月19日,美国正式重返该协定。美国作为全球历史最大、当前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对全球气候治理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若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必将对全球气候治理带来消极影响。此举说明特朗普2.0政府领导下美国的能源政策将聚焦于提高化石能源产量,而不再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美国本土的低碳能源发展将严重放缓,而碳排放量将会大幅增加。据Cabon Brief预测,截至2030年,特朗普当选将使美国碳排放量增加40亿吨,大约相当于每年欧洲和日本的碳排放量之和。据2024年11月12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埃克森美孚CEO Darren Woods警告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并非良策,认为此举将为商界增加不确定因素。而该公司已在能源转型特别是碳捕集领域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此外,美国帮助较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援助承诺更将无法兑现。其在环境政策上的倒退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效仿。

据2024年11月15日《政治报》欧洲版报道,阿根廷正在考虑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必将导致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形象和领导力受损,为中国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领导者提供了机遇。

特朗普取消美国绿色能源减税补贴的承诺难以全部兑现。拜登政府于2022年8月16日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简称《法案》)以刺激经济,拟投入4000亿美元用于实行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大量税收抵免。过去两年间,在《法案》的鼓励下,福特、丰田、现代、LG等国内外行业头部公司均积极投资相关业务以强化美国生产。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截至2024年5月,已公布的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为1146亿美元。据2024年11月20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特朗普政府计划取消可再生能源税收抵免,但此项计划仍需获得国会的批准。据美国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废除清洁能源减税政策可在十年间增加约921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该计划若得以实施,必将损害在美投资新能源业务的公司财务状况,并降低美国市场的吸引力,造成美国新能源领域投资的大幅下降,以及相关项目的延迟或停滞。然而,特朗普很可能无法取消所有的绿色能源减税补贴,在《法案》支持下获得投资的大部分是共和党支持者较多的州,在投资和就业方面受惠于该《法案》的共和党议员将提出反对意见,目前已有18位共和党代表游说国会不要推翻免税补贴。预计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和大部分补贴或将得以保留,但会有所修改;美国的强制性的清洁转型将放缓,但市场和经济性将继续推动转型趋势。

特朗普承诺取消电动汽车强制要求及减税补贴。特朗普的执政纲领第十五条承诺“取消电动汽车强制要求,削减昂贵和烦琐的法规”。实际美国目前并没有电动车强制要求,特朗普指的很可能是拜登于2021年8月5日签署的行政令中所设定的“2030年美国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比达50%”“2027年前政府采购的轻型轿车和卡车将实现全部零排放”的目标,其中零排放汽车包括电池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汽车等。该行政令涉及约60万辆美国政府车将被替代;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赢得了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Stellantis等公司的支持。据路透社于2024年11月15日的报道,特朗普计划取消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所实施的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该举措将是特朗普政府更广泛的税收改革的一部分。若取消该项补贴,预计短期内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会减少、发展会放缓,但会巩固特斯拉在美国电动车领域的领导地位。尽管电动汽车补贴存在门槛高等问题,例如对电池组件、关键材料补贴适用条件提出本地化百分比要求,但不少大型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上难以实现盈利,若取消补贴将对其造成重创。由于特斯拉不是这项补贴的最大受益方,马斯克曾表示支持取消电动车的税收激励。因为取消补贴会对竞争对手造成更大的打击,其中包括通用汽车等传统车企。

特朗普取消所谓电动汽车“强制要求”无须国会同意,但取消《法案》中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补贴需要获得国会的批准。由于牵扯美国传统车企的利益,该项承诺难以全面落地。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特朗普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政策如何,都不太可能改变美国电动汽车发展即将放缓的预期。据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202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电动、插电混动、油电混动汽车等)销量约140.2万辆,同比增速约52.4%,市场渗透率约为9%,2010年以来至今累计销售总量已超过570万辆。其中,加利福尼亚州继续主导着电动汽车市场,旧金山湾区、洛杉矶市的电动汽车注册量约占当地注册汽车总量的30%与25%。与此同时,美国电动汽车发展或已悄然触及瓶颈。根据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于2024年6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有46%的美国电动车的车主后悔购入电动汽车,考虑在下次买新车时换回汽油车,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由于美国地广人稀,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易缺乏经济性,最佳解决方案或是“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的分布式发电与充电装置组合,然而在特朗普加强与中国贸易对抗的大背景下,美国电动汽车的分布式发展路径将困难重重。

结论

特朗普2.0时代对美元及油气市场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将借美元战略影响全球经贸格局,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外贸压力增大;二是对石油需求的影响大于对供应的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范围65美元/桶~75美元/桶;三是美国LNG供应增加,利空亚、欧天然气现货价格,利多美国天然气现货价格;四是美国能源转型放缓,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难度加大。建议我国油气行业积极面对上述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文/苏佳纯 作者系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石油经济研究室首席研究员

张夏 作者系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财税与金融研究室资深研究员

石云 作者系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天然气经济研究室资深研究员

王丹 作者系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天然气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油气查看更多>油气市场查看更多>特朗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