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池负极”相关结果319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8-05-23

      这种新的思路看似反其道而为之,实际上则是顺势而为,为锌基电池负极稳定性提高提供了新途径。...枝晶问题:电池负极长出枝桠,然后就短路了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技术,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锌碘液流电池采用高比容量、高活性的锌离子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优势。

      2017年我国<mark>负极</mark>材料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驱动因素

      来源:智研咨询2018-05-14

      90年代sony公司首次将碳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负极材料是影响电池容量的重要环节。...主要负极材料性能对比全球来看,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主要在中国和日本,中国的优势是石墨资源,日本优势是技术。负极材料产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

      科普|充电桩是什么?类型有什么?如何充电?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8-05-14

      电池充电时,电池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联,电池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联,充电电源电压必须高于电池的总电动势。一般来说,充电桩有两种充电方式,分别是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

      中科大合成复合<mark>负极</mark>材料 显著提升钠离子<mark>电池</mark>性能

      来源:电化学前沿2018-04-13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余彦教授团队采用静电雾化沉积技术(esd)合成了一种基于nb2o5的自支撑三维多孔nb2o5@carbon复合材料,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时,显著提升了nb2o5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3//nb2o5@carbon全电池循环稳定性测试实验发现,三维nb2o5@carbon负极材料具有杰出的电化学性能,具体参考图4图5。

      新技术使镍锌<mark>电池</mark>循环寿命提高10倍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4-12

      李明强团队与该校副教授张晓亮合作,利用氧化锌对石墨烯的原位剪裁技术,构建新型镍锌电池负极材料,应用于二次电池中。...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1万次,容量衰减率仅为0.0011%,最大放电容量为2603mah/g,有效解决了镍锌电池负极循环寿命低的问题,较文献报道具有重大改进。

      石墨烯在铅酸<mark>电池</mark>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来源:粉体网2018-04-12

      近年来对炭材料加入铅酸电池负极对铅酸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炭材料的加入能够提高电池负极的导电性,限制硫酸铅晶体颗粒的生长,有利于易溶解小颗粒硫酸铅的形成,在高倍率放电状态下,促进硫酸溶液更容易且更深地渗透入负极活性物质中

      电力储能技术进展与挑战

      来源:新能源趋势投资2018-04-10

      2.2铅炭电池铅酸电池发展历史悠久,原料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好,在蓄电池市场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铅酸电池负极硫酸盐化现象导致循环寿命较短,限制了电池的长足

      锂离子<mark>电池负极</mark>表面固体电解质膜的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进展

      来源:材料牛2018-04-09

      anod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sei)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的专题综述文章,文章概括了近年来利用多尺度计算模拟方法对锂离子电池负极...(copyright: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1.3 综述概要: 负极表面sei的模拟第二部分介绍sei的初始形成机制;基于第二部分形成原理上的理解,第三部分介绍电解质添加剂改性

      厦门大学合成具优异性能<mark>负极</mark>材料——石墨烯包覆ZnO-Mn-C纳米片组装空心微球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4

      zn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够通过转化反应和合金化反应机制与锂离子相互作用,表现出比传统石墨负极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和适中的工作电压(可避免形成锂枝晶),对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锂离子<mark>电池</mark>硅碳<mark>负极</mark>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3-29

      将非晶硅包覆在碳纳米线上制备的碳硅核壳纳米线材料作为高功率和长寿命锂电池负极的容量可达2 000 mah g-1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图1 碳硅核壳纳米线的sem形貌fig.1 sem image of...摘 要: 本文对锂离子电池中硅碳负极材料的纳米结构、掺杂改性以及三元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相关机理进行了总结,目的是研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硅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找到较为优异的硅碳负极改性方法.经过对比我们发现

      2018年全国重点工程储能项目分析

      来源:林洋新能源研究院2018-03-22

      图 3 电化学储能项目类型电池材料项目分类在电池材料项目中与原材料有关的项目占到了项目总数的35.8%,其中电池负极电池正极和电池隔膜项目占比较高。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3-1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的比能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石墨将逐渐被硅碳负极材料取代,锂离子电池负极也必将向着高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高循环性能等方向发展。

      <mark>负极</mark>材料:人造石墨主流 硅碳领航

      来源:锂电池news2018-03-05

      7万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约40亿元;到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310gwh,相应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19万吨,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100亿元。

      锂离子动力<mark>电池</mark>失效模式研究-金属外壳的腐蚀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2-26

      壳电压产生的原因对于失效电池的分析:通过上述曲线可以看出,正常电池壳体与负极电位在2.0v以上,并且循环性能和存储性能良好,而发生腐蚀的电池负极与壳体电位低,接近0v,并且循环和存储性能衰减快。

      精确设计石墨烯笼实现锂离子<mark>电池</mark>非碳<mark>负极</mark>高体积性能

      来源:清新电源2018-02-08

      但是碳纳米材料本身的容量和密度较低,而且在碳材料结构设计常常引入过多的预留空间,大大降低了碳-非碳复合材料的密度,这些都极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负极体积性能的发挥。...其中,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当今商用的石墨材料理论比容量有限, 而在以锡、硅为代表,有望取代石墨的非碳电极材料研究中,更多地在追求高的质量比容量,很少着力于体积比容量的提高。

      锂离子<mark>电池</mark>用多孔硅/石墨/碳复合<mark>负极</mark>材料的研究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02-05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硅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目前商品化锂离子电池负极采用石墨化碳 ( 如中间相碳微球 mcmb 和 cms) 材料, 这类材料嵌脱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基本在 9% 以下, 表现出较高的库仑效率和优良的循环稳定性能。

      AEM:钠离子混合电容器

      来源:能源学人2018-02-02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闫兴斌教授课题组提出通过煅烧柠檬酸钠(sc)直接生成3d结构(3dfc)的碳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作为sihc负极同样也有出色的性能。

      2017年中国人造石墨<mark>负极</mark>材料产量占比高达70% 前五企业占比超过75%!

      来源:起点研究2018-01-31

      一、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产量和规模分析2017年受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高端数码及出口等市场需求增长带动,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和产值均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17年各季度负极材料及针状焦均价走势分析(万元/吨)数据来源:起点研究院(spir)五、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短期内人造石墨仍将是市场主流,天然石墨将逐步被替代国内前十负极材料企业,

      硫模板技术可让锂<mark>电池</mark>再“瘦身”

      来源:天津大学2018-01-31

      碳纳米材料构建的碳笼结构被认为是解决非碳负极材料嵌锂时巨大体积膨胀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碳缓冲网络的构建过程中,常常引入过多的预留空间,导致电极材料的密度大幅降低,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负极体积性能的发挥。

      深度解析硅碳<mark>负极</mark>材料复合方式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30

      图1.锂电池负极材料种类石墨是较为理想的负极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优异的导电性且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嵌锂空间,被广泛用于锂电池中。...图2.石墨与硅的结构比较但是硅作为锂电池负极具有致命的缺陷,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嵌入硅晶体内部晶格间,造成了很大的膨胀(约300%),形成硅锂合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