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2007-10-17
但以往由于电荒,很多改革无法进入深水区。...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电荒本来就是个相对的和动态的概念。电力短缺和过剩在我国曾经周期性出现。因此,即使未来五年“彻底告别全国范围电荒”,笔者还有三个愿望想说。
来源:北京青年报2007-08-14
这种打着缓解“电荒”旗号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为名,行圈占资源、攫取政策之实的行径,与其说是“需求诱惑”所致,倒不如说是在进行“需求讹诈”。 为什么说是“需求讹诈”?
来源:新华网2007-07-09
地处热带的尼加拉瓜入夏之后由于空调使用量增加遭遇“电荒”,经常连续停电长达12个小时。 为了渡过电力短缺危机,尼政府正加紧修建新的发电站。“这两个月我们要努力省电,”奥尔特加说。
来源:新华网2007-06-05
尽管离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上海已经发生了一起拉限电事件,与前几年“电荒”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拉限电是因为上海一些变电站的变电降压能力跟不上。
来源:商务部网站2007-05-22
以色列国家基础设施部预计在未来3年以色列电力储备接近最低点,危及正常的电力供应,在2010到2013年之间可能面临电荒。...近年来,以色列电力公司电力发展缓慢,私有电力公司未完全进入市场,而用电需求却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因此已有不少关于电荒的警告。
来源:工人日报2007-04-30
就在广东电网加快融合的关键时刻,广东遭遇了持续三年的全国性“电荒”,用电负荷持续攀高,电价逐年走低,企业利润空间变窄,历史遗留的棘手问题和体制变化过程中的“不适应”因素接踵而来。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04-26
全国大规模的“电荒”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抑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说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囿于各个利益主体对改革的认识不同,以及全国“电荒”的客观现实,“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并未完成预期的目标。
来源:《南方周末》2007-03-02
从某种意义而言,2004年的“电荒”,除了水电不足的自然因素外,转型后的电煤调运机制协调不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湖北省政府自2004年中便开始了寻找建立煤炭供应长效机制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