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充放电效率”相关结果323
      美日联合推进石墨烯-硅锂离子电池商业化

      来源:烯碳资讯2018-12-11

      据报道,nanograf电池材料可以定制,可以实现1000mah / g到2500mah / g之间的容量,为高放电应用提供更高的电池级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放电效率

      融资租赁模式下储能电站项目的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11-29

      储能电站系统的年运行费用为,单位电量充放电成本为,电池购买成本为,电池容量为,电池充放电效率为,电池循环次数为。电池一年中充放电总量为。

      储能潜在广阔市场:峰谷电价套利、新能源并网、电力辅助服务三大主要领域

      来源:上品投资2018-11-19

      储能技术的关注点往往包括: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充放电效率、设备寿命 (年)或充放电次数、技术成熟度、经济因素 (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费用)、安全和环境方面等。...但如果考虑到发展前景,电化学储能技术在适用性、效率、寿命、 充放电、重量和便携式方面更具优势。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已然证明了这一点。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11-13

      此外在充放电过程中始终伴随着sei膜的重生破坏,导致锂离子和成膜添加剂在活性物质表面不断被消耗,无法形成稳定的sei膜,导致充放电效率降低,容量衰减加剧。...另外硅的安全性能优于石墨负极材料,这是因为硅的电压平台高于石墨,所以在充放电过程中硅表面不容易析锂,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同时作为自然界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硅的来源广,制作成本低。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8-11-01

      ,尤其在充放电效率方面,基本上接近100%,完全没有液态锂硫电池中存在的穿梭效应问题。...其中的锂离子如同优秀的运动员在正负两极间来回奔跑,在运动过程中即完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然而,这种看似有趣的结构却存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发生过10起燃烧事故。

      《Nano Energy》报道高储能密度全聚合物储能电容器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2018-10-30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主要通过纳米掺杂来提升薄膜的电介质储能性能,但高体积分数纳米填料的引入却会增大材料的能量损耗,尤其在高电场作用下,会导致聚合物电介质内部漏电流呈指数上升趋势,造成充放电效率及储能密度急剧下降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聚合物储能电容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交大新闻网2018-10-22

      聚合物储能电容器因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速率,可最大效率转化风能、潮汐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智能电网、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工作系统研究了通过建立多个层间界面和调控构成聚合物比率在介电性能、宏观极化、储能以及快速充放电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成功实现了铁电聚合物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的共同提高。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10-19

      镍酸锂的优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3种材料各自的不足之处,三元材料的性能较平衡,能量密度和容量都较高,容量能达到180~190mah/g,循环性能好,能达到2 000次,续航能力强,价格相对便宜;但安全性和低温性能较差,合成困难、充放电效率较低

      来源:中国粉体网2018-09-26

      sei膜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负极的sei膜增厚,sei膜阻抗增大导致锂离子在sei膜中的传导速率降低,最终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形成极化降低充放电效率。...处于低温环境的锂离子电池存在着放电电压平台下降、放电容量低、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差等特点。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9-05

      与此同时,硅碳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低、膨胀大、长循环会带来材料粉化问题、以及与相关电解液、胶的匹配问题始终困扰着相关的科研人员,因而,补锂、预锂化等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并且在相关的领域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江苏光伏储能投资经济性分析

      来源: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07-30

      还有峰谷价差的收益,假定蓄电池充放电效率为85%,电价峰段时...时:电网给蓄电池充电,充到80%为止,早上有光照时,光伏方阵给蓄电池组充电,直到8.00为止;在电价峰段8:00-12:00蓄电池和组件通过逆变器,以恒功率150kw给负载供电,4小时消耗600度电,放电深度约

      光伏发电、光储系统和用户侧储能谁最具投资价值?

      来源: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07-26

      万度,80%开工期间系统设计在电价峰值时功率输出,20*1.0348=20.7万,20%节假日以脱硫电价0.453元卖给电网公司,5*0.453=2.27万,利用峰谷0.7元每度的价差,每天充500度,充放电效率

      光伏、光储系统和用户侧储能谁最具投资价值?

      来源:古瑞瓦特2018-07-26

      万度,80%开工期间系统设计在电价峰值时功率输出,20*1.0348=20.7万,20%节假日以脱硫电价0.453元卖给电网公司,5*0.453=2.27万,利用峰谷0.7元每度的价差,每天充500度,充放电效率

      来源:新能源投融资圈2018-07-18

      结合现有峰谷电价差,平均每天收益约为6773.33元,比70%充放电,收益提高了14%;按照每年运行360天计算,年收益约为243.84万元,收益提高14%。预期的收益提高,主要是充放电效率的提升。

      来源:电动知家2018-06-28

      常规充电模式缺点非常明显,充电时间较长,但其对充电的要求并不高,充电器和安装成本较低;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更为重要的优点是可对电池深度充电,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干货|锂离子电池锡-金属-碳复合负极材料

      来源:材料牛2018-06-21

      锂在嵌入石墨后形成lic6的结构,其理论容量为372mah/g,充放电效率和工作电压都较高。而且石墨韧性较好,与金属锡形成复合电极可以缓解锡的体积膨胀,阻止锡颗粒的粉化。...但石墨各向异性高,引起的石墨片层溶胀、塌陷和不能快速充放电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锂离子电池对负极材料的要求。3.锡-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碳材料。

      干货|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组成及其设计流程

      来源:海基科技2018-06-07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本身会伴随产生一定热量,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而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池的很多工作特性参数,如内阻、电压、soc、可用容量、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储能未来:市场化电价机制是引爆点、储能+光伏提高自用电收益、辅助服务回本周期短

      来源:太平洋证券2018-06-06

      通常的关注点包括: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充放电效率、设备寿命 (年)或充放电次数、 技术成熟度、经济因素 (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费用)、安全和环境方面等。...由于电化学储能的载体是电池,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在适用性、效率、寿命、充放电、重量和便携式方面,更具优势。

      美国权威分析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能见Eknower2018-05-17

      储能电站的可变运维成本和系统效率对该服务很重要。可变运维成本中两个核心因素是充放电效率和容量衰减率。影响该服务经济收益因素包括购电、储电、放电等成本和放电收益等。

      2017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驱动因素

      来源:智研咨询2018-05-14

      但是,碳材料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比容量与一些非碳材料相比较低,并且还存在首次充放电效率低,有机溶剂共嵌入等问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