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态电池材料”相关结果340

      来源:电池联盟2021-12-09

      公司本次与卫蓝新能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有助于公司加快实现固态电池材料的市场化应用和批量销售,抢占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制高点,实现公司在固态电池业务的战略布局,奠定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1-10月全球动力<mark>电池</mark>装机量达225GWh  同比增长116.1%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1-12-03

      产品端,近期,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对外公开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布局取得重要进展,为国内高端纯电动汽车配套半固态电池实现了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比其第一代车型提高了一倍。...10月12日,公司拟投资金额不超过320亿元,投资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金额不超过320亿元;之后,又与恩捷股份投资80亿元设立平台公司。

      来源:蜂巢能源2021-10-26

      其独特的高速叠片工艺、高安全性无钴电池固态电池、车规级ai智能制造等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同时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努力打造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伟大公司。...10月25日,蜂巢能源与巴斯夫(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正极材料电池回收利用、上游资源等领域开展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旨在提升正极材料研发实力,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电池材料,巩固双方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从实验室到落地 无钴<mark>电池</mark>能走多远?

      来源:NE时代2021-08-31

      即使是现在,虽然头部企业已现,但关于电池路线的研究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蜂巢无钴电池、辉能、卫蓝等固态电池电池企业都在针对市场需求布局更多样化的技术路线。

      来源:高工锂电2021-08-24

      该实验室中短期专注于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研发,同时布局锂离子电池可靠性模型开发、无损检测技术开发等,争取在3-5年内,实现实验室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8

      曹广平建议:“可以同步开展这类电池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从实验室阶段就考虑材料多次循环降本的问题,避免走入电池回收‘资源不够又不能降本’的死胡同。”...延伸阅读: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了技术上的快速突破期:蔚来汽车发布150千瓦时固态电池,广汽埃安推出石墨烯电池,钠离子电池成为最新焦点。

      液态、<mark>固态电池</mark>全覆盖 赣锋锂业会影响<mark>电池</mark>供应格局吗?

      来源:NE时代2021-08-10

      整体来看,无论是液态电池还是固态电池,赣锋锂业在布局产能并且有确定的供应商,所以如果产品在市场上得到好的反馈,电芯领域相当于又进来一位新的供应商,而且赣锋锂业有电池材料资源,对于产业链的把控优势会比较明显

      来源:高工锂电2021-06-29

      3、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的障碍是什么,能源部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固态电池技术公司solid power首席执行官doug campbell的回复是,“供应链、供应链、供应链”。...为促进美国锂电供应链的战略建设,他们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1、美国政府可以做些什么来为国内关键电池材料的资源提供支持?

      来源:电池中国2021-05-11

      而即使是新型电池如石墨烯电池(采用石墨烯作为掺杂物质对电极材料进行改性,但锂仍是必须使用到的元素),或者是未来有望实现量产的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是将现有锂电池的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负极也会向理论容量更高

      全球SOFC发展启示录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2021-04-14

      缺点主要包括高温影响电池材料选择范围和损害寿命,以及启动速度太慢(最常用的平板式sofc需要1小时起)等,目前各国正在研发攻克中。...sofc采用全固态电池结构,单电池由阳极、阴极和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组成,其中阳极为燃料发生氧化的场所,阴极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两极都使用薄的陶瓷膜用作催化剂。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2021-04-08

      储能电池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包括:先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电池器件;全固态电池;水系电池电极材料,电解液体系及界面改性;钠离子电池材料开发及应用;多价离子电池,包括镁、锌、

      来源:汽车之家2021-02-19

      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一款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150kwh固态电池包产品,并宣布2022年四季度就能实现装车,这预示着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的步伐正进一步加速。...方建华表示,2021年在动力电池材料领域,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新型复合集流体材料及导电材料,都会有一些新技术导入甚至实现突破。这些技术对提升动力电池的性能,会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

      动力<mark>电池</mark>新技术落地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03

      欧阳明高指出,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需要长期努力。在陈立泉看来,行业在发展固态电池的同时,也要发展钠离子固态电池,要坚持“两手抓”。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27

      “像现在电导率最高的固态电池材料硫化物体系和锂金属负极、氧化物正极材料都不兼容稳定。另外,固态电池制备工艺是全新的,没有产业链,面对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缺失,固态电池生产成本比较高,产业化远未到来。”

      来源:电池中国2021-01-26

      国轩高科表示,将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拔高到210wh/kg,离不开关键的“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先进的预锂化技术。”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了150kwh固态电池产品。...国轩高科透露,基于硅负极和预锂化技术的210wh/kg磷酸铁锂电池预计会很快投产;蔚来汽车表示,“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半固态电池将于2022年四季度开始装车;智己汽车表示,搭载“掺硅补锂”电池的车辆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市

      锂<mark>电池</mark>隔膜:火热的「黄昏」?

      来源:元气资本2021-01-25

      核心内容1、电池隔膜的头部效应为何如此明显?2、湿法隔膜与干法隔膜的两大巨头公司该如何寻求突破?3、固态电池究竟是否会对隔膜产业产生根本性的冲击?新能源的产业链仍在吸引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

      <mark>电池</mark>储能+氢能丨欧阳明高详解未来智慧能源系统核心技术(附完整PPT)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1-18

      现在主要是公司商业运作,大家知道近期有很多发布会,都谈到电池的创新。第二就是我想说的是电池材料创新。...我们现在也这个固液混合的半固态电池现在声称是360wh/kg,差别不是很大,我们磷酸铁锂电池增加之后现在有突破280wh/kg。

      来源:电车汇2021-01-15

      过去几天时间里,国轩高科提出了硅负极材料和预锂化技术、蔚来的固态电池应用无机预锂化碳硅负极、智己汽车将搭载上汽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采用“掺硅补锂电芯”技术的电池,这些技术都是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而它们无一例外

      来源:能源杂志2021-01-14

      我国全固态电池的发展,离不开首位锂电池材料领域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的巨大贡献。...近年来,固态电池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关注,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布局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等研究,同时一些公司也纷纷瞄准电动汽车发布固态电池产品路线,其中不乏像日本丰田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

      来源:高工锂电2021-01-04

      星盈科技全固态电池展望:2020年验证固态电池材料体系,达到300wh/kg的5ah软包设计验证;2022年固态电池实现中试化生产;350wh/kg,循环1000次;2024年建设年产2gwh 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实现量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