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224

      来源:硅酸盐学报2017-07-19

      近年来,硅碳负极材料相关技术发展迅速,迄今已有少量产品实现实用化,日本日立集团maxell公司已开发出一种以sio-c材料负极的新式锂电池,并成功地应用到诸如智能手机等商业化产品中。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07

      除了通过动力电池轻量化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之外,硅碳负极材料的使用也是提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有效方式。2017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较2016年下降幅度较大。...相关阅读:锂电池发展亮点纷呈:硅碳负极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01

      在正极材料方面,业界纷纷将目标放在了高镍材料上,而负极材料方面,业界普遍认为硅碳负极足以担此大任。国外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硅碳负极材料的量产。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18

      而积极研发生产新型负极材料和技术创新成为了负极材料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硅碳负极将成负极材料企业角逐主战场?...负极材料的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可为杉杉股份带来较大的边际改善。2、深圳贝特瑞研发全球首款硅碳负极材料贝特瑞凭借在负极材料领域技术领先地位,其硅碳负极的研发和生产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换个角度看特斯拉市值超福特:电池新<mark>材料</mark>的技术革新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4-06

      利用不同形态的碳材料来复合硅进行改性处理,使其构成均匀的导电网络结构,形成导电性好、附着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的硅碳负极材料。3.硅碳负极为什么还没实现产业化应用硅碳负极材料是一种使用起来非常困难的材料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3-22

      负极材料方面有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合金材料,其中在合金类的材料里面的硅碳负极材料是研发的热点。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3-20

      针对高比能量动力电池,公司未来会重点发展三元正极材料。近期重点发展高镍三元材料电池,中期看重硅碳负极材料电池,远期则是关注新体系的高比能量电池。公司一直坚持三元叠片软包电池的技术路线。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06

      另外,公司2009年开发第一代纳米硅碳负极材料,2012年开发第二代硅氧材料和第三代硅薄膜材料,硅薄膜材料属于前沿性的技术,离商业化还有点距离。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22

      湖州创亚湖州创亚硅负极能量密度可以做到1300-1400mah/g,硅碳负极材料可以达到600mah/g。预计,今年上半年进入中试量产。...各负极材料企业在积极推进硅基负极的产业化,一场硅基负极材料的竞逐战正在上演。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20

      硅碳负极产业化进行时国内前几大负极材料生产厂商陆续对硅碳负极材料进行布局,深圳贝特瑞和江西紫宸已率先推出多款硅碳负极材料产品,上海杉杉正处于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中,星城石墨已将硅碳新型负极材料作为未来产品研发方向

      总投资约40亿元的石墨烯项目落户深圳高新区

      来源:包头日报2017-01-25

      ,重点研发石墨烯等新能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以领先的科技和自主知识产权,推动新型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二期投资约22亿元,建设4万吨石墨及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计划2019年4月开工,2020年上半年投产。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1-09

      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展如何呢?目前,杉杉股份、国轩高科、斯诺、星城石墨、湖州创亚等负极材料厂商都在布局硅碳复合负极,加速新型负极材料的产业化。

      来源:新华日报2016-12-14

      今年中天科技集团追加投资18亿元,主要生产高倍率磷酸铁锂电池及其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硅碳锂电池及硅碳负极材料和固态锂电池。

      来源:高工锂电2016-11-18

      从能量密度来看,在2020年达成300wh/kg电池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负极材料最为迫切,目前硅碳负极材料已获得诸多电池企业的青睐。...中天储能就利用高镍三元+硅碳负极研发了一款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的电池。在成本方面,性价比是永恒竞争力。动力电池大规模、大批量、pack成组等特点,都表明电池生产极度依赖自动化。

      来源:高工锂电2016-08-29

      中天储能科技拟在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宏兴东路36号建设厂房两幢,投入主要设备1100台(套),以实现高倍率磷酸铁锂电池及其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硅碳锂电池及硅碳负极材料和固态锂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6-08-16

      :(1)采用高比容量的高镍型镍钴锰酸锂材料或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与高比容量的人造石墨或硅碳负极材料;并开发与之适应的高电压电解液及适合硅基负极材料的电解液,通过电池材料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6-08-09

      中天储能科技拟在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宏兴东路36号建设厂房两幢,投入主要设备 1100台(套),以实现高倍率磷酸铁锂电池及其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硅碳锂电池及硅碳负极材料和固态锂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6-07-27

      超威创元开发这款高容量电芯的最初思路是采用高容量正极材料和高容量负极材料。此体系中正极采用nca材料,克容量可达200mah/g,负极采用硅碳负极材料,克容量可达650mah/g。

      来源:新浪汽车2016-06-23

      负极材料方面有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合金材料,其中在合金类的材料里面的硅碳负极材料是研发的热点。

      来源:电子发烧友2016-05-24

      model 3电池技术中硅碳负极的应用是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的重要突破。据介绍,该负极材料加入了10%的硅,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随着技术的推进,硅碳负极材料有望更进一步提升锂电池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