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动力电池企业”相关结果2965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2017-05-03

      这样迫使动力电池企业转型,整个行业或将面临洗牌。日前,电池中国网报道称,动力电池产业结构性过剩困境日渐凸显。...我们有无想过,如果外国企业下半年就回来,我们还可以蒙着眼睛睡大觉吗?国家会保护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吗?答案不言自明。动力电池网2日报道称,中国是新能源车大国,但绝不是动力电池强国。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02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同样,巨大的市场蛋糕也吸引了日韩电池企业来中国建厂布局。那么近期这些日韩电池企业在华状况又如何呢?

      锂电新能源汽车时代还要等多久?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28

      在2016年中国国内锂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合计达到30.5gwh,只够生产50万电动汽车,产量的限制也是影响锂电新能源汽车到来的主要的原因。...目前,很多企业都在为此而努力,最为代表的是特斯拉电动汽车企业,推出充换电站全新的方案,改变传统的一电一充的模式,解决了充电时长的问题。

      如果BYD不开放进场 CATL将会成为新能源乘用车<mark>电池</mark>领域的独孤求败

      来源:盖世汽车2017-04-28

      而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目前由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火爆。而且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对于电池的用量较大,使得很多企业在这几年尝到了甜头。...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需要抛弃炒作的外衣,脚踏实地进行技术研发和质量提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好成本的控制。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4-26

      事实上,价格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不少企业自去年以来,受到六氟磷酸锂利润驱使,扎推新建产能,而今年将成为市场集中投放期;二是受到政策调整影响,一季度动力电池企业明显开工不足,导致六氟磷酸锂需求低迷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26

      数据显示,2016年,这五家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合计超过20gwh,占据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75%以上。动力电池门槛的进一步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行业。一些中小企业势必会被更具实力的公司兼并重组。

      2017国际储能大会银隆新能源精彩瞬间、先进理念抢先看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4-25

      本次储能大会是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等11家机构联合主办,7家动力电池企业联袂主办。...银隆新能源斩获2017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三项大奖在4月24日晚举办的晚宴上,银隆新能源凭借“银隆钛”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对储能行业的贡献,荣获了2017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2017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储能电池供应商两项大奖

      读懂14项<mark>动力电池</mark>相关政策 看清发展方向和未来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25

      此外,推荐目录中优质动力电池企业配套的车型数量有明显增多趋势,这也意味着动力电池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行业集中度正在增强。...2017版规范条件提到,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7-04-24

      除深圳格林美、赣锋锂业等成立专业动力电池回收公司外,包括byd、沃特玛、国轩高科、catl、中航锂电、比克等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展开了积极的市场布局。

      来源:知行锂电2017-04-21

      动力电池产业由热转冷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火爆,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利润大幅增长。根据2016年企业年报显示,近八成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利润增长。

      2017年Q1中国锂<mark>动力电池</mark>出货量1228.3Mwh

      来源:EVTank2017-04-21

      2017年4月20日,研究机构evtank在北京发布了《2017年q1中国锂动力电池研究报告》。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q1,中国锂动力电池企业合计出货量为1228.3mwh,同比大幅度降低。

      磷酸铁锂系统能量密度超130Wh/kg 安全性能遭质疑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4-20

      事实上,按照规定,动力电池企业只有通过新国标产品强检,并获得具有动力电池检测资质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之后才可申报进入推荐目录。且管理部门只认可国家级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报告作为申报材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4-19

      对于电池企业,尤其是中小电池企业来说,从技术研发着手,提升产品合格率,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二是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过高是动力电池企业成本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18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颁布以及国家对于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深入研究的重点。而积极研发生产新型负极材料和技术创新成为了负极材料企业参与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

      来源:知行锂电2017-04-18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2017年产能规划达5gwh的动力电池企业有20多家。...以动力电池1gwh为例,其设备所需的资金投入就在5-6亿元人民币以上,体量之大,非动力电池企业自身能够完成,对资金拥有较强的依赖性。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4-14

      在此背景下,包括北汽福田、宇通、厦门金龙等主流车企和宁德时代、沃特玛、盟固利、微宏动力动力电池企业都开始加大了在快充领域的布局。...同样作为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的代表企业,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狂热之下被遗忘的指标—快充倍率

      来源:OFweek 锂电网2017-04-12

      2016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情况尽管动力电池高倍率快充技术的应用占比现在还很小,但是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据了解,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中沃特玛、catl等已先行一步,如沃特玛在快充技术领域已经深耕多年,目前已经可以实现

      来源:电车之家2017-04-12

      如何从跟风变成迎风,直至顺风,便成了众多动力电池企业未来5年的必修课题。相关阅读:动力电池产能严重过剩 发改委欲严控...骗补风波尘埃落定、补贴新政相继出台,以及三元电池正式解禁,让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根据2016年企业年报显示,近八成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利润大幅增长。

      来源:高工锂电2017-04-12

      而就单个企业角度而言,背靠下游较大动力电池企业的正极材料企业的业绩增长就更为明显,例如,背靠比亚迪、国轩高科的安达科技,以及依靠atl、宁德时代的振华新材等,其业绩明显高于同行。

      前三批目录配套车型超190款 锰酸锂<mark>电池</mark>打响市场进击战

      来源:高工锂电2017-04-12

      另一方面,补贴退坡,上下游均向电池企业施加重压,产品性价比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变量。...,东风汽车也在考虑将其作为微型车上的动力电池选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