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正极材料企业”相关结果295

      来源:起点研究2017-06-12

      主要有碳酸锂企业正极材料企业、负极材料企业、电解液企业、隔膜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等一、矿产资源二、材料三、设备四、动力电池五、数码电池以上名录排名不分先后,并不定期更新,如有遗漏,欢迎广大从业人士及企业指正相关阅读

      2016年中国锂电池<mark>正极材料</mark>产量16.2万吨 各<mark>正极材料</mark><mark>企业</mark>排行榜新鲜出炉

      来源:EVtank2017-06-07

      在《2017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研究报告》中,evtank对各家正极材料企业的主要客户、主要前驱体供应商、工艺流程、平均成本、平均价格,经营利润等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整个锂电池正极材料未来五年的发展作了预测和分析

      2017年三元<mark>材料</mark>价格走势简析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17

      ,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将会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从2016年开始,国内主流正极材料企业纷纷扩产产能,供需格局承压。2015年国内正极材料领域投资超过120亿,2016年也有超过200亿的投资,同比增幅超过60%。

      来源:高工锂电2017-04-12

      经历了多年的市场低迷后,主流正极材料企业集体上交了一份还算不错的2016年业绩报告。...其中三元正极材料营收1.96亿元,复合三元正极材料营收1.1亿元,钴酸锂正极材料营收1.7亿元,其它正极材料营收752.6万元。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4-01

      几乎每一家涉及三元电池产品的电池企业都提出了上述问题,这也显示了当前由于钴、镍等原材料价格暴涨给电池企业在采购三元正极材料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3-13

      1、受高毛利率刺激正极材料领域成投资热点在高毛利率的刺激下,锂电企业将视线瞄准正极材料,据统计,自迈入2017年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国内正极材料领域投资额超过77亿元。

      来源:高工锂电2017-03-10

      在参与扩张的企业中,有像优美科这样的国际企业,有像当升科技、厦门钨业这样的传统正极材料企业,也有像天赐材料这样从其它锂电核心材料领域延伸进来的企业,同时,还有一些外来新面孔。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3-09

      正极材料企业直接将原材料涨价压力传导至下游电池客户,导致钴酸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成本直接上涨。...目前电解液、隔膜等材料价格有一定幅度下调,可以抵消部三元正极涨价压力。另外ggii认为,钴材料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仍将保持上涨趋势,若估价持续处于高位,则三元电池成本将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持平,甚至超越。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3-06

      一位正极材料企业高层向高工锂电网透露,三元材料价格暴涨已经影响到了电池企业的产能扩产计划,下游电池领域出现了一股观望情绪。...但比亚迪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原材料涨价肯定会对电池企业的产能扩充产生一定的影响。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3-03

      ggii指出,随着当升科技、格林美等国内正极材料企业加大高镍材料产能布局,未来,国产高镍材料的进口替代将加速推进。...在补贴政策指挥棒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下,动力电池三元化的趋势正在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上游材料企业也纷纷加大产能布局,卡位高镍正极材料未来市场。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2-21

      和春节前后价格一路高开、需求旺盛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相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当前的市场表现较为冷清。...业内人士认为,正极材料企业将在2017年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这将对企业在扩产、研发、生产等方面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动力锂电池拐点:热烫三元<mark>正极材料</mark>(附2016十强榜单)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2-14

      正极材料的产销两旺,尤其是三元材料的旺盛需求让多家正极材料企业不断扩产,且有多家新进入者涉足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

      2017年锂电池产业原<mark>材料</mark>市场运行展望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08

      目前国外主要正极材料企业以生产三元材料为主,国内主要正极材料企业以生产磷酸铁锂为主,中国企业扎推于中低端市场的同时,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发展趋势: 三元材料发展迅猛逐步成为主流。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07

      其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都已逐步自给,由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1-19

      umicore充电电池材料业务副总裁kurt vandeputte说。延伸阅读:深入解析:前三季度正极材料企业的生存状态...近日,umicore(优美科)官网发布新闻称,umicore已从3m获得镍钴锰(nmc)专利族的所有权,这种正极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1-11

      业内人士指出,高镍三元材料电池的安全性受正极材料制备、制造环境、生产设备、电芯制造工艺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中,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不成熟和高镍三元电池制造工艺技术尚未突破是阻碍其产业化的主要原因。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7-01-09

      另外,2016年正极材料产销两旺,多家正极材料企业不断扩产,且有多家新进入者涉足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新增产能将于2017年开始陆续投放,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整理2017-01-04

      资料显示,中天新能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生产与销售,主要客户为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厂商,包括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绿动锂电池有限公司、新乡市超越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新乡市中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天新能)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挂牌。

      来源:高工锂电2016-12-26

      有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整车厂对其公司的账期最长已经达9个月,企业的资金链已经到了断裂的边缘;另一位正极材料企业高层则表示,电池企业采取银行承兑的方式回款依然没有改变,周期长达3-6个月,公司的账期压力非常大

      来源:齐鲁网2016-12-23

      锂电池产业链初具规模,已有智锂、通锂、坤金等3家正极材料企业,全行业前三位的负极材料企业斯诺,自主研制、全亚洲产量最大的电解液企业本一,国内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排名前列的企业通锂新能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