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汇数据”相关结果1080
      推动碳<mark>数据</mark>可信互认 SGS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SGS环境卫生安全EHS服务2023-06-15

      、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能源等重点行业和绿色金融、生态碳汇、esg等关键领域,提供面向城市、园区、企业、工厂、产线、产品的碳足迹追踪、碳盘查核验、碳效评价、碳资产流转、绿色金融等服务。...依托中国信通院星火|碳数据服务网络(crc),双方将通过技术和经验的共享,共同探索碳数据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来源:重庆万盛经开区管委会2023-06-09

      交通运输物流、新型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煤电能源、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和产品发展走在全市前列,碳汇能力持续提升

      来源:新华网2023-06-08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重启后,林业碳汇将在碳交易中发挥重要的、独特的作用。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3.04%。...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总量约2.35亿吨,成交额约107.87亿元。碳配额需求方通过碳交易完成了减排目标,供给方则在碳交易中获得了经济效益。

      来源:甘肃电投集团2023-06-08

      希望与华北电力设计院在新能源、综合储能、大型能源基地外送通道规划及紫金云大数据中心数据存储、超算业务等领域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梁政平表示,华北电力设计院主营业务涵盖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等领域,在传统能源、新能源、能源规划、数字化产业、碳汇交易、抽水蓄能、重力储能等业务领域具有领先技术优势,希望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为甘肃电投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来源:中国环境网2023-06-07

      届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降至约26亿吨co2当量,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控制在约20亿吨;碳移除总量(包括森林碳汇)达到月26亿吨co2当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基本相当。...杜祥琬认为,要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常讲的“富煤缺油少气”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这一描述忽略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特点,需要根据最新实践和研究数据,完整准确理解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为我国能源转型奠定准确的基础认知

      来源:新疆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06-07

      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支撑能力进一步强化,量传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基于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的碳排放实测技术进一步提升,建成统一规范的碳排放计量体系,全面满足工业、能源...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关键技术指标全面达标并适度领先于国内平均水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生态碳汇标准逐步健全,标准约束和引领作用更加显著,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支撑节能减排降碳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来源:湘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6-06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统筹谋划、科学配置数据中心、5g通信基站等高耗能新型基础设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依托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双碳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引导湘潭大学等高等学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核查、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6-06

      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加快培育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服务、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碳排放管理综合服务等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面向能源、工业、交通、建筑以及生态碳汇等领域的技术发展需要,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高效电能转换及能效提升技术等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的工程示范和成果转化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6-02

      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关键技术指标全面达标并适度领先于国内平均水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生态碳汇标准逐步健全,标准约束和引领作用更加显著,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支撑节能减排降碳向碳中和目标转变。...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支撑能力进一步强化,量传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基于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的碳排放实测技术进一步提升,建成统一规范的碳排放计量体系,全面满足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公共机构以及居民生活等领域碳计量需求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6-02

      希望今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森林碳汇、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清洁能源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助力中煤集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数据中电联:2023年1-4月份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简况1-4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75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2.5%,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碳监测技术指导委员会牵头组织试点单位及时总结技术方法,先后印发10余项碳监测技术指南或规程,涵盖重点行业、城市、区域、海洋碳汇等各领域。三是深入开展了分析。...加快突破流量监测等碳监测关键技术,提升利用监测数据校核核算数据的科学性。

      来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2023-05-29

      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加快存量数据中心绿色技术应用和改造,鼓励采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等先进节能技术,开展中型及以上数据中心能耗计量监控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紧密结合,着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围绕低碳产业、能源、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碳汇等各领域,全面构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促进宝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源市人民政府2023-05-25

      (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完成时间:持续开展)(二)探索建立本市国企参与碳普惠机制4.开展碳汇研究。...充分发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河源服务中心作用,结合我市实际,开展碳汇研究,重点摸清我市林业碳汇资源家底,厘清林权证权属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分析,多途径评估林业碳汇价值,研究现有实现碳汇价值最大化、最优化、最全化的交易路径

      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2023-05-24

      推进南通市海洋碳汇监测试点,提升重点行业碳源、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和评估能力。...完善生态环境指挥调度机制,推动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全覆盖,形成“实时监测—超标报警—数据分析—指挥调度—审核反馈”的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05-23

      支持新能源、碳汇等“零碳”“负碳”产业发展,积极开发碳汇项目和产品。探索建立“大数据+信用”碳金融数字服务平台。...以信用信息监管为支撑,利用碳账户大数据赋能,引入碳排放核查机构、环境咨询评价机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征信机构等,探索建立一体化碳金融大数据平台,共享有关数据,为企业提供银行信贷、资本对接、融资担保、绿色认定

      来源:大连市场监管2023-05-23

      加强电碳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和应用,提高电碳排放数据质量,服务碳核查、碳交易等工作顺利开展。...开展碳排放、碳监测、碳核查、碳足迹、碳交易、碳汇等相关基础、前沿和应用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电碳领域计量器具在线检定校准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来源:临海市人民政府2023-05-19

      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评价规范》标准,推荐遴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为公共机构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提供有效路径,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二)完善制度标准。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5-12

      第二章 碳普惠方法学管理第九条 【方法学】是指用于核算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资源节约、能源替代、林业碳汇等领域项目碳减排量的技术性文件,是碳普惠减排量核算的依据和标准。...碳普惠登记平台与湖北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接,实现数据联通,碳普惠减排量划转、变更、核销等信息的同步。

      来源:人民网2023-05-10

      辽宁省碳计量中心(电碳)将紧密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政策要求,加强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路径探索和制度建设;加强碳计量数据采集、分析、评价和应用;建立碳排放量和碳汇量的数据测量及保障体系;提升碳排放核算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05-08

      加快推进湖北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建设,开展碳监测、碳源碳汇影响评估,为湖北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气象科技支撑。...迭代升级气象超级计算机系统,加快建立应急卫星气象通信网络,在宜昌建设湖北气象大数据灾备中心。依托省政务云和大数据平台,汇聚农业、水利、交通、自然资源、民航等部门数据,实现气象数据资源共享和融合应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