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氢能经济”相关结果535
      双碳背景下的<mark>氢能</mark>前景?

      来源:氢智会2021-04-16

      中国氢能市场需求在当今全球局部冲突和贸易摩擦增多的形势下,能源的安全化、可持续化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低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彰显大国担当,也为中国氢能道路指明了方向。双碳背景下,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如何?从灰氢到绿氢的拐点在哪里?

      来源:中国能源杂志社2021-04-14

      据高工氢电分析,2020年,中国氢能产业投融资规模为712亿元,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投融资金额达515亿元,部分先发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汇聚产值规模突破千亿元。...2020年,尽管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但氢能发展势头不减。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相关规划政策的出台,助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中节能<mark>氢能</mark>专委会马林聪:国内外<mark>氢能</mark>标准化概况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1-04-09

      山东、安徽、湖北、四川,辽宁、山西、陕西,等各个省基本都在盯着氢能发展,都在进行规划,都在进行战略布局。咱们中国氢能这么热,但有一个特点,大家都围绕交通领域发展。...,从外地运,没有经济性,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亿华通新一代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G120首发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4-09

      g120和g80pro两款发动机的发布,标志着亿华通开启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新时代,同时也实现了国产氢燃料电池技术历史性突破,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增强中国氢能自主实力,拓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应用场景,加快产业链成长步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07

      而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由此可见,煤制氢的规模效应显著。...对此,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洪建表示,煤炭在短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刚刚起步的氢能产业应以经济性为首,合理利用现有的丰富资源,并通过对煤制氢技术的利用划定相应的时间范围,引导氢能产业无碳绿色转型

      来源:国家电投2021-03-31

      布鲁赫指出,近半年全球氢能市场快速发展,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西门子能源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燃气轮机掺氢燃烧领域的技术优势,同国家电投优势互补,共同为中国氢能市场提供从制氢到用氢的全产业链一揽子解决方案

      亿华通拟和丰田合资成立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公司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3-30

      丰田表示将持续致力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和普及,秉持积极开放的态度,面向所有和我们拥有共同志向的伙伴开发燃料电池系统,携手推动中国氢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丰田将一如既往的致力于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普及和氢能社会的建设,为守护中国蓝天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为中国社会持续量产幸福,努力成为当地最好的企业。”<新公司概要>

      来源:国资小新2021-03-30

      一股由央企作“先锋”的中国氢能潮流正在到来... ...这股氢能“潮流”,要从3年前国家能源集团牵头成立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中国氢能战略联盟)说起。

      来源:氢云链2021-03-26

      广东和上海是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两极,入选毫不意外;尽管北京积极性有限,但在奥运会+首都的前提下入选也是理所当然,何况北京的产业基础丝毫不弱于其他地区。...国家并未限制未入选城市发展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反而鼓励部分地区发展氢能产业,如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中明确支持内蒙古、陕西、贵州等省份发展氢能产业。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21-03-26

      并力争成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经济成本高,信贷支持热情不足。资本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逐利性,要想吸引资金的流入,必须保证其未来收益率。目前,氢能产业发展面临经济成本高的困境。

      <mark>氢能</mark>与新能源产业要肩负起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使命

      来源:氢促汇2021-03-25

      2021年将是中国氢能产业“理想变成现实”之年,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将配合有关部委,在适当地区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氢能进万家”示范社区等项目,开展“中国氢能展望2030”项目研究,同时加快氢能标准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企业报2021-03-25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2025、2030年加氢站分别建成100、300、1500座,十年间年复合增速达31.1%。...据前瞻研究院预计,到2050年氢能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超过10万亿元。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3-23

      2008年,法液空与中国氢能产业因“长征五号”航天项目而结缘,为“长征五号”提供液氢燃料,蓝星航天引进法液空的冷箱设备和配套相关设备。...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建设液氢装置,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将协助鸿达兴业进行液氢装置的技术和经济性分析,并就相关技术方案进行合作。

      来源:环球网2021-03-11

      客观而言与美国、日本等领先国家相比,我国氢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氢能产业尚存在缺乏国家氢能战略、核心技术不足、氢能产品单一、技术标准与检测体系滞后等问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1-03-10

      为了尽快形成统一的中国氢能战略规划,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建议,要从国家层面制定氢能战略发展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的重点。...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意见》里,氢能与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列,再次助推了氢能相关产业链布局。

      可再生能源制氢展望

      来源:计鹏新能源2021-03-10

      02我国氢能开发的政策环境我国正加快氢能开发的速度,国家氢能标准委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中提到,到2030年我国将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达到100万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10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利用体系中的占比有望超过10%,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而交通领域作为氢能消费的重要突破口,用氢量将达到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总用量的19%。

      来源:现代汽车集团2021-03-04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作为现代汽车“2025战略”三大业务支柱之一的氢能解决方案迅速在中国市场落地布局,充分体现了现代汽车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氢能产业前景的持续看好。

      来源:氢促汇2021-03-03

      在业内看来,2021年将是中国氢能产业“理想变成现实”之年。(来源:微信公众号“氢促汇”)进入2021年,地方政府和央企在氢能产业的布局不断加快。...其中,山东省能源局印发的《2021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有序推动鲁氢经济带及周边地区加氢站建设,新增加氢站8座,日供氢能力增加6000公斤;作为能源央企,中国石油宣布在全国范围投运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1-03-03

      大力发展氢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7亿吨二氧化碳。...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马永生表示,据国际氢能理事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将满足全球18%的终端用能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亿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