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业储能”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2-28

      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保持合理水平。...深化新型储能等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等关键问题研究,加强新型储能试点项目跟踪。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推进构网型技术、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和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等新技术新模式试点。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25-02-28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负责)(三)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服务业。...加快推进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到2030年,规划建设20个左右新型电力系统应用试点园区,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左右。

      中标!隆基氢能实力“揭榜”陕西氢能关键设备采购项目

      来源:隆基氢能2025-02-28

      作为陕西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双碳”战略而成立的省级氢能产业平台,陕西氢能聚焦“工业用绿氢”和“交通领域”两条产业生态链,计划通过构建“风光—绿电—储能—绿氢—工业原料”以及“制氢工厂—加氢站—燃料电池核心装备

      来源:上海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2-28

      充分发挥区内新能源产业特色,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对符合条件的“光储一体化”示范试点项目,按现行政策可给予一定支持。...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包括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循环经济领域等方面。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02-28

      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用能智能化控制、电能质量治理、分布式电源、绿色电力交易、碳管理等...(三)重点方向本次征集重点方向包括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及应用、需求响应、电能替代、新型用户侧储能、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协同、能源数字化管理、用能智能化控制、电能质量治理、分布式电源、绿色电力交易

      来源: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2-28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左右,增幅居万亿gdp城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7%左右,占固投比重达33.8%左右、较去年提升1.6个百分点。...推广新型储能应用,加快建设“8+4”电网侧储能设施,力争建成兆瓦级储能电站超60座,探索开展分布式光伏配建储能等创新试点示范。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科学谋划加氢站布局。

      来源:赣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02-28

      文件提出,支持企业面向多样性储能应用场景,选择具有针对性、适应性的储能技术进行开发和应用,支持发展容量型储能、功率型储能、能量型储能、备用型储能等,实现新型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需求侧全场景推广应用。

      来源:能源电力公社2025-02-28

      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20%:较2024年的18.9%进一步提高,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速。...3.传统能源转型:从单一发电向综合服务延伸煤电企业:拓展调频辅助服务、工业供热等多元化收益来源;探索煤电与ccus技术结合。油气企业:切入氢能制储运环节,布局加氢站和氢能重卡示范项目。

      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2-27

      培育壮大绿色、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力争绿色能源产业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加大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建设力度。...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其中提到,2024年,新增电化学储能电站装机52万千瓦,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2-27

      贯彻落实国务院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印...积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新型储能发挥功效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

      来源:许昌市人民政府2025-02-27

      聚焦未来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储能、氢能,推进固态电池正负极材料、智能光储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聚焦未来材料产业,积极推进功能性纳米材料、特种石墨烯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力争突破一批国外垄断技术。...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1008家,新增“上云”企业811家,入选省数字领航企业2家,获评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

      来源:阳江市人民政府2025-02-27

      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高铁站、公交站等交通运输场站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因地制宜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的交通能源系统,新建港口码头、物流枢纽实现光伏“能装尽装”。...对广东阳江工业园、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江阳春产业园区、阳江阳西产业园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全面实施绿色化改造,力争光伏覆盖率到2030年不低于50%。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5-02-27

      建立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广泛参与的市场机制。深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强国家、区域/省等多层次市场协同。...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

      AI&#x2B;<mark>储能</mark>,天合光能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技术合作签约

      来源:天合储能2025-02-27

      其能源研究院(eri@n)是能源领域里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科研成果以工业应用为导向;其电力工程中心(cpe)隶属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南洋理工大学最初创办的三所学院之一,在科研领域拥有卓越的实力和丰富的资源...通过构建ai+储能等智慧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将携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一步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储能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来源: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2-27

      依托全市统一的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加快推动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v2g等接入虚拟电厂管理平台集中管理。...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向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2-27

      贯彻落实国务院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新型储能发挥功效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

      工信部印发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mark>工业</mark>企业柔性负荷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等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02-27

      名单包括基于工业企业柔性负荷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该技术适用于源网荷储等领域,面向高耗能工业企业,如有色、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规模主要为园区级;高安全、高性能经济型智慧锂电储能及电能变换系统关键技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2-27

      ,2024年增加值增长8.2%;河北省提出抓好抽水蓄能项目,协同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将新增风电光伏并网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提出要巩固好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力争新增并网装机4000万千瓦、发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依托“绿电占比超90%”和矿产资源优势,云南省工业“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工信部四举措化解光伏产业的结构性矛盾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2-27

      (以上为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为探讨光伏及储能行业技术发展新趋势,2025年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将于江苏南京召开“ 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 ”,携手行业各方共谋

      来源:上海电气2025-02-27

      吴磊表示,当前,上海电气正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聚焦能源及工业装备核心领域,依托深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加速海陆空网产业链布局。...上海电气深度对接广东能源集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低碳转型的发展战略,双方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传统能源高效利用、储能技术及国际化战略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