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331
      纳米硅<mark>碳负极材料</mark>研发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7-10-20

      纳米硅碳负极材料则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向之一。...由于智能手机等也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也将成为高比容量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的广阔市场。在规模储能领域,纳米硅碳负极材料也将拥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干货】一文让你明白什么是<mark>负极材料</mark>

      来源:国信证券2017-10-18

      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类材料和非碳类材料,其中碳类材料主要分为石墨和无定形碳,主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硬碳)、软碳等,其他非碳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硅基材料、锡基材料、钛基材料以及氮化物等。

      钛酸锂动力电池的应用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7-10-10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含碳负极材料、钛氧化物、锡与碳的复合物、硅的复合物等。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采用碳负极材料。...碳负极材料电池有着比能量高、功率性能好等优势,但是碳电极与金属锂的电位接近,当电池过充电时容易在碳电极表面析出金属锂形成锂枝晶,锂枝晶会刺穿隔膜引起短路等安全隐患问题。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9-28

      钠离子电池是比较理想的替代方案,但由于缺少合适的负极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远远达不到要求。硬碳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首周库论效率高等特点,但被认为具有差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李巨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胡勇胜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以往硬碳负极研究中的传统半电池方法,严重低估了硬碳负极的性能,并提出了评估硬碳性能的改进方案。

      2017重点新<mark>材料</mark>示范目录公布 NCM/硅<mark>碳负极</mark>等4大锂电<mark>材料</mark>入围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9-22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上海杉杉、深圳斯诺、星城石墨、湖州创业等负极材料企业都在积极研发硅碳负极,主流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推动硅碳负极动力电池的测试和产业化。...日前,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目录》),其中有4项新材料涉足新能源领域,分别为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负极材料(硅碳负极)和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材料

      工信部公布重大消息!锂电池<mark>材料</mark>行业巨变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9-20

      负极材料将提价20%-30%在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方面。《目录》对低比容量和高比容量分别作出了要求。...可见负极材料高低比容量的界限为600mah/g。锂电大数据了解到,负极材料要在满足比容量要求的同时实现量产,硅碳负极材料或成首选。

      三部委推动4类锂电池<mark>材料</mark>企业发展 《重点新<mark>材料</mark>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出台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9-18

      《目录》将高低比容量的界限划定在600mah/g,通过和赛迪统计的数据对比,负极材料要满足比容量600mah/g,同时实现量产的需求,硅碳负极材料将成为预期的产品。...在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方面,《目录》要求低比容量(600mah/g):压实密度1.5,循环寿命300圈(80%,1c);高比容量(600mah/g):压实密度1.3,循环寿命100圈(80%,0.5c)

      来源:高工锂电2017-09-12

      尽管目前国内真正实现硅碳负极材料量产的企业不超过2家,并且主要应用于数码锂电池领域,但根据国家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的规划,硅碳负极已经成为下一代负极产品的方向。

      来源:Timo Ikonen2017-09-04

      相关阅读:2017全球硅碳负极材料研究报告...我们现在对锂离子电池中大量使用硅的材料性能有很好的了解,但是我们使用的硅太贵了,因此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从农业废料,例如大麦壳灰中制造类似材料的可能性,vesa-pekkalehto教授解释说。

      来源:材料人2017-08-30

      纳米硅在20世纪90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少量纳米硅掺杂来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是目前研发的热点,添加少量纳米硅或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可逆容量达到450mah/g。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7-08-23

      值得注意的是,硅碳负极材料目前已有不少厂商少批量出货,预计明年将大规模稳定出货。...上半年石墨原料、针状焦、低硫焦等负极材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导致负极材料厂家近期并不好过,不少负极厂家已经微调上涨出厂价,减少出货量,目前下游电池厂尚有囤货,预计负极材料未来会有一定幅度上涨。

      2017全球硅<mark>碳负极材料</mark>研究报告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8-18

      本文主要呈现的是2017全球硅碳负极材料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前沿:硅碳负极材料最新研究进展锂电池发展亮点纷呈:硅碳负极、全固态、钛酸锂、软包、超级电容...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碳、硅的复合物、锡与碳的复合物、钛氧化物、金属锂等,主要的性能指标比较如表16所示,其中,硅/锡/碳、金属锂的比容量相对于石墨实现了质的提升,将是未来高比能锂电的新选择

      来源:锂电派2017-08-07

      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电位较高,为1.55v vs li+/li,理论容量175mah/g,开路电压2.4v,能量密度和电压平台较低。...同时,钛酸锂晶体结构能够在锂离子脱嵌循环中保持高度稳定性体积变化小于1%,这为钛酸锂成为一个重要的负极材料打下了基础。更重要的是,消除了电池的安全隐患,被称为最安全的锂电池负极材料

      来源:硅酸盐学报2017-07-19

      近年来,硅碳负极材料相关技术发展迅速,迄今已有少量产品实现实用化,日本日立集团maxell公司已开发出一种以sio-c材料负极的新式锂电池,并成功地应用到诸如智能手机等商业化产品中。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18

      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的电位高,在正常电池使用的电压范围内,锂枝晶在钛酸锂表面上难以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因锂枝晶在电池内部形成短路的可能性。...钛酸锂电池受追捧源于其自身价值钛酸锂电池打破了碳系负极的传统电池技术路线,改以钛酸锂为负极材料,这让它成为同行眼中的另类。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07

      除了通过动力电池轻量化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之外,硅碳负极材料的使用也是提升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有效方式。2017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较2016年下降幅度较大。...所以沈晞建议企业在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规划上,可以考虑从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入手,在量产产品中应用硅材料(如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等),从而提升电池组的整体能量密度。

      来源:搜狐科技2017-05-26

      纳米硅在20世纪90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少量纳米硅掺杂来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是目前研发的热点,添加少量纳米硅或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可逆容量达到450mah/g。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12

      碳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负极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2*10-8cm2/s),可高倍率充放电。钛酸锂的电势比纯金属锂还高,不易产生锂晶枝,确保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快充锂离子电池在结构上与其他电池类似,区别主要在于对正负极材料选用上的不同。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5-10

      不同材料、不同容量、不同设计电池循环过程中的电化学或耐滥用行为或许有所差异。根据所用负极材料的不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动力电池分为两大类,碳负极体系和钛酸锂负极体系电池。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5-01

      在正极材料方面,业界纷纷将目标放在了高镍材料上,而负极材料方面,业界普遍认为硅碳负极足以担此大任。国外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硅碳负极材料的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