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保护红线”相关结果3179

      来源:证券日报2013-11-22

      要在过去强调的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基础上,加上谁破坏生态谁付费,谁使用资源谁付费两个原则。让破坏者担责,让受益者补偿,才能彻底强化生态保护。...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划定生态红线,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最终还是要用价格杠杆来调节,通过资源税和环境保护费改税,将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征收范围。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2013-11-21

      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和绩效考核

      来源:新华网2013-11-20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2013-11-19

      西藏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开发利用活动特别是水生态的开发利用受到严格限制,目前水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凸显,若水生态保护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到位,可能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德邦证券2013-11-19

      首次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显示出决策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意志,不仅意味着环境因素将成为干部考核的依据,更将成为惩戒的重要依据。...三中全会决定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成为重要的改革议题之一。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提出。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2013-11-19

      过去对国土功能没有细化规划,现在有了主体功能区规划;过去对生态功能区域没有划定,现在有了生态红线。宏观上确定了人类活动的上线和生态保护的底线。夏光说。

      来源:北京晨报2013-11-19

      《决定》原文摘录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5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3-11-18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的环境与经济领域学者于洋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既明确提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又强调通过建立政府管制制度,保障市场机制在环境生态资源使用和补偿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2013-11-18

      生态补偿机制改革为例,《决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3-11-16

      《决定》提到,国家将通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以及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具体措施来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来源:新华网2013-11-15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中国银河2013-11-15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来源:阿思达克2013-11-15

      201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对此,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提法是十八大报告中所没有的,生态红线概念所蕴藏的政策意义较为明显。未来仍需等待进一步的政策或法规所确定的红线具体数值。

      来源:研报广证恒生咨询2013-11-15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来源:兴业证券2013-11-14

      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制。

      来源:东方证券2013-11-13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3-11-13

      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此次三中全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基本延续了十八大报告的内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4-03

      如今,在坝址比选中,自然环境、生态保护、水库淹没、移民安置等方面的因素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坝址选择有几道红线:首先,坝址选择要尽可能远离活动断裂,避开滑坡体,避免活断层及大断层从坝基通过,减轻地震对大坝的危害;避开滑坡、泥石流等不利地质条件。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胡菊芹 赵坤 邹春蕾 艾顺龙2013-03-05

      但是,在我国一次能源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的能源供给方式并未改变的前提下,在这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中,能源消耗能否扛住40亿吨的红线?...级级升高的天气预警,让人们开始反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对生态环境做最大限度的保护?对我国来说,这已不是治理空气污染的单一命题,还意味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