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管理”相关结果824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2023-05-17

      优化制度标准设计,提升绿色低碳管理效能,逐步解决市场化机制运用障碍,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节能降碳的推动作用。(三)主要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提升节能降碳和示范效果。——政府引导、市场发力。

      来源:考克利尔竞立2023-05-15

      technip energies是一家领先的能源转型工程技术公司,在液化天然气、氢气和乙烯领域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在蓝氢和绿氢、可持续化学和二氧化碳管理领域也拥有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比。

      来源:天合光能2023-05-15

      双方将在新能源领域光伏及储能项目资源开发、运维服务、能碳管理等方面拟开展多元化多层次互利合作。

      来源:BIPV在线2023-05-15

      新校区按“绿电系统+零碳组团系统+零碳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建设,构筑了六大子场景:1000平方米光伏绿电、低碳教育、低碳信用、低碳运动、零碳图书馆、植物碳汇,同时通过零碳管理云平台,实现校园碳排可视、可管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5-11

      应设立能源和碳管理岗位,聘任能碳管理负责人,并加强对能碳管理负责人的专业培训。...6.能碳管理中心基础设施。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建设改造能碳管理中心控制室、机房工程、视频监控及通信工程等基础设施,满足能碳管理中心运行要求。7.配套管理体系。

      关注 | CCER叕重启在即 涉及的基准线和额外性到底是啥意思?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3-05-11

      文章内容节选自《碳管理-从零通往碳中和》第五章:碳资产开发。...不过,从前段时间公开征求方法学和最近据小道消息说ccer管理办法即将更新来看,这次可能、应该、或许是真的“重启在即”了,在ccer开发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基准线和额外性这两个概念。

      来源:吉利控股集团2023-05-10

      双方还将共同开展动力平台、动力技术的合作,探讨海外发展、出行生态的合作共享,并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供应链溯源、数字化碳管理及碳交易等领域展开合作,共享前瞻技术应用发展。

      来源:中国建材集团2023-05-06

      双方就“双碳”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共同见证了中国建材集团、中国林业集团及双方控股子公司中建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国林双碳管理(杭州)有限公司四方签署“自愿减排量交易框架协议”。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4-28

      在深圳市大梅沙零碳示范区,公司打造社区碳管理和动态全景监控,包括建立近零碳标准指标库、近零碳指标体系和示范管理项目,及时了解新能源汽车接入情况以及绿电比例数据等,使该社区的人均碳排放量降至了每年0.65

      来源:南方电网2023-04-28

      在深圳大梅沙零碳示范区,通过对社区的碳管理进行动态全景监控,及时了解新能源汽车接入情况以及绿电比例数据等,使该社区的人均碳排放量降至每年0.65吨/人,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12.6%,两项指标均实现近零碳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4-27

      3.碳管理体系试点。鼓励企业(园区)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按照相关标准(《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t/cieccpa 002-2021)等)的要求,建立碳管理体系。4.供应链碳管理试点。

      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ABB亮相第六届“数字中国”成果展

      来源:ABB2023-04-26

      abb“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碳管理模块,提供精准、灵活、零门槛碳排放自动计算工具,将不同系统源数据汇入碳管理模块,可视化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该方案灵活性高,在公有云,私有云或边缘数据中心均可进行部署,将能源及碳管理、运维管理、设备健康管理、报警管理及设备台账管理等方案结合,支持手机移动应用。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4-26

      据欣旺达官微消息,4月25日,欣旺达召开供应链低碳管理专项暨产品碳足迹项目启动会,与全球领先的第三方认证机构sgs及tuv莱茵合作,正式全面启动供应链减排计划。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3-04-25

      碳管理探索先进经验。...建湖公司服务全省最大单体市场化光伏项目落地,射阳公司引导龙源电力制氢用氢和新能源消纳相结合,阜宁公司推动16万千瓦独立共享储能建设,滨海公司打造华东地区首个高端制造产业园全绿电制造工厂,响水公司推动盐城港电动重卡换电模式成功实践,为能源管理

      来源:环球零碳2023-04-24

      在颁奖盛典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孙捷等专家围绕能源转型、企业自主减排、绿色能源和数字化技术等话题做了主旨演讲

      来源:国家标准委2023-04-23

      3.低碳管理及评价标准重点制修订城市、设施、企业、供应链、园区、技术等绿色低碳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低碳产业统计核算相关标准,碳中和评价通则标准,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碳...4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关于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光伏发电领域重点制修订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估以及辐射预报预测等技术标准,高效光伏电池、组件及关键材料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2023-04-23

      在基础通用标准领域,主要包括碳排放核算核查、低碳管理和评估、碳信息披露等标准,推动解决碳排放数据“怎么算”“算得准”的问题。...为抓紧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指南》。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4-23

      在基础通用标准领域,主要包括碳排放核算核查、低碳管理和评估、碳信息披露等标准,推动解决碳排放数据“怎么算”“算得准”的问题。...三、标准重点建设内容(一)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1.术语、分类和碳信息披露标准重点制修订温室气体与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相关术语及定义、碳排放数据分类与编码技术规范、碳排放信息采集方法及要求、碳信息披露等标准。

      发改委要求可研要做双碳影响分析?该如何应对?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3-04-19

      其中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双碳”影响分析里要求做对所在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影响,“碳评”要求做碳管理和监测计划。其中碳管理和监测计划对于有一定碳核查经验的人来说,应该都不难。...根据“指南”,碳评的工作流程如下:其中政府符合性分析指项目在当前政策框架下是否合规,工程分析就是计算碳排放及减排措施,碳排放绩效就是碳强度的另一种说法,碳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和重点碳排放企业要求的那一套差不多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4-17

      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基地也是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核心项目之一,产业园集成了可再生能源、动力电池与储能、电动重卡、电池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依托覆盖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碳管理、电力交易等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