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PM2.5灰霾”相关结果355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3-04-01

      美丽中国需10万亿环保投入保证在pm2.5灰霾成为今年两会热词的同时,其间披露的《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预算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998.43亿元,增长23.1%。

      来源:半岛都市报2013-03-05

      监测显示,头俩月岛城空气污染物中,95%为细颗粒物pm2.5,成为灰霾天的元凶。...pm2.5监测研究等七大关键词。

      来源:经济观察网 于华鹏2012-09-27

      有专家也指出,灰霾天里锻炼和运动无疑是挥刀自戕,室外pm2.5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中国抗菌协会秘书长张迎增也表示,作为室外隔绝pm2.5的大众生活用品,利用该技术的口罩弥补了室外防护pm2.5的空白。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来源:都市快报2012-08-23

      未来3年间,浙江将举全省之力着力缓解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灰霾问题。...去年,浙江并未正式监测并公布pm2.5和臭氧,不过省环保厅透露,从实验性监测数据来看,pm2.5、臭氧情况也比较严峻。pm2.5、光化学烟雾导致的灰霾已是浙江夏季常见的大气污染。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3-07

      王志轩在文中尖锐指出,虽然严格控制火电厂的污染物减排可以达到全国减排总量的要求,实现政绩,但这种粗放的环境管理并不能从实质上改变灰霾天的现状。...2月29日,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2-03-01

      pm2.5纳入强制性污染物监测范围,既是我国以人为本、保护人体健康的需要,也是解决灰霾等环境问题的需要。...特别是去年以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因灰霾现象频发,让pm2.5这一专业的环保词汇不断见诸报端,并引发热议,也引发了高层关注,新标准修订尤显迫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2-22

      一刀切式的控制要求是粗放得不能再粗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措施、盲目得不能再盲目的控制手段,虽然政绩能够实现因为仅电厂的污染物减排的要求就可以达到全国减排总量的要求,但灰霾天却不为粗放的环境管理买账,十一五实践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个结论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2012-02-01

      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

      来源:新0华0社2012-01-30

      在三区六群等重点区域,开展臭氧、细颗粒物的监测,加强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有毒废气控制,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同时,从十二五开始,将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防治工作逐步提到议事日程。五是突出有差别的环境管理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六是强化政策支撑,推进并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来源:深圳特区报2012-01-10

      pm2.5浓度冬季最高研究结果还显示,深圳市pm2.5浓度呈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污染水平约是夏季的2倍,春、秋季污染水平相近,因此导致深圳灰霾多发在秋冬季。...多年从事深圳灰霾研究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晓锋副教授最新研究显示,在深圳各类排放源对深圳市pm2.5的贡献中,机动车尽管位居第一,但只占31%;工业源和火电厂分居第二位、第三位,贡献率为24%、1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2-01-09

      近10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但2010年均值与即将颁布的新国标比仍超1倍针对灰霾元凶pm2.5,北京市环保部门6日首次公布一组研究性监测数据,拉开北京启动pm2.5监测及发布工作的序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2-01-09

      灰霾频现,pm2.5从一个专业术语变成人人知晓的名词。长期以来,监测数据与主观感受两张皮的现状已让现行空气质量评价体系饱受质疑。...pm2.5:终于有了时间表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2-01-05

      十二五期间,防治大气污染要实行脱硫脱硝并举、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并健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明显减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现象。前段时间,一些大城市出现长时间灰霾天气,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细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

      来源:互联网2011-12-14

      连日来北京灰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环境监测数据却显示空气质量良好,引起了公众普遍的质疑。记者7日从环保部了解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已截止,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截至本次征求意见工作结束的时间12月5日24时,通过邮件、传真、信件等方式反馈各类意见1500余条,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分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遍赞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将pm2.5

      “<mark>PM2.5</mark>” 拿“光伏”等新能源电力来拯救你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18

      随着以煤炭与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数量急剧增涨,供暖季的到来,致使京津冀等区域灰霾现象频发,pm2.5污染问题日益凸显。...pm2.5这个陌生的名词迅速窜红源于美国大使馆和北京环保局关于数据谁更准确的争论。11月17日,针对pm2.5,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二次征求意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