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电双方”相关结果87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2010-11-15

      如果因为煤电双方分歧导致合同煤谈判时间延长,则电厂需要储备更多的煤炭应对。 据了解,截至11月6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已近800元/吨,较8月30日上升75元/吨。

      来源:国际煤炭网2010-11-15

      自此,每年的煤炭订货会,成了“火车皮订购会”――煤电双方所签合同,实质内容越来越少,履约率越来越低。签订合同的目的,更多的是想分得铁路运力。...所谓“煤电价格联动”,原本是国家为了缓解煤电双方在价格上的争执,允许电厂根据动力煤价格的上涨情况而相应地将电价适当上浮,原则是上涨的煤价70%部分转移到电价,30%由电力企业通过提高效率内部消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11-12

      在新一年煤电谈判即将开锣之际,这样紧张的形势使得双方来年的谈判局势更加复杂。 每吨涨价40元,山西省煤企首先抛出了筹码。...电企希望控制在5%以内 煤电双方在煤价方面的意见长期不统一,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相比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希望尽量减小2011年合同煤价的上涨幅度。

      来源:新华网2010-11-10

      最后,只按原定价签订了40%的国家计划安排购煤合同,煤电双方第一次不欢而散。 2002年,煤炭市场价大涨,原中央煤炭企业扭亏为盈;至此,煤价迎来了长达8年的“乌金时代”。 “2004...中电联的专家把破解亏损局面的良方归结于“煤电联动”,但他们也知道,“煤电联动”的机制已经走上了恶性循环——政府的本意是以联动为短期手段、电力改革为终极手段,化解煤电矛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0-11-03

      但在中国的能源供应中,以煤炭为例,在运输环节,由于铁路运力紧张等原因,煤电双方不得不承受在国家核定铁路运价之外的“灰色运费”,这在煤电行业几乎就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潜规则”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来源:投资者报2010-10-19

      自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吹响了电改号角以来,电价改革这盘棋一下就是八年,电力行业不但未达到预期市场化效果,而且形势进一步恶化,利益冲突愈演愈烈:煤电双方年年顶牛;发电企业与电网互相指责

      来源:解放日报2010-08-13

      表面看来,实行煤电价格联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煤电双方的矛盾,但实质上是将煤电双方的矛盾和经营压力转移给了其他行业,最终会影响到社会所有消费者,引发社会性物价上涨,增加推动通货膨胀的因素。

      来源:互联网2010-08-06

      特别是随着“煤电一体化”项目业绩的显现,“煤电一体化”不仅成为煤电双方追求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来源:互联网2010-02-23

      有观点认为,随着电力企业大手笔海外买煤,中国净进口煤炭,煤电双方“博弈”的格局或有所变动,与煤价紧密捆绑的“煤电联动”也受影响。  ...有报道称,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计划与澳洲煤炭企业源库资源签订为期20年,600亿美元的煤炭贸易协议,双方已达成了意向,但价格尚未商定。  李朝林告诉记者,去年煤炭净进口,国内外的价格差距是关键。

      来源:互联网2010-02-02

      每年煤电双方争吵不止,除价格上的角力外,他们更看重的是未来能有多少带有运力指标的重点合同拿到手里。如果签下的合同得不到运力保障,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今年,煤炭跨省区重点电煤合同汇总网签数量几乎超出框架方案一倍,也是煤电双方在很大程度上担心运输指标不能够全部兑现,才会选择超额签订合同,以此保证电煤运输。  铁路运输能力是长期制约电煤供应的瓶颈。

      2010-02-01

      煤炭企业占尽谈判的“天时地利”,煤电双方的谈判筹码极不对等,谈判尚未开始,孰强孰弱就已经分出高下。  有业内人士分析,限于保电压力,电力企业到处找煤应急,已经基本失去议价能力了。...这表明,在频发的煤荒表象掩盖下,煤电矛盾才是病根所在。  尽管今年煤电谈判形式革新,鼓励煤价市场化,但电价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并未最终形成。因此,“一边倒”式的谈判再次激化煤电矛盾。  

      来源:互联网2010-01-26

      更进一步讲,随着煤炭价格市场化进程的完善和厂网分开后电力后续改革的滞后,使电厂无法正常传导由煤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成本增加,煤电双方被推到了市场前台:出现了“煤电顶牛”说,“无序涨价”说,“相互指责”说等

      来源:互联网2010-01-25

      湖北出现拉闸限电后,国家能源局迅速与有关地方能源行业管理部门沟通,加大煤电双方衔接力度。 “煤炭供应偏紧的格局将持续到一季度末。...新闻分析:如何看待近期煤电油供应紧张状况?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新华社记者 周英峰)2009年冬季,我国遭遇罕见的强冷空气袭击,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现象。

      来源:互联网2010-01-20

      相比去年直到9月底煤电企业双方才敲定合同煤价格,今年的合同录入量让外界大跌眼镜。中国煤炭市场网的研究员向记者表示,电厂超额签订合同,是想首先保障运力。   ...2009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全部取消,2010年度以后,煤炭和电力企业将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的谈判,煤电双方即日起

      来源:互联网2010-01-19

      煤电双方即日起在30天内完成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在中国煤炭市场网上进行,2010年1月14日24时结束。   ...这样的合同价格有可能不只是煤电双方妥协的结果,政府有可能暗中协调过。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2010年国内煤炭需求量相比2009年将增长4%至6%,煤炭需求量大约在33.6亿吨左右。

      来源:互联网2010-01-18

      煤电双方即日起在30天内完成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在中国煤炭市场网上进行,2010年1月14日24时结束。  ...这样的合同价格有可能不只是煤电双方妥协的结果,政府有可能暗中协调过。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2010年国内煤炭需求量相比2009年将增长4%至6%,煤炭需求量大约在33.6亿吨左右。

      来源:互联网2010-01-15

      煤电双方正进行最后的谈判冲刺。  ...尽管煤价上涨30元/吨,但是双方价格仍然悬殊200元~300元/吨。梁墩实认为,这可以解释为何今年合同量超载的原因。  煤价还有上行空间?  

      来源:互联网2010-01-15

      煤电双方即日起在30天内完成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在中国煤炭市场网上进行,2010年1月14日24时结束。...众所周知,国内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底。当时国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来源:互联网2010-01-13

      为平衡煤电双方利益,2009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全部取消。...此次发改委指出,煤炭价格继续实行市场定价,由供需双方企业协商确定,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等原则,进一步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来源:互联网2010-01-13

      分析人士称,今年主要由于近期煤炭供应受天气影响较大,市场煤价持续上涨,煤电双方对未来经济、煤炭价格走势的预判大致相同,在价格上没有去年那样严重的矛盾。...而2009年则由于煤电顶牛严重,直到9月底才敲定合同煤价格。最终电煤合同签订汇总量为7.93亿吨,是当年国家发改委下达年度运力配置框架方案8.46亿吨的93.7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