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科大”相关结果66
      环保企业跨界储能大戏,谁能站到最后?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1-14

      9月17日,我国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同兴环保宣布,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共同建立“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同兴环保计划在五年内陆续投入5000万元开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材料研发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0-08

      9月17日,同兴环保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建立“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同兴环保五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根据合作协议,联合实验室位于中国科大,中科大参与联合实验室建设的主体为碳中和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将开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相关的基础、前瞻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并进行产学研合作。

      同兴环保跨界进军钠离子电池赛道!

      来源:同兴环保2022-09-19

      余彦教授课题组研究的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是中国科大碳中和研究院首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之一,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深入考察、慎重比较之后,中国科大最终选择了同兴环保作为合作方。...同兴环保董事长郑光明表示,此次与中国科大合作,对公司战略业务的发展意义重大。

      同兴环保跨界进军钠离子电池赛道

      来源:同兴环保2022-09-19

      余彦教授课题组研究的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是中国科大碳中和研究院首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之一,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深入考察、慎重比较之后,中国科大最终选择了同兴环保作为合作方。...同兴环保董事长郑光明表示,此次与中国科大合作,对公司战略业务的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9-19

      联合实验室主任由中国科大碳中和研究院余彦教授担任,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甲乙双方各推荐副主任1名。...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7日晚,同兴环保发布公告称近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建立“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同兴环保五年计划投入5000万元。

      来源:新华社2022-08-15

      此外,在重点民生工程领域,高新区积极拓展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在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等一批学校的建设工程中,大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重点打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科创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绿色制造与低碳循环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推动区内企业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孵化和成果转化中心。

      <mark>中国科大</mark>在非均相化学氧化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大环境系2022-06-14

      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非均相化学氧化水处理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mark>中国科大</mark>提出“离子精馏”新单元操作 实现高镁锂比盐湖卤水直接提锂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2022-06-13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团队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07

      舒歌群指出,中国科大将充分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完善合作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王清宪在座谈中指出,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紧扣“双碳”目标,发挥中国科大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安徽“三地一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01-24

      舒歌群指出,中国科大将充分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完善合作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攻关,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王清宪在座谈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心怀“国之大者”,紧扣“双碳”目标,发挥中国科大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安徽

      来源:电网头条2021-02-22

      2020年6月,合肥供电公司与中国科大先研院孵化企业—中科类脑公司,国网继远软件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先后建设完成合肥市变电运行大数据融通平台...据介绍,由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与中科大先研院合作、自主研发的超早期火灾预警装置“闻烟识火”技术运用在安徽电网属首次。一旦发生设备受热、热释离子浓度超标,系统立刻发出警报,自动定位隐患,迅速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2021-02-20

      中国科大“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列入国家诊疗方案。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以后,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来源:安徽日报2021-02-20

      中国科大“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列入国家诊疗方案。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以后,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来源:中安在线2021-01-12

      中国科大团队受三维立方体向四维超立方体演变的启发,将钯铂均匀合金立方体进行氧化刻蚀,通过精准调控钯原子去除和余下钯原子、铂原子重排,得到钯铂合金超立方体框架结构。...1月11日从中科大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鲍骏教授团队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氢氧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mark>中国科</mark>学技术大学快充负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来源:盖世汽车2020-10-16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据外媒报道,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科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季恒星教授联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等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安徽网2020-10-10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恒星教授研究组与合作者们,在新型锂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设计的黑磷复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电且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成为可能,该成果已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辛森研究员说:“如果能够实现这款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找到匹配的正极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并针对电芯结构、热管理和析锂防护等进行优化设计,将有望获得能量密度达350 瓦时

      <mark>中国科大</mark>在高储能电介质电容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2020-05-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晓光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沈洋教授课题组在高储能密度柔性电容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人才团队平台项目的资助。

      苏州纳米所研发新非对称凝胶电解质助力无枝晶金属锂电池

      来源: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2020-04-15

      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硕士研究生李麟阁,通讯作者为项目研究员刘美男。文章链接图1.(a)不对称结构asymmetric gpe以及(b)离子传输示意图。...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从枝晶生长机制出发,设计了一种促进锂离子快速传输和均匀沉积的非对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asymmetric gpe)膜,用于无枝晶生长的金属锂电池。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2-25

      全球率先达到48个量子比特的光与冷原子量子计算与模拟由中国科大实现,全国首块自主研制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线,全国首次投产的自主研发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在合肥面世,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特种缓冲吸能材料成功应用于

      <mark>中国科大</mark>在碳基催化剂电催化析氢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10-14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系教授陈乾旺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大博士研究生林志宇和博士后杨阳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揭示在一个石墨烯晶格六元环内进行双石墨型氮掺杂可以显著改变材料中碳原子(与两个氮原子结合的碳原子)的电子结构,降低碳活性位点的δgh*值至非常接近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