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电投资”相关结果326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14

      定价标准是容量电价机制中最核心的环节,电价标准过高会起到过激励作用,可能导致煤电投资过热,扩大容量电费规模;电价标准过低则起不到激励新增煤电投资的作用,优化电力能源结构的作用有限。...电价水平分阶段设置不仅保证了容量电价机制实施初期市场的稳定,并且有效衔接了煤电的建设周期,大部分新增煤电投产后均能够获得50%的回收比例,表明了容量电价机制是经过综合思考及测算的科学政策,政策实施效果将得到极大的保障

      来源:电联新媒2023-11-14

      另一方面,对于增量机组而言,由于新增煤电投资的固定成本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回收,煤电收益不再受制于利用小时数,减少了能源结构转型引发的煤电利用小时数降低对煤电盈利能力的冲击,煤电的经营稳健性大幅提升,能够有效激励煤电机组的投资

      来源:跟着风行走2023-11-13

      想起了一件事,前年在煤价最高的时刻,有个研究煤电投资方向的读者告诉我:这么大一个国家是不可能用爱发电的。煤电普遍亏损的现象不可能长久,现在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看到火电在双碳背景下的基础性作用。

      来源:能源新媒2023-10-17

      “十三五”期间,受煤炭去产能带来供给不足,我国煤炭价格整体提升,并保持高位震荡运行,同时叠加新常态下能源电力消费增速减缓,我国严控新增煤电审批,煤电投资额连年下降,煤电经营形势复杂严峻,传统电力企业经营业绩也是跌宕起伏

      来源:能源新媒2023-10-17

      “十三五”期间,受煤炭去产能带来供给不足,我国煤炭价格整体提升,并保持高位震荡运行,同时叠加新常态下能源电力消费增速减缓,我国严控新增煤电审批,煤电投资额连年下降,煤电经营形势复杂严峻,传统电力企业经营业绩也是跌宕起伏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2023-08-10

      就目前情况来看东部地区适当建设煤电机组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来说是较为合理的选择,但新增煤电建设要全国层面统筹规划,各地方如果都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依然会有过度投资的风险。

      <mark>煤电</mark>在中国如何失去盈利能力?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2023-08-04

      发电量与价格两个因素都降低了煤炭发电投资的盈利能力。在一定阶段之后,投资煤电就变得无利可图,因此不再有新的煤电投资。...直接管制煤电投资或规定退役时间。例如,很多欧盟国家陆续确定的退出煤电时间表。

      来源:电联新媒2023-05-18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多理性声音的发出,并且在2021年电荒、2022年西南“缺水”限电之后,大家对能源安全、煤电兜底的看法和认识都有所提升,而煤电投资回暖是正视传统电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的必然结果。

      深度 | 谷峰:蒙西部分火电企业“付费发电”揭示了什么问题?

      来源:电联新媒2023-05-18

      二线与500千伏坤德一、二线组成了“响布双(送响沙湾)+坤德双(送春坤山)”断面,断面输送最大功率是260万千瓦,并不能够支撑大乌海区域全部的外送需求,这就造成了蒙西电网在整体紧平衡(与全国情况相同缺乏煤电投资...风足、光好、煤炭多,自然而然成为能源企业青睐之地(如图2所示),在全区煤电上网电价均执行标杆电价的时代,建设在大乌海区域享有燃料价格低的优势,该区域煤电装机共计1137万千瓦,分别属于国家能源(268万千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再次,警惕不合理的煤电投资转化为高额社会成本。相关研究显示,到2035年,煤电利用小时数将下降到3500小时以下。...但另一方面,煤电建设也需加强科学论证,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投资速度,都应控制在合理区间,既要考虑短期电力保供,也要兼顾中长期的“双碳”目标。首先,煤电项目规划应充分考虑区域布局是否存在优化空间。

      谨防“十四五”末<mark>煤电</mark>局部过剩与短缺并存

      来源:能源新媒2023-04-18

      从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并结合未来三年(情景一,2022年增煤电4000万千瓦,2024~2025年均新增5000万千瓦)预测煤电投资规模,“十四五”期间年度平均新增煤电装机为3952万千瓦。

      <mark>投资</mark>新<mark>煤电</mark>,五大发电被超越!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3-27

      除了投资主体的变化,煤电投资的另一个新趋势则是煤电联营。2022年12月30日,中煤集团与国家电投煤电项目专业化整合协议签订,涉及的煤电装机容量预计将超过1000万千瓦。

      来源:电联新媒2023-03-23

      煤电”未立先破,于疫情期间为能源安全供应敲响了警钟。亡羊补牢,有关各方旋即加大了煤电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但是,也给众人留下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印象。

      来源:电联新媒2023-02-22

      煤电联营能更好推动南疆煤炭资源开发与“北煤南送”,保障南疆电煤的量价质,促进南疆煤电投资与建设。...2022年,中央领导和有关国家部委在多个场合和文件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煤电联营和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2022年12月30日中煤集团与国家电投煤电项目专业化整合签订协议,正式开启央企煤电联营之路。

      评 | 低碳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煤炭新能源协调发展

      来源:电联新媒2023-02-21

      快速转型期的新能源和煤电窘境快速转型意味着阵痛。现阶段,电力行业经营存在新能源红利被挤压、煤电全面亏损、灵活性改造没有回收机制、新建煤电投资缺少依据、人才结构与转型要求阶段性错配等诸多问题。

      低碳转型背景下如何实现煤炭新能源协调发展

      来源:电联新媒2023-02-20

      快速转型期的新能源和煤电窘境快速转型意味着阵痛。现阶段,电力行业经营存在新能源红利被挤压、煤电全面亏损、灵活性改造没有回收机制、新建煤电投资缺少依据、人才结构与转型要求阶段性错配等诸多问题。

      来源:能源新媒2023-02-01

      煤电排放的问题在能源转型进程中还会持续被提及,关键的是如何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前提下,让煤电机组更好地为可再生能源服务,同时,使煤电投资者有正常的投资回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1-16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为符合上述要求,2022年国内新增煤电投资大多采用“新能源+煤电”的特有模式。

      来源:电联新媒2023-01-06

      对于资本涌入煤电投资市场,有关方面当然乐见其成。试想,如果振臂一呼而应者寥寥,那么,必然孤掌难鸣,喊了个寂寞!这并非杞人忧天:在“双碳”大潮中,煤电终将是时代的沙粒,迟早会死在海滩之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恰逢煤电 “小阳春”之时,市场出现两极分化:一边是投资者锣鼓喧天中埋下煤电项目的奠基石,另一边是五大发电集团暗度陈仓抛售煤电厂,着实耐人寻味。

      来源:电联新媒2023-01-04

      对于资本涌入煤电投资市场,有关方面当然乐见其成。试想,如果振臂一呼而应者寥寥,那么,必然孤掌难鸣,喊了个寂寞!这并非杞人忧天:在“双碳”大潮中,煤电终将是时代的沙粒,迟早会死在海滩之上。...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恰逢煤电 “小阳春”之时,市场出现两极分化:一边是投资者锣鼓喧天中埋下煤电项目的奠基石,另一边是五大发电集团暗度陈仓抛售煤电厂,着实耐人寻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