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催化”相关结果194

      来源:中科翎碳2023-06-30

      该系统与现行船用碳捕集系统ccs无缝衔接,可将ccs捕获的co2通过电催化技术深度处理为高附加值产品,降低现行ccus方案的co2存储、运输等成本,同时提高经济收益,为全球船东提供更加完善的船舶减碳解决方案...针对目前船舶ccus技术安装运营成本高、收益低、存储空间大等痛点难点,中科翎碳借助二氧化碳电催化系统的优势,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价值产物的同时,降低捕获后二氧化碳存储的空间,目前已可实现日处理二氧化碳8-

      湛江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方案:重点聚焦锂电池材料领域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3-28

      重点加快对可用于光解水制氢及新型催化剂技术研发,推动铁钴镍系电催化产氢材料研发与利用,加快储氢等关键材料研发,提升氢新能源制备效率。(三)生物医用材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7

      从目前来看,伴随着碳减排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碳中和观念的深入人心,催动了二氧化碳加氢制化学品、电催化、微藻固碳等各种利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相继完成了千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电催化制合成气以及万亩微藻养殖示范

      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2023-02-20

      3、基于载体的化学储能该技术主题将开发基于能量载体的通过电化学、电催化等过程将电能和化学势能相互转换的技术,其能量载体将与转换装置分开存储和运输,该主题下对于以氢为载体的储能技术研究侧重于氢的利用和/或存储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电解技术助力实现碳中和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3-02-02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院士、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碱性膜电解器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覆盖度驱动的选择性变化机制,并组装出千瓦级电堆...在优化的电解条件下,多碳产物的法拉第效率和分电流密度分别达到90.0%和3.1 a cm-2,对应于100.0%碳选择性和75.0%收率,优于热催化co加氢反应。

      来源:中国煤炭网2023-01-28

      此外,加速推进万吨级二氧化碳矿化固废制砖工业示范项目建设,开展二氧化碳加氢制燃料/高价值化学品、高效电催化转化等前沿应用基础研究,持续为我国燃煤电厂探索新的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提供实践经验。

      上海高研院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有序化膜电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2023-01-05

      构筑有序结构mea有望同时降低电催化动力学、传质和欧姆损失,是氢能燃料电池研究人员一直追求的目标,但存在巨大挑战。...锥形阵列及梯度催化层结构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暴露;梯度及三维膜/催化层界面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垂直排列的空隙为气、液传输提供了快速通道。该结构mea可同时降低电催化动力学、欧姆与传质极化造成的性能损失。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1-04

      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理论模拟预测了一系列具有较高甲酸、甲醇和乙烯等碳氢化合物产物选择性的新型电催化剂,为提升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性能提供了新思路。...据科技日报报道,近日,内蒙古科技厅表示,内蒙古大学科研团队在探索新型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能源类期刊《先进能源材料》。

      中国科大在金属间燃料电池<mark>催化</mark>剂形成机制理解和合成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2022-12-14

      图4. pt-m imc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研究人员对合成的pt-m imc催化剂进行了电催化性能表征(图4)。在旋转圆盘电极测试中,ptfe、ptco和ptni均表现出优于商业pt/c的活性。

      来源:国家能源招标网2022-12-01

      ,研发高效率、高选择性co2还原电催化剂与大面积电极制备方法,并实现将捕集的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甲醇产品;(2)开展适用于大规模co2转化利用的堆叠式电催化还原反应装置的设计研究,开发co2电催化剂还原装置原理样机

      来源:江西省科技厅2022-11-25

      围绕太阳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ccus、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重点开展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前沿储能技术、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2022-11-23

      ,姚倩11.相干介质中量子光学效应的研究完成单位:安徽大学完成人:王志平,俞本立12.复杂系统博弈环境下的数据包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人:吴杰,朱庆缘,查勇,李勇军,姬翔13.电催化...心肌纤维化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新机制及靶点发现完成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完成人:陶辉,石开虎,沙纪名9.生命早期邻苯二甲酸酯暴露的母婴健康效应系列研究完成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完成人:陶芳标,高慧,黄锟,郝加虎,盛杰10.生物质全组分定向热催化氨化完成单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14

      北极星氢能网,11月3日,苏州大学与考克利尔竞立共同举行“光伏/电催化耦合二氧化碳转化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暨江苏省先进负碳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考克利尔竞立-苏州大学共建光伏/电催化耦合二氧化碳转化协同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双方在绿氢领域技术研发的实力,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引领行业发展,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保驾护航。

      规划产能超339万吨 绿氨产能和应用双爆发!

      来源:氢云链2022-11-01

      该项目由由明拓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氢能中心合作建设,包括建设中国首台套氢电催化合成技术的120万吨绿氨化工项目。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10-19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太阳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ccus、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重点开展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前沿储能技术、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高值化转化利用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

      中科院院士韩布兴:氢能为物质与能量转换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2-09-20

      此外,用电催化或光催化二氧化碳直接和水反应可直接制成碳氢燃料。”在韩布兴看来,氨在运输储存方面比氢更容易。“氨也可以作为燃料直接使用,也可以在使用前分解成氢气和氮气。

      来源:新华社2022-09-15

      据了解,该文章重点介绍了运用独特结构的单原子催化剂通过光催化电催化和热催化等技术将 co2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能源,如将 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co、ch4、hcooh、ch3oh 和多碳链

      来源:新华网2022-09-09

      co2分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变化,因此co2的转化利用大多需借助催化技术。co2催化转化主要通过热催化、光催化电催化、太阳能光热协同催化和生物催化等技术实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01

      4月7日,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碳燃料项目签约仪式在内蒙古包头九原工业园区举行,同时建设中国首台套氢电催化合成技术的120万吨绿氨化工项目,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化工产业链。

      来源:势银能链2022-08-01

      据了解,该项目由由明拓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氢能中心合作建设;其中,该项目将围绕以绿氢、空气捕捉的氮为原料,建设中国首台套氢电催化合成技术的120万吨绿氨化工项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