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化石能源”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09-22

      (1)能源领域。研究提出煤炭消费量削减、石油消费量达峰的目标和路径,以及实行能耗“双控”、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湖北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评估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到2022年全市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研究提出煤炭消费量削减、石油消费量达峰的目标和路径,以及实行能耗“双控”、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9-22

      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化石能源消费仍占据大半壁江山,迫切需要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未来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带来的减碳潜力将越来越明显,但到2030年仍有75%左右能源消费需要依靠化石能源来满足。

      来源:氢通新能源2021-09-22

      碳中和及碳达峰是我国迫切目标,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亟需替代,氢能已经纳入我国能源战略,成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9-22

      同时,《方案》增加了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对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区别对待,也为各地区优化不同行业、不同品种能源资源配置,重塑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创造了更大空间。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9-22

      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化石能源消费仍占据大半壁江山,迫切需要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未来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带来的减碳潜力将越来越明显,但到2030年仍有75%左右能源消费需要依靠化石能源来满足。

      最严双控!纯碱、钢铁、工业硅企业减产、停产,光伏价格又要涨?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9-22

      浙江:严控化工、钢铁等产能规模浙江省印发《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重点用能地区结构调整,宁波、舟山要严格控制石化、钢铁、化工等产能规模,推动高能耗工序外移,缓解对化石能源的高依赖性

      碳中和背景下 绿色金融业务最全解析!

      来源:涛动宏观2021-09-22

      (三)应认识到中国完成“3060”目标任务较为艰巨1、化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载体,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还是以传统能源为主,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接近85%,其中煤炭占比超过50%、石油占比约为20%、天然气不足

      碳中和面临的三大挑战与<mark>能源</mark>变革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09-20

      200 多年来,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累计已达 2.2 万亿吨,全球大气中 co2浓度持续上升。...最终使我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9-20

      (1)能源领域。研究提出煤炭消费量削减、石油消费量达峰的目标和路径,以及实行能耗“双控”、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全面摸清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等基础数据,由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牵头负责2005年、2010—2020年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分行业能源消费量以及2005年、2010—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预测数据等信息填报工作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21-09-18

      诚然,日本是化石能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这也是其格外重视发展氢能的重要原因。但中国油气能源对外依赖程度比日本好不到哪儿去,没有质的区别。...因此,应用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开发海外低成本化石能源制氢,以及利用海外可再生能源获得氢能,是日本氢能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日本实现氢能社会的关键。

      “双碳”目标下 石化业者该如何自处?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2021-09-18

      中国未来有超过10亿吨的碳排放量需要依赖ccus来实现中和,ccus可有力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但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ccus将贡献大概14%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09-18

      还可以继续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的思想误区。...有些地方甚至把碳达峰当成“碳冲锋”“攀高峰”,认为2030年前是提高化石能源使用的“窗口期”,没有清晰认识到地方高位碳达峰对碳中和带来的压力,形成了2030年碳达峰之前可以抓紧上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来源:清华五道口2021-09-18

      李毅中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是共存的,问题是要加快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因此在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仍然要注重化石能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

      <mark>能源</mark>变“轻” 金融变“重”!碳中和将重塑产业格局

      来源:中金研究院2021-09-18

      能源变“轻”人类生产和生活开始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以钢铁行业为例,由于钢铁生产严重依赖燃煤等化石能源,其碳排放量占中国能源

      来源:正和岛2021-09-18

      就中国而言,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一批有识之士,一批科学家、专家就指出中国不能按照欧美的工业化进程来走,应在传统方式上尽快启动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的发展。

      来源:《当代金融家》2021-09-18

      有报告提出未来要扩大电气化,通过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将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为绿色电力或零碳电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四项重要指标,即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全球碳排放现状与挑战

      来源:中大咨询2021-09-18

      经济总量与碳排放同步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长加大了各经济部门对电力、石油等能源的需求,而电力生产、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用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目前供电行业依然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作为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供热产业也以燃烧化石燃料作为主要的供热方式,而化石燃料燃烧会带来大量碳排放。

      来源:国际能源参考2021-09-18

      标普全球普氏援引美国能源化石能源与碳管理部门官员jennifer wilcox的话称,目前市面上存在的ccs技术确实能够让化石燃料尽可能地减少排放,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让ccs技术被用作肆意使用化石燃料而不顾碳排放的借口

      水电学会张博庭:建设抽水蓄能或电化学储能是提高电网新<mark>能源</mark>接纳能力的最优方式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9-17

      水电学会张博庭的发言如下:一、电力双碳是社会双碳的前提、关键我们人类社会实现零碳(碳中和)的出路在于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实现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才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张野:加快构建以新<mark>能源</mark>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9-17

      当前“十四五”已顺利开局,为大力实施“双碳”行动,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将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