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氢云链2019-07-11
中,氢云链已经指出我国目前技术环境下氢能产业最可能的大规模制氢途径仍然是煤制氢。因而国内煤炭企业纷纷宣布进军氢能产业并不奇怪。...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美锦能源选择的氢能产业切入点并不在制氢环节,而是在终端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因而在制氢技术研发上没有任何投入。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19-07-05
除此之外神华还在陕西咸阳、内蒙古包头等地投资建设氢能项目,其煤制氢世界排名第一。国家能源集团拥有神华的经验加持,其氢能产业实现了快速起步。...彼时,作为传统能源巨鳄,早在2005年,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就建设了两套每小时13.8万立方米的煤制氢装置;2016年,神华集团在江苏如皋建立了一座日加氢能力2000kg左右的加氢站。
来源:光大证券研究2019-07-04
(来源:微信公众号”光大证券研究“id:ebresearch)常见的制氢技术有包括煤制氢、天然气与石油制氢、工业副产氢等,电解水制氢技术成熟度也较高,且有一些案例已经进入实用阶段。
来源:江西化工2019-07-03
1000m3 /h,其中含油污水系列整体处理量为 500m3 /h; 含盐污水系列二级气浮前设施的处理能力200m3 /h,二级气浮后设施的处理能力350m3 /h,生化处理能力 500m3 /h( 含煤制氢预处理后污水
来源:能链2019-07-03
延伸阅读:专家解读煤制氢产业的可行性从宏观大局考量,煤制氢是极佳选择。从煤制氢自身出发,其抓住了制氢经济性这一“命门”,优势明显。在几种制氢路径中,煤制氢最具经济性。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01
对比不同路线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成本,天然气制氢成本比煤制氢要高,煤制氢成本比较低,适合规模化的生产,可配备ccs实现碳中和,由灰氢变成蓝氢。...核能+热化学法制氢,近期技术尚不成熟,远期发展潜力大。3 、中国氢气年产量2千多万吨,近7成来自煤制氢,每年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06-27
▍氢气制取近期以化工副产氢为主,远期以可再生能源电解为主中国现有氢气97%来化石能源制氢,煤制氢是当前最为经济的制氢途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解制氢是远期中要利用方向;化工副产制氢可满足短期市场启动需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6-26
相关部署包括优先采用工业副产氢技术路线;有序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氢和长管拖车运输,合理配套推进加氢站建设布局;协同推进制氢、储(输)氢、加氢设备等配套产业发展;优先在物流运输、城市公共交通
来源:能源杂志2019-06-25
例如,制氢方面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氢能社会或者终极燃料的提法有待商榷。从能源结构看,氢能只是未来能源家族的一部分,而且在建筑用能、工业生产、化工原料等领域,氢能尚不足以完全实现代替。...其次,氢能来源比较广泛,煤、天然气、石油、工业副产物、电解水等均可制氢。此外对于弃风弃电的问题,氢能能够将其利用、消纳,可实现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有效耦合,有助于我国构建安全高效多元的能源体系。
来源:角马能源2019-06-25
尽管大同市近年来在风电、光伏领域得到大力发展,但在源头制氢领域,这座亟需转型的煤炭重镇在氢能发展上,或许仍将依赖煤制氢。“煤制氢不是不可以。但是,氢替代油开车,烧了煤,省了油,结果只是燃油车排放转移。
来源:能源杂志2019-06-24
杜祥琬进一步指出,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都可以制氢,但只有非化石能源没有污染排放。目前氢能体量不大,煤制氢,工业副产氢,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弃风、弃光、弃水电量制氢,这几种方式已经足够。
来源:国际石油经济2019-06-21
目前,西欧地区94%的氢产量来自化石燃料,其中,54%是天然气制氢,31%是石油制氢,9%是煤制氢。中国富煤的资源禀赋下,煤制氢占比超过50%。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6-10
、运输方法,包括褐煤制氢、工业副产氢、污水处理厂制氢,千代田研发的长途运输液态储氢方式。...2015年资金118亿日元〉机器人领域 〈2015年资金44亿日元〉地球温室效应领域 〈2015年资金31亿日元〉nedo制定的目标第二次访谈日本的另一收获就是了解到日本氢能产业链更加具体的布局,包括各种制氢
来源:氢能联盟CHA2019-05-31
煤制氢老大 - 国家能源集团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型清洁煤制氢,终将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低质煤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煤制氢+ccs也被认为是我国未来中远期的主要制氢技术路线。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5-29
制氢要首选“三弃”电量第一元素:很多人对制氢环节持有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煤制氢或者化工制氢,一样会带来排放问题,而电解水制氢能源消耗比较大,在制氢问题上,您有怎样的观点?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23
目前,同煤集团采用中科院大化所技术的煤制氢项目已经完成可研报告,正在深化方案设计。同煤集团氢能源开发筹备处处长张俊龙告诉记者,如果采用煤制氢,可年产11万吨氢气。大同得...在专家们看来,大同丰富的煤炭资源可用于煤制氢,从成本上,煤炭规模化制氢成本目前普遍在0.8元/m3左右,相比于天然气制氢、水电解制氢等路径,煤炭制氢最具成本优势。
他接着分析道,西北地区煤制氢技术可行是因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价格相对低廉;而我国沿海地区若采用煤制氢技术,制氢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变为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且二氧化碳回收技术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来源:计鹏新能源2019-05-21
相对于电解水制氢(纯度在99%以上),煤制氢气虽然制氢纯度上不够,但制氢成本较低,消费结构及消费主要对象关注点的不同同导致了我国氢气生产端的现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17
2018年初,日本川崎重工引领的财团与澳大利亚政府达成一致,在维多利亚州建造煤制氢基地工厂和氢液化工厂,预计2022年达产,设计液化能力770吨/天,液化后-253℃的低温液氢最终通过两艘20万m的液氢船运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