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产煤”相关结果4465

      2005-02-02

      记者日前从湖北省电力公司获悉,为提高电厂煤炭储备,湖北正筹备成立电煤中心,联合省内各电厂,集体向产煤大省购买电煤。   

      2005-01-18

      据介绍,2004年全省预计生产煤炭8831万吨,同比增长20.62%,而2004年全省新增发电机组200万千瓦,达到2046万千瓦,居全国第六。

      2005-01-12

      其产地山西朔州市是产煤大市,约有500亿吨储藏量。   

      2005-01-11

      据山西晋城矿务局的一位参会代表表示,山西原属于贫困大省,对于每个产煤矿来说,出省煤炭要掏腰包缴纳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土地等五项基金,而各区县的标准又不完全一样,大概每吨有65元上交地方财政,如果每吨出厂价在

      2005-01-07

      鼓励火电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产煤,增加电煤供应,保证煤炭质量,不能乱涨价…… “电荒”背后存在的巨大市场空间,成了各路资本强势追逐的目标。

      2005-01-06

      由于发电厂大多建在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两个产煤大区,该公司节约了大量煤炭运输成本。   

      2005-01-05

      2004年7月28日,交通部紧急组织实施公路、水路联合抢运电力用煤,并开通了两条连接中国产煤大省山西和用电高峰地区华北的公路运煤通道,为往返区间的运煤车辆大开“绿灯”,保障夏日电力用煤运输畅通。   

      2004-12-15

      比如说,北京不产煤就不能上电工厂,环境也不允许。内蒙可以生产,西输东送。贵州与广州也是这个道理,我们送往广州的电每度0.26元,全国最低,比它自己生产肯定要便宜。

      2004-12-13

      去年产煤位居全国第二的陕西榆林市规划完成建设火电1000万千瓦。而我国西南地区则成了水电建设的主战场,20年内这里将建10个以上巨型水电站,加上二滩电站,装机总容量相当于5个三峡工程。

      2004-11-03

      此外,省经委已要求各电煤生产和电力企业充分利用省内、省外两个煤炭市场资源,在确保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多产煤、多供煤。同时,对乘机哄抬物价、囤积电煤的行为,将予以严厉打击。   

      2004-11-03

      目前其日产煤已经从1万多吨减到了8000吨左右。   三是一些小煤矿减少了对电厂的供应量。每天重庆市有约3000吨煤炭外流到重庆周边地区,外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价格每吨高于重庆50元左右。

      2004-11-02

      部分产煤省地方政府为优先满足本地区煤炭需求,限制煤炭出省,对煤炭调入省份的电煤供应造成了冲击,区域性电煤供应不平衡问题突出。

      2004-10-29

      江苏省已经通知备用煤单位,特别是发电企业要做好冬储煤工作,在近期尽可能提高电煤库存,为冬季用煤打好基础,江苏的6路买煤大军已经在国内各产煤区忙得不亦乐乎。   

      2004-10-21

      据榆林市计委副主任赵文伦介绍,未来6年榆林规划完成建设火电1000万千瓦,到时榆林将成为全国产煤、发电大市。   

      2004-10-18

      去年,鄂尔多斯煤炭产量达8103万吨,今年这一数字可突破1亿吨,足足高出山西大同500多万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产煤大市”。与此相对应,鄂市煤炭资源仅探明储量就达

      2004-10-15

      小煤窑整顿在全国铺开后,我省一下子关掉了2000多个小煤矿,月产煤从400多万吨降至了300多万吨;而北方煤也因同样原因大幅度减产,加之运力约束,无法大量南下,全省煤炭顿时变得紧俏起来,电厂经常是吃了上餐愁下顿

      2004-10-11

      据榆林市计委副主任赵文伦介绍,未来6年榆林规划完成建设火电1000万千瓦,到时榆林将成为全国产煤、发电大市。   

      2004-10-10

      据榆林市计委副主任赵文伦介绍:未来六年榆林规划完成建设火电1000万千瓦,到时榆林将成为全国产煤、发电大市。      

      2004-09-29

      这次中国能源200强大企业的个数和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中部和北部省区是产煤大省,如山东,河南,山西等。其中山东企业最多,经济总量占200强的7.07%。

      2004-09-24

      这次中国能源200强大企业的个数和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中部和北部省区是产煤大省,如山东,河南,山西等。其中山东企业最多,经济总量占200强的7.0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