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治霾产业”相关结果509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4-03-17

      治霾须先理清源清单记者:你从华北督查中心主任转任科技标准司司长之后,多次讲到要从科技角度重新梳理治霾思路。如何认识科学技术对治霾的意义?熊跃辉:科技治理是一个抓牛鼻子的措施。

      来源:《投资时报》作者:郑文绯2014-03-17

      余热发电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治霾行动的不断推进,导致不少水泥企业相继关停,中材节能正面临严峻的市场冲击。...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水泥、平板玻璃建设项目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水泥、玻璃等行业增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约束

      来源:中国水网作者:贡玮2014-03-12

      傅涛:您的建议非常到位,面向效果考核这是最核心的也是对产业最有效的措施。刘正军:其次,我建议加快推动环保大部制改革。...另外更重要的是,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成为治霾最大的推动力,所以我认为中国治霾一定要加快,不能一搞几十年,一句话就是雾霾治理三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来源:腾讯网-黄楠2014-03-11

      与核电相关的产业,年产值在数十亿元以上。在政绩驱动下,地方政府有充分理由力推核电项目。核电项目也会给核电企业带来巨大利润。...发展核电难以一蹴而就,依靠核电治霾更是十分遥远。核电治霾背后:各方利益使然?目前来看,核电治霾的效果仍有待观察,各方呼吁核电治霾或许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来源:能源杂志2014-03-11

      两大变量板块均概括不同的产业形态,各有千差万别,也未必都能有利好突破。...清洁能源变量在于迎合了国家治霾的决心和紧迫性,传统能源流通变革则以向市场、向民间展示改革的示好之意,也是阻力较小、让利较少的突破口。能源局如何把握变量,运筹调度,两会之后应可见基本框架。

      来源:和讯网2014-03-10

      然而,我国目前大力发展核电的动机不纯、目的不正,治理雾霾是首要原因,而产业健康发展需要考虑多重因素,短期性的发展目标必然会给长期发展造成阻碍。...核电行业依然存在变数,就目前来看核电项目是盈利能力最强、发电效率最高的电力方式,铀资源虽然储量严重不足但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士的高度关注,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才是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现在全民治霾的浪潮已经开启

      来源:山东商报 王昕晨2014-03-10

      对于彻底根除雾霾之患,吴晓青认为,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抑制过快增长的机动车污染,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才能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既要打攻坚战,还要打持久战。...|现场素描|现场11问,7个咋治霾昨天,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等就环境保护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雾霾问题仍是此次记者会上的焦点问题。此次记者会,记者共提到11个问题,其中7个与雾霾有关。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蒋娅娅2014-03-10

      具体到产业掘金细分市场,治霾是一个重点领域。...目前地方版方案陆续出台,治霾带来的产业盛宴已经开启。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资金,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

      来源:中电新闻网 作者:彭源长 徐秋玲2014-03-07

      政府加市场,双管齐下调结构控总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013年以来,我国政府重典治霾,各项措施陆续出台。治霾能否有成效,其关键在于联防联控。...解决雾霾的根本出路在于管住人、减排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雾霾天气有三方面成因,一是中国高耗能产业和高污染产业较多,如水泥、制造业、钢铁等行业,在华北地区分布较多;二是和大规模建设有关,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3-07

      从中央到地方,从北方到南方,密集的政策出台,紧急的行动部署,被媒体解读为重典治霾元年的开启。病灶在哪里?俗话说,找出病灶才能对症下药。那么,雾霾的病灶在哪?...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

      来源:大河报2014-03-07

      治霾为重中之重的新一轮环保风暴,对我省的高能耗产业影响深刻:既是现实重压,也是转型契机。环保问题,正在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话题。...高能耗企业面临调整河南的产业结构中,冶金、建材、电力、化工等行业占全省工业产值的70%以上,这些产业所产生的污染物,是pm2.5污染的元凶。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雷汉发 亢舒 来洁 杜芳2014-03-04

      重在落实长效机制陈国鹰代表治霾工作要标本兼治,对重点行业重点关注,力求做到重心下移、突出科学治污、突出监管预警,重在落实好长效机制环境保护部最近一次通报的空气污染情况显示,从全国范围内而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最重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2-28

      更多详情我国拟建12条治霾送电通道 减少东中部地区用煤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中国将规划建设12条治霾跨区送电通道,让雾霾频发的东中部地区少燃煤多用远方来的电。最早一批送电通道将在2016年建成。

      来源:新华网2014-02-27

      地方政府的唯gdp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能过剩,能源结构落后,资源价格、税收、补贴的杠杆作用较弱等若干因素都是雾霾挥散不去的缘由。...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提出要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见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这让我们再次看出了中央政府治霾的决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2-26

      北京7600亿元治霾计划里装的灵丹妙药中就有煤制气这味药。...严格来说,与煤化工相关的产业都会造成污染,也就是说煤制气的污染问题其实不可避免。所以,关键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和如何处理污染。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2-19

      截至2013年底,我国约90%的地级市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上了天然气,举国治霾拖出的煤改气更进一步加快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然而,从2013年迎峰度冬期间天然气供需紧张情况来看,供应的增长依然赶不上需求。...然而这与我国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物流产业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明显不符。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和企业层面均对汽油品质关注较多,而忽视了柴油品质的同步提高,排放不达标的柴油车普遍受到城市发展的限制。

      来源:扬子晚报2014-02-17

      正在建行发行的一只专注于环保投资的主题基金鹏华环保产业受到市场关注,在政策趋势中应运而生,吹响了环保投资的集结号。...此番中央财政在去年9月掏出50亿元支持治霾的基础上,再次抛出100亿元的资金支持大单,无疑将为受制于资金困境而落实治霾措施缓慢的省区注入一剂强心剂。

      来源:能源 作者:赵紫高2014-02-17

      综合以上方面,治霾元年的产业考验和际遇均相当分明,局部的改善也难以阻止整体恶化的趋势,空气质量逆转拐点的出现,还需时日,更待努力。...因此,我们如今身处的2014年,已被现实推向了治霾元年,非重典无以至功成。除了史上最严大气防治计划之外,各地官考也应继续加大治污、治霾的政绩考核比重。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2-10

      三是由于我国天然气产业缺少相关配套设施。...此外,2013年持续雾霾天气加快了我国各省市治霾的进程。今年1月,西安市气荒,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煤改气,使每日取暖用气量大增至800万立方米。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2014-02-08

      北京与江苏明确了大气治理市场的投资估算,北京市4年内将投入7600亿元,河北则立下军令状治霾,各地相关区域环保企业有望获得相应投资机会。...根据规划,北京市4年内将投入7600亿元用于源头控制减排工程、能源结构调整减排工程、机动车结构调整减排工程、产业结构优化减排工程、末端污染治理减排工程、城市精细化管理减排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减排工程、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工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