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瓶”相关结果551

      来源:武汉泰歌氢能汽车有限公司2019-08-30

      整车搭载6个35mpa的储氢瓶,车辆加氢5~10分钟,能续航400公里以上,百公里耗氢不大于4.5公斤,该款车型拥有无污染低噪声、高效率、高技术、高续航等特点。

      在安全层面 3种车载<mark>储氢</mark>业内更看好哪个?

      来源:能链2019-08-26

      目前,我国实施能够适用于35mpa和70mpa的高压储氢瓶相应标准是2017年发布的gb/t35544-2017《车用压缩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车用氢阀和tprd的型式试验方法和合格指标

      2030年中国车用氢能与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达8504亿

      来源:能链2019-08-16

      车载储氢系统,以高压储氢瓶计算,商用车平均6个储氢瓶,乘用车2个储氢瓶,预计2030年单瓶平均5000元,总体市场规模260亿人民币。

      加氢站建设成本拆解:规模化是降成本的关键

      来源:光大证券2019-08-13

      加氢站中需要添加额外的储氢瓶和冷却系统保证加氢站的正常运行,占地面积更大,因此液态加氢站的建设成本高于高压氢气加氢站。...未来,随着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影响显著,压缩系统、储氢系统以及加氢系统的成本将明显下降,外供氢高压氢气加氢站的总成本将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8-13

      高集成度的70mpa高压储氢瓶阀,国内领先的结构紧凑、高效率空气压缩机等。...在2019上海国际车展上,长城控股集团旗下氢能板块的未势能源和上燃动力联合展出了国内首个8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全新一代全功率金属板水冷电堆,低成本的ⅲ型/ⅳ型高压储氢瓶,还带来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

      我国<mark>储氢瓶</mark>应用现状与未来方向

      来源:光大证券2019-08-07

      目前我国已经实施能够适用于35mpa和70mpa的高压储氢瓶的相应标准gb/t35544-2017《车用压缩氢气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中国制造的iii型瓶的主要原材料为碳纤维,由于研发起步晚、原材料性能差等原因,国产碳纤维还不能满足车用储氢瓶的要求,主要依赖进口。(3)液氢储罐汽车应用发展缓慢。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19-07-31

      将会把汽车用的储氢瓶加以应用,设置在车顶上方。事实上,jr东日本在2006年开发出“ne train”,为全球首辆利用燃料电池发动的铁路车辆,但补满1次氢气最长可行驶距离仅止70公里左右。...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有轨电车相比,高明有轨电车为全国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初、近、远期均采用3模块编组形式,无接触网,造型美观,车辆为100%低地板的现代有轨电车,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直驱技术,无齿轮箱、联轴节,储氢量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24

      在2019年热门的氢能方面,着力支持氢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包括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批量制备技术、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和氢气再循环泵研发、车载高压储氢瓶技术、70兆帕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24

      在2019年热门的氢能方面,着力支持氢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包括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批量制备技术、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和氢气再循环泵研发、车载高压储氢瓶技术、70兆帕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24

      在2019年热门的氢能方面,着力支持氢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包括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批量制备技术、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和氢气再循环泵研发、车载高压储氢瓶技术、70兆帕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24

      在2019年热门的氢能方面,着力支持氢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包括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批量制备技术、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和氢气再循环泵研发、车载高压储氢瓶技术、70兆帕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等。

      来源:能链2019-07-23

      该氢能源有轨电车采用氢燃料混合动力,装有6个140l的储氢瓶,在加满燃料的状态下可持续行驶近100公里,不仅续航里程长,实现“无接触网”运行,且运行全过程做到了污染物“零排放”。...该车车体共配备一套储氢装置,包括燃料电池及蓄电池等。启动时,采用氢能源加蓄电池混合动力驱动。运行期间不需额外能源,并可向车体内蓄电池充电,刹车制动还可储存能量。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07-16

      而从储氢技术的角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从储氢瓶开始到加氢站,氢运输、储存等所有的技术还都停留在100年前的工艺水平,能效偏低、成本偏高。”...作为氢能大规模发展的基础,储氢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进进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6

      而要给35mpa的高压储氢瓶加氢,需先从20mpa的氢气管束拖车中卸气,再利用氢气压缩机升压至42mpa,然后才能将其存储至加氢站内的高压储氢瓶组中,进而输气至加氢机,最后才能给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

      来源:汽车之家2019-07-11

      储存同等质量的氢气,低压储氢罐虽然体积只有高压储氢瓶的三分之一,但重量却增加不少。...相对而言,低压储氢罐价格仍然较高,同等储氢量下要比高压储氢瓶贵出约20万元,未来若可规模化发展,成本或大幅下降。

      行业报告丨中国氢气储运技术与成本分析 管道输氢或是最优运输方式

      来源:EVTank2019-07-05

      因此,车载储氢瓶大多使用iii型、iv型。国外目前已经实现iv型储氢瓶在车用领域70mpa的应用,国内iv型储氢瓶受到禁用,主要以35mpa iii型瓶为主,70mpa型号技术较国外落后。

      报告丨“加氢<mark>储氢</mark>设备”市场千亿空间 燃料电池商业化可期

      来源:东兴证券2019-07-04

      根据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ofenergy,doe)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的系统分析,目前电堆及储氢瓶成本仍为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成本构成。

      海德利森总经理巩宁峰:<mark>储氢</mark>是氢能应用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29

      加氢站类型及规模:在国家标准《加氢站技术规范》,gb 50516—2010中对加氢站的定义:为氢能源电池汽车或氢内燃机汽车或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汽车等的储氢瓶充装氢燃料的专门场所。...现在市面上有五种储氢方式: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合金储氢、煤质材料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

      多种技术路线并进 氢燃料电池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来源:电池中国2019-06-26

      如我国氢燃料电池在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关键材料方面一直存在短板,大量进口无疑拉高了氢燃料电池的成本价格;由于“氢脆”等问题,氢气的存储和运输成本高难度大,卸气柱、压缩机、储氢瓶组、加注机等应用到加氢站的设备尚不能完全实现国产化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9-06-21

      《申报指南》涉及的氢能重点任务最多,共有9个,分别是: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及批量制备技术、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研发、车用燃料电池氢气再循环泵研发、70兆帕车载高压储氢瓶技术、车载液体储供氢技术、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