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型储”相关结果约11000+
      夯实数字连接底座 推动能源电力信息化蓬勃发展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3-20

      原建森在采访中表示,当前电力通信网络在满足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以及带动源网荷协调发展等方面成果显著,较好地支撑了电力业务开展。...在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趋势下,通信网络一方面要构建新一代调度控制支撑体系实现“源网荷”协调互动、提高整体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从供应、网络、设备等多个维度强化电力通信网络安全体系保障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来源: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3-03-20

      近年来,集团公司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双碳”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全力推进现代能源经济建设,围绕“两率先、两超过”新能源发展目标,以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关键调度技术研究示范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关键科技项目顺利启动

      来源:南昌市人民政府2023-03-20

      推动“风光火氢”一体化,发展多元融合、多能联供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交通运输工具装备低碳化。...围绕能源低碳转型,重点攻关火电清洁高效利用、新型高效光伏电池、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催化制氢、电化学储能、光储直柔等关键技术,加快构建“源网荷”一体化智慧能源体系。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3-20

      推动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安全、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研发,重点研发氢能绿色制取、安全输和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加快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高安全性的新型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攻关,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0

      张北柔直工程依托张北坝上地区新能源送出、支持北京电力供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典型场景,建设了世界上首个风、光、、输一体化的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从原理上突破了交流电网强弱、新能源汇集距离等因素对新能源并网的限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以电压源换流器为核心的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好、适应性强、运行方式灵活、同等容量占地规模小等特点,是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纳能力、支撑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技术手段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20

      该项目的实施顺应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和产业政策,同时能加快储能产业布局,有利于提升利润水平。项目备案对公司当期利润影响不大,但项目建成后对的长远发展和企业效益预计产生积极影响。...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占比将逐步提高,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储能系统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消纳和稳定并网问题,基于此,国家储能政策频出,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国家政策推出配政策

      设置光伏储能装置!《重庆市铜梁区综合能源站建设规划》征求意见!

      来源: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2023-03-20

      结合《重庆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要求,在“十四五”期间新建一定数量的油气电氢多功能综合能源站和光充检换站作为示范工程,鼓励其他站点设置光伏、储能设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0

      一方面,新型电力系统将呈现资源禀赋多样性、时空互换性、新能源海量随机性、消费电气化及互动性和系统波动性等特征,不同于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新型电力系统是在源网荷四维深度互动的情况下,保障整个电力系统实时动态平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0

      厦门供电公司探索构建多元源荷聚合的新型能源自治体系,创新“省-市-配-台”分层协同调控模式,让电网调控策略在新能源发电消纳、多能互补的过程中更具实用性。...“‘省-市-配-台’分层协同的调控模式实现了源荷的可观可测和精准控制。”厦门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员工高俊彦介绍。

      目标55.75GW!全国各省区“双碳”路线图聚焦储能发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20

      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制定新一轮抽水蓄能电站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促进抽水蓄能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源网荷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积极探索应用新型储能技术,大力发展低成本、高安全和长寿命的储能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0

      行业需要谈及浙江电力牵头编制《规范》的初衷,国网浙江电力源网荷调控能力提升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裘愉涛向记者表示,首先,践行国家宏观谋划,近两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科技部等多部委发布了六份文件...目前,浙江省谋划构建完成了“1国标+3行标”系列标准体系,以调度管理模式、市场运行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网络安全要求、国家宏观政策等为出发点,系统设计建立了“中国特色虚拟电厂”浙江模式,为全国虚拟电厂建设提供浙江方案

      200GW+风光一体化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华能等分羹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03-17

      项目来自新疆源网荷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青海清洁取暖配套新能源项目、青海新型储能示范项目配套新能源、内蒙古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内蒙古源网荷一体化项目等。...在各级政府陆续下达源网荷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等项目中获取指标也超过700万千瓦,项目来自新疆源网荷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青海清洁取暖配套新能源项目、青海新型储能示范项目配套新能源项目、湖北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

      来源:中国能建2023-03-17

      02微地形微气象突出地区加装微气象监测装置和重覆冰区段视情况增加覆冰监测装置;铁塔采用新型放松螺栓;在满足生态评估基础上考虑增设巡检道路;采用山区跨越采用高低铁塔腿基础设计,在保证塔基安全的基础上,将对环境的扰动降到最低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3-17

      推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上产,扩大优质煤炭产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种子自主可控和海外粮源掌控能力。强化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强化对主干电网、主干管网等网络的布局,加快关键大通道和重要枢纽建设。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17

      国网辽宁电力配合政府打造抽水蓄能和灵活能源基地、核电基地、海上风电基地、源网荷基地、阜新新能源基地和朝阳新能源基地六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全力建设清洁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政企协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3-03-17

      辛保安在讲话中指出,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玉门抽蓄电站是国内首个大型地面厂房抽蓄项目,两项工程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在全国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部署之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玉门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动员大会,以实际行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进能源革命,促进能源转型,确保能源安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从小透明到储能新贵:全钒液流电池产业或迎春天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3-16

      对于电网侧、电源侧这些需要长期配置储能设备的大项目来说更加适合。这使得全钒液流电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市场对储能的时长需求也影响着液流电池未来的市场潜力。...政策东风 加速产业发展2022年3月21日,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提出到 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 展阶段;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3-03-16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销体系建设,完善能源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能源自主安全保障能力。

      来源:新华社2023-03-16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销体系建设,完善能源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能源自主安全保障能力。...支持国内铁矿石、钾、锂等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国内石油、天然气增上产。完善油品管理体制机制。继续严控新增“煤改气”,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

      来源:上海电气2023-03-16

      冷伟青表示,上海电气积极发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组合优势,加快节能降碳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形成了“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积极打造“全方位”新型电力系统。...西门子能源作为清洁低碳能源技术的领军企业,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布局未来能源领域的合作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