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充电设施标准”相关结果2736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4-15

      今年是超充标准落地的元年,未来大功率的充电桩将成为公共充电桩的主要建设主体。...第一,将充电设施作为重要增量负荷纳入地方电网规划,加强整体和局域配网供电充裕性的系统论证,完善大功率超充站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和安全标准,指导投资企业在配网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建设超充站。

      广东:逐步淘汰更新S9以下配电变压器等落后低效设备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4-15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小区及周边无障碍设施、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安防、消防、防灾避险等配套设施更新升级。...大力推进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加快更新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四)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4-15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加快小区及周边无障碍设施、电动自行车及汽车充电设施、安防、消防、防灾避险等配套设施更新升级。...大力推进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加快更新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四)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来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2024-04-09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具体扶持对象、扶持标准,分别由各项产业扶持措施另行作出规定。...围绕储能电池及系统、智能光伏、天然气贸易、充电设施、高效电力电子器件、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氢能、海上风电运维等重点方向引进企业,依规模和贡献等条件,给予最高1亿元的一次性落户奖励,并给予企业核心人才最高600

      来源:中国电科院2024-04-09

      为满足国网公司chaoji充电桩招标服务规范的要求,中国电科院超前谋划chaoji充电设施检测试验能力建设,满足了chaoji充电标准体系技术要求。...在该领域完成能力扩项对于提升新型储能设备投运前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储能电站运行可靠性、降低储能电站安全风险、提升公司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标准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贵州能源局2024-04-07

      鼓励微电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在落实建设、安全等条件情况下拓展不同应用场景第八条建立“新能源+储能”机制,对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暂按不低于装机容量10%的比例...第十四条新型储能项目参照电源项目并网流程开展并网与涉网工程调试及验收,电网企业应按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明确并网要求及调试、验收流程,积极配合开展新型储能项目的并网调试和验收工作。

      宁夏征求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工作意见

      来源:宁夏发改委2024-04-02

      其中明确,拟对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投运并正常运营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进行建设补贴,标准为交流75元/千瓦,直流150元/千瓦。...关于进一步提升自治区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方案》(宁发改规发〔2023〕8号)等相关规定,拟对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投运并正常运营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进行建设补贴,标准为交流

      安徽印发支持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工作方案 电网企业提供清分结算服务

      来源:安徽省发改委2024-04-02

      支持具备条件的县乡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业园区、矿区、物流园区、公交场站等专用场站单位充电设施升级改造,支持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等第三方负荷聚合商,建设公共领域智能有序充电试点。...形成多项交互接口通讯协议等智能有序充电、车桩通信等双向充放电标准。初步建立符合示范技术要求规范的v2g车辆和设备目录管理机制,明确目录申报和公开发布流程。——市场机制初步建成。

      交流75元/千瓦!直流150元/千瓦!宁夏拟出台新能源公共<mark>充电设施</mark>补贴新政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4-01

      拟对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投运并正常运营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主体进行建设补贴,标准为交流75元/千瓦,直流150元/千瓦。...坚决防止违反补贴原则、标准和程序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对于弄虚作假骗取补贴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及时收回财政补贴,并对其违规违法行为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来源: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2024-04-01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具体扶持对象、扶持标准,分别由各项产业扶持措施另行作出规定。...围绕储能电池及系统、智能光伏、充电设施、高效电力电子器件、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氢能、海上风电运维等重点方向引进企业,依规模和贡献等条件,给予最高1亿元的一次性落户奖励,并给予企业核心人才最高600万元一次性安置补贴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20

      《实施意见》提出了协同推进车网互动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立车网互动标准体系、优化完善配套电价和市场机制、探索开展双向充放电综合示范、积极提升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系统强化电网企业支撑保障能力等6项重点任务。...202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把车网互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光储充换一体化和配电系统安全监控等,作为加强创新引领的聚焦点和推动充电设施智能化升级的战略方向,部署重点推进技术研发

      来源:《能源评论》2024-03-18

      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共有6328个服务区配建了充电设施,占服务区总数的95%,北京、上海、河北、安徽等15个省市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全部具备充电能力。

      运营补贴0.2元/kWh!四川成都发文拟补贴充换电设施

      来源:成都经信委2024-03-18

      从补贴标准来看,结合场站考核星级标准,公(专)用充电设施补贴标准如下:三星等级,标准为100元/千瓦;二星等级,标准为70元/千瓦;一星等级,标准为40元/千瓦;结合场站考核星级标准,“智慧小区”项目补贴标准如下

      180元/kWh,单体电芯不低于280Ah!广东佛山南海出台储能电站扶持细则补贴

      来源:佛山市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2024-03-14

      鼓励储能项目在大数据中心、5g 基站、充电设施等领域布局。...第三章 扶持标准第三条本办法扶持内容分为新型储能电站扶持、扩大应用补贴和联盟经费补贴。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3

      “十三五”以来,在《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指导下,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构建标准体系、提升配电网供应能力、优化网架结构、提高装备水平...为实现2025年配电网具备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的发展目标,《指导意见》提出“科学衔接充电设施点位布局和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结合负荷特性分析,有序安排配电网升级改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3-12

      提出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标准体系,结合有序充电、充电电力需求侧管理、微电网-充放电示范试点,加快制定电网互动标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加速推进车网互动试验测试与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试点示范,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储放绿色电力的交易和调度机制,探索单位和园区内部充电设施开展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四)探索分布式电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指导意见》提出“明确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市场准入、出清、结算标准,研究设计适宜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鼓励多样化资源平等参与市场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指导意见》提出要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着重推动调度运行控制方法创新、标准体系完善与创新和充电设施高效承载技术创新,支撑新业态灵活高效接入,提升新型配电系统调节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自愈能力。...、新业态提出要明确其市场准入、出清、结算标准,研究设计适宜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健全多时间尺度和多层次电力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为工商业电力用户与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等新主体、新业态开展直接市场交易创造条件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十三五”以来,在《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指导下,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构建标准体系、提升配电网供应能力、优化网架结构、提高装备水平...为实现2025年配电网具备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的发展目标,《指导意见》提出“科学衔接充电设施点位布局和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结合负荷特性分析,有序安排配电网升级改造”,“建立配电网可接入新型负荷容量的信息发布机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11

      (2)电动汽车充换电的承载力评估与提升为迎接电动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意见》要求“科学衔接充电设施点位布局和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助力构建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布局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优化智能配电装置和新型储能等多元灵活性资源配置,通过电力电子技术提升配电网架结构灵活调节能力,提升分布式能源消纳和新型负荷接入水平;考虑电力电子变换器装置的连续调节特性与潮流转移能力,研究新型配电系统多形态拓扑的动态演变机理;完善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和新型配电系统建设标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