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反应堆升级”相关结果737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9-05

      “秦山核电三厂(重水堆)两台机组是从加拿大引进的坎杜6型反应堆,其在满功率运行期间有21根不锈钢调节棒组件长期插在堆芯,用以展平中子通量,若将其全部不锈钢调节棒组件更换成钴-59调节棒组件,通过中子辐照

      来源:工信部2023-08-29

      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成功吊装、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国内首台150兆瓦级大型冲击式转轮正式投运。...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清洁能源装备累计装机容量约12.2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核电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8-10

      “玲龙之心”就位8月10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中核海南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吊装成...采用矿井提升机和皮带机变频调速、提高原煤质量、提升洗选效率、优化洗选工艺、降低洗选电耗水平、加强企业管理、持续推进达标升级等方式,对全市煤炭开采及洗选企业实施节能改造,进一步降低能耗。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7-17

      “这一施工技术在三澳核电厂2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首次成功应用,能够缩短核岛施工关键路径工期30天,同时有效降低交叉作业安全风险、提高结构施工质量。”该技术人员介绍。...如堆坑底板混凝土钢筋笼模块施工工艺,能够提前预制堆坑底板模块,待钢衬里底板模块吊装完成后将堆坑底板模块整体吊装就位,具有速度快、工程建设周期短、受工作面和当期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来源:环球零碳2023-06-30

      据悉,他们开发了一种太阳能反应堆,可将捕获的co2和塑料废物转化为可持续燃料和其他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剑桥团队在六个月前已经公布了太阳能反应堆的一个版本。它由两个隔间组成,一个处理二氧化碳,另一个处理塑料废物,整个装置由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供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24

      世界核电技术已基本完成向三代的转型升级,进入四代技术研发与部分堆型的工程示范验证阶段。先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第四代核能系统以及热核聚变堆成为全球先进核能技术研发焦点。...先进非能动核电在事故工况下72小时无须人为干预,就能够保证反应堆安全,可取消场外应急。”郑明光介绍。与此同时,下一代反应堆技术独特的安全性等优势在小堆领域具备独特应用价值。

      研究报告 | 全球核能发展动向及启示(2023)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5-08

      2009年,俄联邦政府批准通过《俄罗斯2030年能源战略》,提出2030年前实现如下计划:核电站的现代化和升级改造;开发快中子反应堆的实验堆和商业核电站;建造具有超临界蒸汽参数和中子谱可调的新一代压水反应堆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利用有拓展——多用途多领域应用持续更新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发布的《世界核电反应堆》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11个国家的69台核电机组实现区域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其中一项或两项综合利用。...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随着“华龙一号”示范项目陆续投运、批量化项目陆续开建,我国实现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高温气冷堆、小型堆、聚变堆等一批代表目前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4

      从“跟着跑”到“领着跑”“一回路反应堆功率稳定”“汽轮机各项参数正常”“蒸发器水位稳定”“所有参数符合设计标准”。...从1991年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到如今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66万千瓦核电机组,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秦山核电基地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更见证了我国核电技术更迭升级、多堆型多机组安全高质量建造运营的发展历程

      关于日本核电新政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4-18

      此外,强调开发和建设具有新安全功能的新一代创新型反应堆,对于推动绿色转型具有重大的意义。...加速存量核电重启、突破核电延寿年限上限和开发建设更先进安全的新一代反应堆,成为日本重振核电的三大新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1

      马里表示,法国非常重视核电发展,计划到2050年新建6座第三代压水反应堆(epr2),第一座将于2035年投入运营,并开展再建设8座反应堆的可行性研究。...当前,中国的核电技术和产业已经完成从二代向三代的转型升级。自主华龙一号三代技术的国内外首堆全面建成投产,运行情况良好。具有四代技术特征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经实现首次并网,有望今年建成投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0

      比如,用于事故工况下可靠地向反应堆紧急注水的安注系统,设计考虑设置功能冗余、相互独立的两个序列,各序列分别设有一台经过核级设备鉴定的泵,以确保任一序列的泵失效,均不会导致系统安全功能的丧失。”...落实到企业自觉行动据了解,一座压水堆核电厂的设备中,核安全级设备台件数占比约为20%—30%,而一件设备由非安全级升级为安全级,造价可能提高数倍。

      来源:国务院2023-04-03

      前者主要负责电站正常运行监视和控制,后者则完成反应堆安全停堆和事故缓解功能。由于核级dcs质量标准严、研发投入大、鉴定要求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该技术,我国只能依赖进口。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7

      中国核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指出,目前,我国核科技创新体系能力正在全面提升,三代和四代核电、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研发应用、受控核聚变研究、先进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的技术水平实现大幅跃升,基础科研取得新突破,...自2017年中核集团发布自主研发、用于区域供热的“燕龙”池式低温供热堆以来,我国商运核电站率先破局,近年陆续实现商业供暖。其中,山东海阳核电连续投运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21

      超前研判技术演化趋势和产业变革趋势,围绕浮动式海上风电、深远海域海上风电等风电技术,钙钛矿电池、叠层电池等光伏技术,可再生能源制储氢(氨)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第四代反应堆、核聚变反应堆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3-03-06

      与此同时,世界多国正在积极筹划自主设计建造核聚变堆,希望通过开展大规模核聚变反应堆的工程设施设计、建造,能在未来核聚变能的商业开发和应用中获得主导权。...与此同时,积极参与iter国际合作项目,段旭如表示,通过多年探索与攻关,我国在一些聚变堆关键技术与关键材料等方面已经拥有国际先进的研发或生产能力,在服务iter计划的同时,也带动了这些领域及相关行业的技术升级

      来源:中核集团2023-01-18

      三、抓研发促转化,实现科创提质增效集团公司在强化原创技术供给、加速创新要素集聚、提升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原创成果转化、完善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围绕先进反应堆、先进核动力、先进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和共性基础技术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12-26

      吕应中先生是清华大学核研院主要创建人之一和长期领导,我国核反应堆工程、能源系统工程教育的开创者之一,是中国和世界核反应堆工程及能源系统分析领域的著名学者及战略科学家。...曾任工程物理系副主任兼反应堆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试验化工厂第一副厂长兼党总支书记、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技术经济与能源系统研究所所长,校党委常委、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07

      作为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先进反应堆技术,高温气冷堆的最大特征是固有安全性,即使在严重事故下不采取任何人为和机器的干预措施,反应堆堆芯不会熔毁,放射性物质也不会大量外泄。

      来源:深圳市发改委2022-10-31

      鼓励围绕聚变堆芯等离子体、核反应堆模拟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鼓励开展核燃料组件、事故容错燃料、核级泵阀等关键技术和设备开发。支持开发第四代核反应堆、可控核聚变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研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