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电解液”相关结果102

      来源:电池联盟2019-10-14

      其实事故频发的很大原因是电池内部使用了液态电解质。专家认为,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是能够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固态电池即将商业化?还早着呢

      来源:第一电动2019-09-09

      现阶段的大部分固态电池企业的产品仍需添加少量液态电解液以缓解电极界面问题、增加电导率,因此隔膜仍然存在与电池中以用来阻隔正负极,避免电池短路。...传统液态电解质与正、负极的接触方式为液态与固态接触,界面润湿性良好,界面间不会产生大的阻抗,而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以固态与固态界面的方式接触,接触面积小,与极片的接触紧密性较差,界面阻抗较高。

      来源:深圳搜芯网络2019-09-05

      “目前选择使用的液态有机电解液易燃易爆,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是我们公认可以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董衫木表示。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9-03

      固态电池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减少液态电解液使用,从半固态到准固态,最终迈向无液体的全固态电池。...三、固态电池发展路线固态电池采用不可燃的固态电解质替换可燃性的有机液态电解质,将会大幅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能够更好适配高能量正负极并减轻系统重量,实现能量密度同步提升。

      无机固态<mark>电解</mark>质的基础科学问题

      来源:能源学人2019-08-26

      此外,固态电池可以使用下一代的高比能电极材料,如li, na, mg等金属负极,这些金属负极在液态电解液中会发生剧烈的副反应因而无法在传统的电池中使用。...(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学人” id:energist 作者:energist)一、固态电池的优势相比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安全性,这是因为固态电池不含易燃的有机电解液且固态电解质本身不易燃

      来源:上海有色网2019-08-21

      安全性方面,由于采用了低闪点电解液,安全隐患是液态电池固有的问题。 目前,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而目前这项技术最大的挑战也就在于,由于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总体低于液态电解液,这导致了目前固态电池的倍率性能整体偏低,内阻较大,所以固态电池暂时无法满足快充要求。

      固态电池量产技术迎重大突破!

      来源:连线新能源2019-08-14

      如今传统液态电解液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已经接近其极限值,难以满足下一代高比能动力电池的需求,因此主流的动力电池厂商也都在纷纷布局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同时,即便是电池发生了热失控,固态电解质的可燃成分也要远远低于传统的碳酸酯类电解液,从而能够显著降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剧烈程度,对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具有显著的提升。

      储能大牛关注:锂生长进展怎样了

      来源:材料人2019-08-13

      含有混合硅酸盐的涂层锂金属电极的制备和性能2液态电解液优化电解液的优化(包括溶剂、锂盐的优化和添加剂的使用)通常被认为是用于规避能量存储技术发展的问题最可行、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10

      随后在1889年,著名化学家及实业家路德维希·蒙德将电解液液态硫酸升级为亚液态硫酸,即将片状多孔电极在硫酸溶液中浸润代替液态电解液,这样就大大紧凑了燃料电池结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6-24

      锂电池里有大量易燃物质,比如非水溶性的液态电解液,当其暴露在空气中,温度达到60-70摄氏度时就会燃烧。我个人认为,探究电动汽车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不要完全归因于锂电池。...再有,汽车碰撞时,电池组发生变形,导致电池隔膜被撕裂并发生内部短路,也容易因易燃电解质发生泄漏最终引发起火。电动汽车的设计始终是问题的核心。因为在行车或充电过程中,电池要工作就要产生热量。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19-04-10

      对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董衫木表示,目前液态锂电池选择使用的液态有机电解液易燃易爆,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是公认可以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氧化物固态电池”  最有希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候选者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9-04-08

      20ms/cm,厚度为25um液态电解质为例,其面电阻为0.125ω/cm2,但是实际上由于液态电解质采用的隔膜孔隙的迂曲度较大,因此实际上电解液的面电阻可达3.75ω/cm2,而固态电解质不需要采用隔膜

      固态电池争霸赛幕启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19-03-01

      对此,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研究员董衫木表示,目前液态锂电池选择使用的液态有机电解液易燃易爆,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液,是公认可以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来源:材料人2019-02-15

      但是,锂金属负极搭配有机的商业化液态电解液由于枝晶的生长易造成严重的热失控,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固体电解质的快速发展为解决锂金属电池中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可靠的选择。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性能镁电池用凝胶聚合物<mark>电解</mark>质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9-02-02

      但是,目前能够有效沉积溶解镁的镁电解质一直制约着镁电池实用化的发展进程。尽管十多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些性能优异的有机液态电解液,但是液态电解液始终摆脱不了易挥发、易燃等缺点。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性能镁电池用凝胶聚合物<mark>电解</mark>质

      来源: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2019-02-02

      但是,目前能够有效沉积溶解镁的镁电解质一直制约着镁电池实用化的发展进程。尽管十多年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些性能优异的有机液态电解液,但是液态电解液始终摆脱不了易挥发、易燃等缺点。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01-23

      锂电池电解液成份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的作用:电解液,大的分类可以按照液态电解液,固态电解液和凝胶电解液;液体电解液,又可以分成有机电解液和无机电解液。当前应用最广的是液态有机电解液

      来源:汽车之家2019-01-21

      传统动力电池由于单体电池内部使用液态电解液,并且承载电压超过5v后可能会出现易分解甚至爆炸的情况,所以只能实现外部串联而无法进行内部串联。但固态电池就拥有这样的先天优势。

      新突破:固态<mark>电解</mark>质锂枝晶生长机理全新解读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9-01-18

      金属li负极的理论容量达到3866mah/g,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是一种完美的负极材料的选择,然而在液态电解液中金属li在反复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生li枝晶,持续生长的li枝晶会穿透隔膜导致正负极之间发生短路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8-11-01

      采用一些固态的电解液替代传统的液态电解液,以解决电池的漏,以及碰撞后燃烧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研究人员提出一个双电解质体系锂硫电池概念,采用具有锂离子导电特性lagp体系的固体电解质,在正负极间采用少量液态电解液进行界面润湿,测试结果可以看到,首次放电比容量能够达到理论容量80%以上,相比于普通的液态锂硫电池得到很大提高

      相关搜索